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上一回我们说到,苏联红军在1944年初的冬季,发动了凌厉的“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和“基洛夫格勒”两次突击战役,如同两把巨大的铁钳,狠狠地夹碎了德军在基辅突出部的防御。然而,这仅仅是苏军宏大冬季攻势的开胃菜。在德军的防线上,由于仓促的败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向东突出的囊形地带。在这个突出部里,还猬集着德军第8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的部分主力。对于苏军而言,这既是一个威胁,更是一个已经伸进口袋里、等待被扎紧袋口的绝佳猎物。一场被后世称为“东线的斯大林格勒”的、教科书般的围歼战,即将上演。

在乌克兰中部的第聂伯河沿岸,这个巨大的囊形突出部,其中心正是科尔松-切尔卡塞地区。朱可夫、瓦图京和科涅夫,这三位苏军在乌克兰前线的顶级将领,共同策划了一场教科书般的钳形攻势,其目标,就是围歼这个突出部内的德军主力。

1944年1月24日,在经过了周密的准备之后,由伊万·科涅夫大将指挥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率先从突出部的南侧,发动了凌厉的攻势。在长达数小时的、毁灭性的炮火急袭之后,苏军的第4近卫集团军和第53集团军,向着德军的防线,发起了潮水般的冲击。第二天,罗特米斯特洛夫指挥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如同烧红的刀子切黄油一般,从被步兵撕开的缺口中,高速楔入,直插德军的纵深。

德军的防线,在苏军的猛攻下,迅速崩溃。

1月26日,在北侧,由尼古拉·瓦图京大将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也加入了战斗。克拉夫琴科指挥的第6近卫坦克集团军,从北向南,发动了同样凶猛的突击。

1月28日,南北两路苏军的装甲矛头,在科尔松附近的兹韦尼戈罗德卡地区,胜利会师。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就此形成。德军的第11军和第42军,总计约6万余人,被死死地围困在了这个被称为“科尔松-切尔卡塞口袋”的绝境之中。

包围圈内的德军,弹尽粮绝,伤员遍地,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他们惊呼,这里,简直就是一个“袖珍斯大林格勒。斯大林亲自下令,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围歼这股敌人。苏军随即投入了27个师的庞大兵力,对包围圈,展开了反复的、向心式的猛攻。

然而,就在此时,老天爷,却给双方都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严冬开始解冻,乌克兰的黑土地,在雨雪的浸泡下,变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粘稠的泥泞海洋。这就是东线战场上,令所有装甲兵都闻之色变的“泥泞时节”。

坦克和重型火炮,在没膝的泥浆中,举步维艰,时常抛锚。后勤补给的卡车,更是寸步难行。双方的士兵,都在这片泥泞的炼狱中,苦苦挣扎。

面对主力被围的险恶局势,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曼施坦因元帅,心急如焚。他再次向希特勒请求,允许他进行战役层面的机动撤退,让包围圈内的部队,能够有机会突围。但这个理智的请求,再次被远在“狼穴”的、固执的独裁者,断然拒绝。

无奈之下,曼施坦因只能在权限范围之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组织一场救援行动。他紧急调集了集团军群手中,仅存的几支装甲预备队——主要是汉斯·胡贝上将指挥的第1装甲集团军麾下的第47和第3装甲军,命令他们从外部,对苏军的包围圈,实施两路夹击,试图撕开一个缺口,将被围的部队解救出来。

2月4日,德军的救援行动,开始了。然而,春季的泥泞,成为了他们无法逾越的障碍。大量的“虎”式和“豹”式坦克,深陷在泥淖之中,动弹不得,成了苏军反坦克炮的活靶子。德军的突击,进展极为缓慢。

2月8日,朱可夫元帅,向被围在“科尔松锅炉”中的德军,发出了郑重的劝降通告,但遭到了德军指挥官的拒绝。

在经过了近两周惨烈的消耗战之后,到2月中旬,德军的救援部队,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勉强推进到了离被围部队不远的雷利扬卡地区。

2月16日夜至17日凌晨,天空中,飘起了鹅毛大雪。被围德军的指挥官,威廉·施特默尔曼将军,知道,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了。他下令,所有还能走得动的部队,集中所有力量,向着西南方向,发动一次决死突围,与胡贝的救援部队会合。

