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神色冷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她站在基地后方的金属台阶上,冷风掠过她的脖颈,带着夜露与机油混合的气息。远处天边泛起一抹青灰,黎明正在逼近。
她没有时间犹豫。
“陆离。”她低声唤道,声音穿过耳机,在通讯频道中清晰响起,“我需要所有人。”
“已经在召集了。”陆离的声音沉稳而冷静,像一把藏在鞘中的刀,“你先回指挥室,苏悦已经安排好了。”
林晚点头,转身朝基地深处走去。她的步伐不快,却坚定有力,每一步都踩在地砖接缝处,像是某种隐秘的节奏。她的脑海仍回荡着那封邮件的最后一行字:目标名单——Lw、LY、SY。
SY。
她闭了闭眼,将这个名字压下去。现在不是情绪失控的时候。
指挥室内灯光微亮,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电子元件混合的味道。几位核心成员已经就位,围坐在长桌两侧。他们的眼神各异,有的焦虑,有的镇定,但无一例外都带着一种即将迎来风暴的警觉。
林晚走进来时,众人目光齐刷刷落在她身上。她没有说话,只是走到主控台前,将从敌方基站中带回来的硬盘插进终端接口。
屏幕亮起,数据开始滚动。
“‘whiteout’计划,是敌方全面清除我们的行动。”她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攻击将在72小时内展开,目标名单包括我们三人。”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
“所以,我们必须在这之前,准备好。”
会议正式开始。
林晚迅速分配任务,指令简短而精准。她将防御部署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由三位副指挥负责,并要求他们在两小时内完成人员调配与装备检查。
与此同时,她悄悄将一枚微型信号干扰器放入主控台下方的接线槽中。这个动作极小,几乎没人注意到。
但她知道,敌人不会放过任何监听的机会。
会议进行到一半,她开始启动“心灵洞察之镜”。
这是她今天第一次使用这个能力,精神上的负担让她微微皱眉。但她不能等,必须趁所有人都还在场,尽快排查出可能潜伏的敌人。
她依次凝视每个人的眼睛。
第一人是技术部的王然,他神情紧张,眼神游移不定。林晚进入他的意识,看到的是对自身安全的担忧,以及对林晚的信任。
第二人是后勤组的周敏,她的情绪很稳定,甚至有些疲惫。林晚读到的是对家人的思念,以及一丝对即将到来战斗的恐惧。
第三个人是战术组的李涛,他直视林晚的目光,眼神冷静,仿佛早已预料到她会这么做。
林晚集中精神,试图窥探他的内心,却发现像撞上了一面无形的墙。他的思维被一层厚重的屏障隔绝,无法读取。
她不动声色地移开视线,继续下一个。
接下来几人中,没有人表现出明显的异常。但那个李涛,却在她心中留下了疑问。
会议结束后,她低声对陆离说:“那个人,我要重点观察。”
陆离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轻轻点头:“我会安排心理测试。”
林晚松了一口气,转身走向操作台,开始分析敌方信号数据。
技术人员正围绕着屏幕忙碌,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频率图谱。
“这段信号……”一名年轻技术员指着某段波形,“它的调制方式很特别,像是……十年前军工实验用过的老式加密模式。”
林晚闻言,眉头微蹙。
十年前?
她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张旧照片,那是她在秘密联络点发现的,印着她和赵铭初入职场时的合影。照片背面隐约可见一个编号:Lx-7。
她一直以为那只是巧合,但现在看来,或许并非如此。
“把这段信号的数据单独提取出来。”她吩咐道,“我要亲自看看。”
技术人员点头,迅速操作。
林晚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她的思绪飞速运转,试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画面。
赵铭、Lx-7、十年前的军工实验、敌方使用的旧频率……
这一切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
她不知道答案,但她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对抗,而是深埋在过去的阴影之中。
“林晚。”陆离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我们得确定进攻路线。”
她站起身,走到战术地图前。
“根据信号分析,敌方很可能选择东郊作为主攻点。”她指着地图上一片密集的工业区,“那里地形复杂,适合隐藏大规模部队。”
“但不确定是不是诱饵。”陆离补充道。
“所以我打算兵分三路。”林晚语气坚定,“一路佯攻,吸引火力;一路设伏,切断补给;主力则守在中枢节点,等待时机反扑。”
陆离沉吟片刻,点头:“可行。”
他们开始制定详细部署,每一个细节都不容有失。
林晚一边听一边记,指尖在战术板上快速滑动,勾勒出一道道防线。她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以至于没有察觉到身后有人靠近。
直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她身后停下。
她回头,看见李涛站在门口,目光沉静如水。
“林晚。”他说,“你刚才看了我很久。”
林晚神色不变:“你在想什么?”
李涛沉默了几秒,缓缓开口:“我在想,你到底是谁。”
他的话音落下,空气仿佛凝固。
林晚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窗外,天光已亮,晨曦透过玻璃洒在地板上,映出一道细长的影子。
那是李涛的影子。
它静静地躺在地上,像是某种无声的宣告。
林晚缓缓握紧拳头,指甲再次陷入掌心。
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