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第四旅团司令部。
木村勇从通讯科出来,向前来报告:“旅团长,马庄据点的驻守部队在撤退途中同样遭遇八路军伏击,全军覆没。”
“这是最后一支全军覆没的驻守部队。”
时至今日,十六支驻防部队顺利返回一级据点,而其余九十三支则或是在原地覆灭,或在撤离途中遭八路军歼灭。
因归来的部队寥寥无几,且撤退混乱不堪,以至于我们至今都无法确认对方的番号与实力。
更令人沮丧的是,我们彻底失去了对正太线周边十至十五公里范围的掌控。
拂晓前派出的几支侦查小队皆遇伏击,要么全员覆没,要么退回原据点。
这意味着,八路军已成功切断了正太线的情报联络。
目前,日军唯一能做的便是确保正太线及其沿线十三座一级据点的安全,但这样的态势恐怕难以长久。
不出所料,八路军必将继续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八嘎牙鲁!”前田秀勃然大怒,“八路军究竟意欲何为?是要将正太线沿线的十三个一级据点尽数摧毁,还是企图吞并我们的第4旅团?”
木村勇答道:“吞并第4旅团绝不可能,但破坏正太线、顺带清除部分甚至全部一级据点却并非毫无可能。我认为这正是他们的目标,并且我认为太行地区的八路军已倾尽全力。”
“破坏正太线?妄想!”
前田秀冷哼一声,接着吩咐:“木村君,立刻将这里的状况和你的判断如实上报总部,同时请求派遣空军和第11装甲列车队增援!”
“哈依!”
木村勇鞠躬后离去。
前田秀的视线再次落在地图上。
只见地图上满是蓝色的叉号。
然而奇怪的是,图上找不到一根蓝色箭头。
按照规定,蓝色的叉叉象征着敌军的进攻态势。
所以,每一个蓝色叉叉后边都应配有一个蓝色箭头,用来表明敌军的进攻方向。
箭头末端还要标明敌军的番号。
此外,蓝色叉叉下面也需记上日期。
这样才称得上一份精确详实的作战图。
可如今,这张图上仅存一百多处蓝色叉叉,连一条蓝色箭头都未见踪影,更别说箭尾的番号了。
前田秀瞧见此景,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作战科的参谋们心中忐忑不已。
但惊慌过后,又觉满腹冤屈,这能怪我们作战科吗?
情报科至今未能给出明确的情报,我们又不是未卜先知,怎能知晓八路军的兵力部署与番号呢?
……
前田秀在地图上见到的是一大片蓝色叉叉。
筱冢义男在沙盘中看到的却是一片小蓝旗。
超过二百面小蓝旗几乎将同蒲路、白晋线以及正太路周边地区填满。
作战科长坂本隆一忐忑地说道:“司令官阁下,截至早上七点,同蒲路和白晋线两侧的一百多个二级据点全部被攻占。”
“约有三十支守备部队撤回了一级据点。”
“剩下的九十多支守备部队都被八路军当场歼灭。”
“保守估计,单是同蒲路与白晋线战场,八路军至少投入了三十个团,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破坏行动。”
山西的日军这次损失惨重。
同一世界,因行动启动的时间参差不齐,战事初期整整持续了十日!
这表明,八路军各部队花费十天时间清理了几条主要交通线周边的据点,实现了对日军战场情报的封锁。
然而在这个世界里,受王野影响,
八路军强化了情报工作,准备得更为周全。
战役统一于同一天发动,更具策略性和突然性,让日军措手不及。
成果立见成效,一夜之间,山西几条交通线外围的据点尽数失守,被消灭的日伪军近万。
山西的日军被打得不知所措。
筱冢义男脸色阴沉,问道:“正太路那边情况如何?”
“正太路目前尚无消息……”坂本隆一话未说完,一名通讯参谋便急匆匆地拿着文件夹从电讯室走出。
“司令官阁下!”
通讯参谋俯身禀报:“第4旅团急电!”
筱冢义男猛然挥手,面无表情地说:“念!”