然而,苏军对此,早有准备。当德军的突围队伍,刚刚冲出阵地,迎接他们的,是早已等候多时的、由数百门火炮和机枪组成的、死亡的交叉火力网。在漆黑的雪夜中,曳光弹像一道道血红色的鞭子,疯狂地抽打着突围的人群。

这是一场毫无秩序的、地狱般的溃败。大部分德军士兵,在乱军之中,被苏军的炮火和机枪成片地屠杀。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成功地逃出了重围。而指挥这次突围的施特默尔曼将军本人,也在混战之中,中弹阵亡。

苏军在科尔松会战中,取得了完胜。据战后统计,被围的6万德军,超过半数被歼灭,约18,000人,在弹尽粮绝之后,被迫放下了武器,向红军投降。

科尔松口袋的覆灭,使得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北翼,彻底崩溃。而这次惨败,也彻底激怒了希特勒。1944年3月,他一纸令下,将他曾经最为倚重的两位沙场老将——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和A集团军群司令克莱斯特元帅,双双解职。由更崇尚“坚守不退”战术的莫德尔元帅和希特勒的嫡系费迪南德·舍纳尔,取而代之。

这位被西方军事史家誉为“战神”的曼施坦因,在东线战场上,那充满了智慧与悲剧色彩的最后闪光,就此黯然落幕。

科尔松会战的结束,以及泥泞季节的加剧,让德军高层,产生了一种错觉。他们普遍估计,苏军在经历了整个冬季的连续攻势之后,也已是强弩之末,前线在短期内,应该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役行动了。

然而,他们严重低估了苏联最高统帅部的决心和战略组织能力。事实上,一个规模更为宏大、也更为致命的春季总攻,正在泥泞的掩护下,秘密地筹划着。

斯大林下令,将苏联红军当时所拥有的全部六个坦克集团军,都秘密地调集到了乌克兰的各个方面军战线之上。同时,苏军还采取了周密的、大规模的佯动和无线电欺骗,成功地迷惑了德军的侦察。

不过在1944年2月29日,正当苏军在乌克兰中部合围德军的战役接近胜利之时,第1乌克兰方面军司令员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大将,在一次视察部队途中,不幸遭遇意外。

那天,瓦图京乘坐吉普车,前往切尔卡塞方向的前线集群指挥所,途经维诺赫拉多夫地区(现乌克兰中部)。他的车队被乌克兰民族主义游击队(乌克兰起义军,UpA)突然伏击,瓦图京在枪战中身负重伤,腿部和髋部多处骨折。

这个乌克兰民族游击队是乌克兰境内的极端民族,觉得乌克兰应该独立,这个组织打德军,也打苏军。

由于当时战线前移迅速,交通与医疗条件都极为有限,瓦图京被紧急送往基辅治疗。然而深部枪伤导致了严重感染。经过40多天的抢救,他仍未能脱离危险。

1944年4月15日,这位年仅43岁的方面军司令员,因败血症和创伤并发症,在基辅与世长辞。

因此瓦图京就成了苏军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而接替瓦图京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的是朱可夫。

1944年3月4日,拂晓。 在德军还在享受着泥泞季所带来的“短暂沉寂”之时,一场代号为“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夫策攻势”的战役,由代理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的朱可夫元帅,骤然发动了。

密集的炮火,再次撕开了德军的阵地。随后,苏军的三个坦克集团军,如脱缰的猛虎,突入了德军的防线。由于初春的融雪,道路泥泞不堪,德军的兵力调动,比冬季时更为迟滞。而苏军,对此早有准备。他们为坦克和汽车,大量地配发了履带式的拖车和牵引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装甲集群的机动能力。

在短短数日之间,苏军的装甲洪流,席卷了数百公里。德军整个南翼的防线,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瞬间土崩瓦解。

朱可夫元帅的这记重拳,不偏不倚,正好打在了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的后方要害。由汉斯·胡贝将军指挥的这支德军精锐,被苏军的快速穿插,压缩和包围在了布格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一块狭窄区域内。

3月21日前后,苏军攻占了该集团军最重要的补给中枢——切尔诺夫策。胡贝的第1装甲集团军,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险境。3月28日,苏军完成了对胡贝集团军的合围,形成了一个规模堪比科尔松的、被称为“胡贝突出部”的巨型口袋。

