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朔州、应州、寰州被宋军占领,辽国四十万大军大败,耶律得重被斩杀。
一连串消息传出,天下皆惊。
尤其是辽国上下,更是哗然一片。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几乎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宋军攻入朔州开始,不过几天时间而已。
最初以为只是边境小摩擦,谁知道直接丢失了四州。
难道这回是来真的了?
西门庆的杀神之名更是远扬四方,能止小儿夜啼。
在大宋,西门庆的名号已经逐渐由杀神转变为战神,没想到又在辽国流行起来。
……
数日后,东京汴梁,皇宫大殿。
宋徽宗赵佶端坐御座,一身绯红长袍,尽显官家威严。
阶下,一位大臣正在慷慨陈词:“官家!燕云之地,乃我汉家旧疆,祖宗蒙羞之耻!今辽主昏聩,国内空虚,正是天赐良机!当速发大军,雷霆北进,一举克复……”
阶下群臣或点头附和,或低声议论,嗡嗡之声不绝于耳。
宋徽宗打了个哈欠,一脸的不耐。
关于是否收复燕云十六州,如何收复,已经商议了好几天了,却始终没有一个有用的决策。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声呼喊:
“八百里加急!大捷!大捷——!”
殿内所有声音戛然而止。
无数道目光,惊疑、茫然、难以置信,齐刷刷射向殿门。
一名风尘仆仆的驿卒,冲进来,举着捷报大喊:“云州、朔州、应州、寰州,四州…四州都已被西门将军收复!辽国四十万大军大败,南院大王耶律得重授首!大捷啊——!”
“轰!”
仿佛一道惊雷在殿内炸响!
死寂,绝对的死寂,连呼吸都停滞了。
所有人震惊到了极点。
他们还在这商议该不该打呢,西门庆直接杀入辽境腹地,还…还打下了四州?斩了耶律得重?
短暂的安静后,一阵狂喜的欢呼声,轰然爆发!
“天佑大宋!天佑大宋啊!”
蔡京第一个反应过来,快步上前,跪地呼喊:“官家圣德巍巍,感天动地!此乃官家励精图治,运筹帷幄,方有今日之旷世奇功!臣等为官家贺!为大宋贺——!”
此话一出,仿佛按下了某个开关。
方才还在为“该不该打”、“如何打”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满朝朱紫,此刻如同排练过一般,整齐跪倒,歌颂之声山呼海啸。
“官家圣明烛照!功盖三皇五帝!”
“此乃官家仁德所至,天降祥瑞!”
“官家万岁!万岁!万万岁!”
巨大的狂喜如同暖流席卷全身,宋徽宗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舒畅感从脚底直冲头顶,多日来的阴郁烦躁一扫而空。
他霍然起身,脸上是压抑不住的神采飞扬。
“好!好!好!”
“取笔墨纸砚!朕要亲书此捷报,昭告天下!”
几名内侍手脚麻利地铺开宣纸,磨好浓墨。
宋徽宗赵佶抓起御笔,饱蘸浓墨,挥毫泼墨。
笔走龙蛇的一串瘦金体字顷刻而成。
宋徽宗掷笔于案,仰天大笑:“传旨!犒赏三军!西门卿及有功将士,朕要重重封赏!”
众臣再次欢呼。
整个朝堂,充满了喜庆氛围。
但有两个人却高兴不起来。
童贯和高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骇。
此前他们还在苦苦思索,该怎么对付西门庆,没想到计策还没想出来,西门庆直接又立了泼天大功。
这还怎么玩?
简直就是作弊。
但两人很快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并发现了一个可以做文章的漏洞。
西门庆发动进攻,并未事先上报。
在以文制武的大宋,这可是很严重的问题。
两人迅速交换了一个阴冷的眼神。
童贯猛地出班,高声道:“官家!臣有本奏!西门将军为国建功,勇冠三军,实乃大宋之福!然……”
他声音陡然转厉,“西门庆此次出兵,未得枢密院军令,未奉官家明诏!视朝廷法度如无物!此风若长,诸将效仿,岂非国将不国?此等目无君父、擅作主张之行径,一定要严究!”
高俅立刻紧随其后:“童枢密所言极是!西门庆不告而战,其心可诛!臣请官家,即刻下旨申饬,锁拿西门庆回京,严加勘问,以正国法!”
朝堂上气氛一变。
这时,蔡京缓缓直起腰身,冷笑道:“童枢密、高太尉所言国法纲纪,老臣深以为然。”
“然,老臣想问二位,何为国之大利?何为国之根本?”
“是拘泥于成规,坐视战机流逝,让辽军铁蹄从容整顿,再次南下牧马?还是以雷霆之势,斩其爪牙,复我河山,扬我国威,震慑四夷?”
“西门将军深入险地,以寡击众,浴血奋战,方有今日云朔应寰四州重归版图!此乃不世之功!此乃官家洪福齐天,亦是将士用命之果!”
“若以此泼天之功,反遭构陷,试问,天下将士之心何安?边关数十万枕戈待旦之锐士,寒心否?辽国闻听我大宋如此对待功臣,是畏我?还是笑我?轻我?”
蔡京的声音并不高亢,却字字千钧,如同重锤敲在每一个人心上。
立刻有人议论纷纷,为西门庆说话。
御史中丞王黼附和道:“童枢密所言‘擅作主张’?可知军情紧急如火,云州至东京,驿马加鞭,昼夜不息,亦需十数日!前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若事事皆待东京明诏,贻误战机,致使兵败城陷,此等弥天大罪,又该由谁来担?难道是童枢密和高太尉?”
童贯和高俅闻言,顿时脸色铁青。
这帮蔡京奸党,再说下去,是不是要变成他们的过错了?
蔡京冷哼一声,转向宋徽宗,深深一揖,语气转为恳切:
“官家!西门庆之功,彪炳史册!其虽有‘专擅’之嫌,实乃为国为民,情非得已!此功一定要厚赏,彰其功勋,安将士之心,壮国朝之威!”
蔡京一系官员纷纷叩首,齐声高呼:“官家圣明!蔡相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言!”
声浪瞬间压过了童贯、高俅一党。
宋徽宗听了童贯和高俅的话,的确有些担忧,毕竟以文制武是大宋国策,西门庆此举确实犯了忌讳。
但蔡京的极力维护,瞬间让他看清现实。
收复燕云如此大的奇功,若是不赏反罚,他不就成了昏君了吗?
更何况,既然西门庆如此神勇,就应该让他打下去,一举收复全部的燕云十六州。
若能完成这份功绩,他可就是大宋最耀眼的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