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书吏还没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见这刑部侍郎拿起两幅画,直接就冲了出去!
身后的书吏还在大喊着:“大人,大人章还没盖呢!”
刑部侍郎不想让书吏拦住自己,便回身说道:“章在我桌子的抽屉里,你自己盖去吧!”
那书吏听后先是一愣,回头又想到光盖章也不行啊,便赶紧继续喊道:
“还有签字呢!哎,大人签字,还有签字呢!”
结果不管他怎么喊,那刑部侍郎还是越跑越远,书吏也只好返回值班房,先把章给盖了再说!
那刑部侍郎虽然听到了书吏的呼喊,但是他也不管那么多,径直的朝着刑部尚书的办事房跑去。
来到门前也来不及敲门,直接推门而入,将刚刚泡好茶水的刑部尚书吓了一跳!
“怎么这么没有规矩?进来也不敲门!”
虽然侍郎大人被刑部尚书责怪,但丝毫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他快步走向刑部尚书,然后将刚刚带过来的两幅画在书案上展开!
刑部尚书也对他这一举动特别的疑惑询问道:
“你拿这两幅画来干什么?这不是通缉要犯的画像吗?出了什么事?”
刑部侍郎指着两幅画像对刑部尚书认真的说道:“大人,你看这两幅画是不是同一个人?”
被这么一说,刑部尚书认真了起来,看向那两幅画发现上面的人确实是同一个人!
刑部尚书仔细的看了看那幅制作精美的画像,上面的落款是大周皇孙赵知礼。
他难以置信地看向刑部侍郎:
“你是说这人是?”
没等刑部尚书说完,刑部侍郎率先指着画像上面的签名落款认真的说道:
“没错,就是周国的皇孙赵知礼。”
听到刑部侍郎的回答,尚书大人有些难以置信。
“这大周国的皇孙怎么跑到我们楚国来了?而且之前一点消息也没有!这都不提前通知一下吗!万一我们接待之中有什么失误,岂不是要让别国笑话!”
刑部侍郎发现,上书大人居然注意力在这上面,赶紧纠正道:
“大人现在不是考虑这个事情的时候,现在我们要立刻进宫,把这件事情禀报给皇帝陛下,由他来定夺,这可是大周皇孙呀!要是我们能将他抓住,没准楚国和周国的战争就结束了!”
听了刑部侍郎的建议,尚书大人这才反应过来!
”对对对,赶紧收拾一下,你跟我一起进宫面圣!”
没多久,两人就来到了楚国皇宫,
楚国的皇帝听说两人是为了昨晚通缉的周国使团的事情而来,立刻就接见了他们,皇帝还以为是所有的事情都尘埃落定了,已经将周国的使团给赶走了。
楚国皇帝见到他们的第一时间,便开口问道:
“昨晚让你们全城通缉的人,怎么样了?是否顺利的让他们出城去了?”
听到楚国皇帝的问话,刑部尚书和刑部侍郎对视了一眼,两人脸上全是迷茫,根本不知道居然这里边还有这么一茬子事!
这通缉的画像明明是一大早刚刚送到刑部的,而他们快到中午才去当值,所以对这里边的事情不太清楚。
两人在心中默默的想了想,可能是周国的使团得罪了皇帝,所以皇帝故意找了个借口要驱逐他们。
但是直接驱逐的话,又碍着老太后的面子不好真的那么做,所以才想了一个偷取边军布防图的借口,逼着使团返回周国!
不然刚刚皇帝口中也不会问他俩周国使团的成员是否顺利的逃出京城。
这个一听就是想要让他们赶紧滚蛋,不然第一句应该问他们是否抓住了周国使团,而不是询问是否让对方顺利的逃了出去。
想明白了这里面的事情,刑部侍郎赶紧率先开口,向皇帝说道:
“陛下,不是这个事情,而是我们在核查通缉画像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
听到刑部侍郎说那通缉画像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皇帝,很是好奇!
“哦,重要的人物说来听听!”
在楚国皇帝看来,再重要还能有多重要,无非就是没有报备,隐藏身份,跟着使团来楚国游玩的贵族或者高官而已。
“回禀陛下,那使团之中有一个成员似乎是周国的皇孙赵知礼!”
原本还想着一边批阅奏折,一边听手底下人说事情,楚国皇帝原本刚刚拿起在空中的笔瞬间顿住。
此时他满脑子都是刚刚刑部侍郎说的那句话,使团之中有一个成员似乎是周国的皇孙赵知礼!
这个赵知礼,他是听说过的,是当今周国太子的独生子,很有可能未来就是周国的皇帝,结果你跟我说,他现在就在使团之中!
楚国皇帝将自己刚刚听到的信息,仔细的思索了一遍,现如今,周国皇帝已经年迈,而太子又不太成器,想必这皇孙必然会是下一代的周国皇帝!
“你们可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那使团之中的成员就是赵知礼?”
听到皇帝的提问,刑部侍郎赶紧将刚刚带来的两幅画呈给一旁站着的太监。
那太监将这两幅画摆在皇帝面前,然后就听刑部侍郎慢慢的解释着:
“这两幅画一幅是今天早上宫中送来的,通缉犯人的画像,而另一幅则是我从周国买来的皇孙本人的自画像!”
皇帝仔细的看着两幅画,发现这画像上的确实是同一个人!
看着那画像上居然还亲自盖了皇孙的印章,楚国皇帝不禁感叹道,还真是个骚包呀!
当他确定那皇孙确实在使团之中时,楚国皇帝心中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抓住皇孙逼周国妥协投降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大伴立刻吩咐下去,派御林军火速前去追赶,一定要将人给我抓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