“是!”通讯参谋立刻翻开文件朗声道,“司令部:截至今日早晨七时,正太路沿线的一百零九个二级据点已全部失守。”
“其中十六支守备队撤退回相邻的一级据点,”
“剩下九十三支守备队全部覆没。”
“此外,八路军已经对正太路沿线地区实行了战场信息封锁。”
“我旅团昨晚派出的几支侦察小队均遭到八路军重创。”
“因此,请司令部尽快调派航空侦察兵对沿线区域进行空中侦查,同时请求第11装甲列车队增加巡查次数,加强对正太路沿线的警戒。”
“第4旅团,昭和十六年五月五日……。”
“够了。”筱冢义男厌烦地挥挥手,通信参谋急忙低头退出。
“战场信息封锁?”他重新注视沙盘,低声道,“这是我未曾料到的,难道八路军真的掌握了战场信息封锁?”
“或许只是偶然。”山本一木说。
“那群土八路只会游击和骚扰,连正面作战的道理都弄不明白,怎会懂得战场信息封锁?这定是巧合无疑。”
“依我看,可能是因为八路军人数太多,”
“导致正太路、同蒲路以及白晋线两旁全是他们的身影。”
“因此,我们派往沿线各据点的侦察小队,每次都会陷入战斗。”
“但我可以肯定,这不是八路军刻意而为,他们绝不会针对正太路、同蒲路和白晋线进行战场信息封锁。”
“不过,这已无关紧要。”
筱冢义男再次摆手:“不论八路军是否有意封锁战场信息,事实证明他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到目前为止,我们依然不清楚八路军参战部队的番号。”
“对于八路军的具体部署和下一步计划,更是毫无头绪。”
“我们的空军侦察员仅能在白天执行任务,成效甚微。”
“换句话说,直至今日,我们依旧无法判断八路军的真正意图。他们是只想清除外围据点,还是另有更大的计划?”
“除非解决了这个疑问,否则无法判断八路军主力会在何处出现。”
“届时第四、第八、第三旅团的机动部队与第九旅团主力便能展开针对性攻势,给八路军主力以致命打击!”
参谋长田中隆吉道:“也许八路军并无更宏大的计划。”
“一直以来,这些所谓的‘土八路’仅仅敢于埋伏袭击我们的后勤车队,或对几个小据点进行突袭,从不敢与皇军正面交锋。”
“这次不过是小型据点的突袭次数较多罢了。”
“我认为这并不可怕,因为受损的小据点很快就能重建或修复。”
“如果真是这样,不妨暂且隐忍,待枣宜会战结束后再予以反击。”筱冢义男冷笑一声,随即又道,“但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
“八路军的装备虽逊色,”
“别说与**军相比,”
“即便与晋绥军相较也相差甚远。”
“然而相较于**军和晋绥军,八路军显得更为好斗。”
“尽管八路军极少主动进攻,但其伏击战与游击战极具威胁,且得手后也不会像**军那样轻易罢休。”
“因此,我敢肯定,八路军必有更大图谋!”
“若我没猜错,他们下一步定会针对一级据点发起攻势,企图破坏正太路、同蒲路及白晋线。”
“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
“作战课制定作战方案时仍需依赖情报支持。”
坂本隆一突然说道:“要不命令第三、第四旅团各派遣一支机动大队出击?把八路军主力引出来?如此一来,八路军的意图便会暴露。”
“发起进攻?”筱冢义男反问,语气带着几分玩味,“朝哪边进攻?若是八路军避而不战,我们的推进范围如何界定?一千米?一万米?还是直接深入匪徒巢穴?”
“这……”坂本隆一顿时哑口无言。
具体方向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八路军大概率会选择避战。一旦如此,是继续向前冒进还是就此止步?继续进攻固然充满风险,而停下则意味着徒劳无功。这确实令人头疼。
“所以,我们还是等等再说,再观望一天吧。”
筱冢义男低沉地说道:“若无意外,今晚八路军便会暴露其真实意图,到时皇军便可展开反击。”
幕僚们齐声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