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和关羽到了襄阳后,第一时间就把蔡瑁等原荆州士族召集到一起商量大事。
之前和蔡瑁等士族走得比较近的文聘、王威等人也一起被召集过来。
现在由于刘表的托付和朝廷对刘备的敕封,那些将领基本都选择了效忠刘备。
只有蔡瑁等极大世家表面降服,心里还是在盘算怎么在保全家眷的情况下夺回襄阳的控制权。
有了襄阳,他们才有资格和曹操谈家眷的事。
只是目前曹操并没有因为益州大战而向蔡瑁等人示好。
蔡瑁等人也只能先老实地为刘备效力。
人都到齐后,关羽、徐庶一一跟众人打过招呼后,徐庶才代表关羽开口道:
“如今益州大战在即,刘季玉想荆州请求援兵。
咱们主公为了同宗兄弟情义,已经率军前往益州。
襄阳、上庸一代的防务就全靠咱们了。”
蔡瑁也已经听说了这些消息,见徐庶开启了话题,蔡瑁当即接话道:
“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我们心里都有数。
只是目前曹丞相似乎并没有南下荆州或者上庸的举动。
咱们要防谁呢?”
“蔡将军,难道他们名面上没有动作,咱们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我觉得只要益州开打,咱们襄阳这一代肯定不太平。
现在开始准备,都显得有些晚了。”
说罢,徐庶来到地图前,指着上庸一代道:
“据报,曹操前往汉中、益州的大军里,并没有徐晃、张合二人。
而且最近新招募的司马懿也没有随军。
这三个人可以说在曹营里也算名列前茅。
益州大战这样的事情,曹操不应不带他们。
即使要留人防守许都,那还有夏侯渊、曹仁等本家的将领。
荀彧也是经常统领后防的主要人选。
咱们探查了多日,确定没有在许都或者豫州见到这三人。
难不成他们仨被调到河北又或者人间蒸发了?”
蔡瑁闻言,心里也觉得事有蹊跷。
“那徐军师你觉得这三个人去哪了?”
“两个可能,要么就是提前乔装打扮,混在前往米仓山的民夫队伍里去了汉中。
要么就是偃旗息鼓偷偷来了咱们这。
不论他们三个去了哪,对咱们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你是要我们都顺着你的猜测,提前准备来防着司马懿三人?”
“不错,是这么个意思。
不一定是防这三个人,也有可能是其他咱们没注意到却凭空消失的曹军人员。
总之襄阳、上庸一代,近期必定会有大战。”
蔡瑁看了眼身边的蒯家兄弟,又看了看其他跟随自己的本地士族官员。
见众人都是一副半信半疑但又不敢乱下决定的样子。
“嘶~”
“异度兄,你们就没什么想说的吗?”
实际上蔡瑁心里还是希望有人能站出来反驳徐庶的。
他对付襄阳的态度,只不过是表面做样子。
假如曹操真的对襄阳感兴趣,蔡瑁倒不觉得是坏事。
只不过一切不能做得太明显,需要顺其自然,无意之间的去做。
蒯家兄弟倒是看出了蔡瑁的心思。
但是对于他们而言,稳定是最有诱惑力的。
虽说家眷随时可能被曹操拿来威胁自己。
但目前在刘备手下,他们兄弟过得还算安稳。
况且曹操也没有因为益州的事情那他们家眷说事。
他们俩觉得,这次前后都没有压力,应该真心地帮助徐庶、关羽守卫荆州。
毕竟他们才是家族的代表,是主体。
他们不能两头得罪,里外不是人。
好好跟着刘备,只要他们本人和基业在,家眷也不是不能重新找。
在曹操和刘备之间反复横跳,反而会打破现在的稳定,后果也无法想象。
有了这层心里,两人也就假装当作没听明白蔡瑁的意思。
只管在一旁佯装沉思,不愿意开口说话。
见状,蔡瑁也只能作罢,不在质疑徐庶。
他也怕自己一个人力量有限,到时候空忙活一场还得罪人。
“既然大家都觉得徐军师说得有道理,那就按照徐军师的意思办吧。
只是万一以后出了什么差错,你们别怪我没提醒大家就好。”
放句狠话出过气后,蔡瑁也退到一边,沉思起来。
徐庶见大家基本统一了意见,脸上也挂上了笑容。
“云长,襄阳防务具体还是得由你来安排。
不过在那之前,我必须先给你提个醒。”
关羽捋着自己的二尺美髯,眯着眼点头道:
“无妨,元直只管畅所欲言。
襄阳防务我早就想好了如何去安排。
到时候只需几句话就可一安排妥当。”
徐庶向关羽拱了拱手,笑道:
“那就有劳云长了。”
说罢,徐庶再次看向地图。
“上庸、房陵、襄阳、西城这几个地方的交界处属于偏僻又几乎无人管辖的地界。
假如有人率领一支军队,净挑小路偃旗息鼓前行。
咱们的斥候很难察觉。
不但如此,其他几个地方的斥候也会因为多地交界而对这一代关注的比较少。
除了襄阳城附近必要的防务之外,我认为这一代需要加派人手重点探查。”
众人的目光也随着徐庶的介绍集中在了地图上一个位置。
“元直的意思是说,新野以西,武当山以北那片连接平原的山地?”
关羽一眼就确定了徐庶所指的地方。
“那里东边通南阳,南边越过武当山可以到襄阳和房陵。
西边过峡谷可以通上庸。
确实是一个用兵的好地方。
只是那里的地势……”
关羽的意思很明确。
哪个地方是多地交汇的三不管地带。
也是哪哪都通的岔道口。
但是除了向东能直通新野外,不论去襄阳还是上庸,都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并不是十分理想的用兵之地。
“云长可知兵法云兵贵神速、出其不意?
那里虽然地势不好,但重要的是那里方便出奇谋用险招。
假如是我,我也会选择让大军在那里做文章。”
蔡瑁听过看过之后,忽然一阵嗤笑。
“哈哈哈!徐元直也是名声在外的当世大才。
怎么遇到这种行兵打仗的事情时却如此儿戏?
就这地方?狗都不会选吧!”
……
“选,狗不选我选!”
此时就在那片三不管地带的司马懿,也遇到了和徐庶同样的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