这一次,连希特勒,也终于从他那“固守阵地”的幻想中,清醒了过来。在曼施坦因被解职前,最后一次据理力争之下,他破例地撤销了“不许撤退”的死命令,并调派了精锐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从外部增援胡贝。

被围在口袋里的胡贝将军,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杰出指挥官的冷静和果断。他没有像施特默尔曼那样,组织一场混乱的、自杀式的突围。他冷静地指挥被围的部队,以一个个战斗群为单位,交替掩护,有序地向西突击。

他做出了一个出其不意的决定:避开苏军预判的、向南的突围路线,转而集中所有力量,向着苏军包围圈相对薄弱的西侧,发动突围。

由于德军的援军,在此时也及时赶到,对苏军的包围圈,形成了有力的牵制,苏军的兵力,一时之间,顾此失彼,竟然真的被胡贝,撕开了一个缺口。

4月10日,胡贝的残部,在经历了十几个日夜的血战之后,终于与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取得了联系。约20万德军,从这个死亡的陷阱中,成功地逃了出去。

胡贝集团军的这次突围,在军事史上,被认为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堪称奇迹的突围作战。但是,这次成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虽然逃出了生天,但已是元气大伤。大批的重武器、坦克和火炮,都因为燃料耗尽或无法带走,而被丢弃或炸毁。士兵们疲惫不堪,伤亡不计其数。

更严重的是,苏军的攻势,并未因此而停歇。就在胡贝死命突围的时候,科涅夫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发动了“乌曼-博托沙尼攻势”,从南侧,直插德军的后方。马利诺夫斯基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也在3月底,加入了进攻。

陷入多路围攻的德军,几无招架之力,只能仓促地向西溃退。到4月中下旬,苏军的铁流,已经先后推进到了喀尔巴阡山和德涅斯特河沿岸。德军的南翼主力,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被迫退出整个乌克兰。

希特勒为此震怒异常,在胡贝突出部战役刚结束时,便急召曼施坦因和克莱斯特两位老将领到总部,当面宣布解除其职务。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也随之改名为“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而A集团军群改称“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以示希特勒仍妄想卷土重来。

在乌克兰右岸的战斗,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1944年4月,苏军将目光,投向了南部,那最后一块被德军占领的苏联领土——克里米亚半岛。

自1943年底,德军放弃第聂伯河下游之后,驻守在克里米亚的德军第17集团军(下辖5个德国师和7个罗马尼亚师),就已经陷入了陆上联系被切断的孤立境地。

4月8日,由费奥多尔·托尔布欣大将指挥的乌克兰第4方面军,会同独立沿海集团军和黑海舰队,对克里米亚的守敌,发起了总攻。

苏军制定了周密的、立体式的作战计划。一支精锐部队,强行渡过了连接克里米亚与大陆的、被称为“腐海”的狭长海道——锡瓦什湾,直接出现在了德军防线的后方。与此同时,苏军主力,则对半岛北部的“鞑靼壕”防线,发起了正面强攻。

在苏军的内外夹击之下,德军的防线,迅速崩溃。苏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4月中旬,苏军先后攻克了辛菲罗波尔和刻赤,将德军第17集团军的残部,全部压缩到了最后的堡垒——塞瓦斯托波尔。

红海军的黑海舰队,在沿岸,实施了严密的火力封锁,彻底断绝了德军从海上大规模逃亡的希望。

5月初,苏军对塞瓦斯托波尔,发起了总攻。

5月9日,在后来成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的这一天,苏军的红旗,再次插上了这座英雄城市的最高处。残余的德军,纷纷举起了白旗。克里米亚全境,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克里米亚的收复,不仅肃清了德军在南翼的最后一个据点,更对轴心国的盟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形成了直接的战略威胁。罗马尼亚的亲德政权,在看到德军的惨败之后,认识到败局已定,开始秘密地通过外交渠道,寻求与同盟国的媾和。

而在沉寂已久的北方战场上,战火同样开始燃起。被围困了两年多的列宁格勒,终于要迎来自己的解放时刻。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从屯田开始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穿越古代也挺好三国秘事第二部明末黑太子破天之凶猛理工男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家父嬴政,我吃软饭造反怎么了?唐逗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