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掉长安城神策军的事情后,接下来的几天都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他的心情变得格外舒畅,事情也进展得异常顺利。
李振从崔家回来后,收获颇丰,这让主管后勤的张全义每天都喜笑颜开。不仅如此,京城留守的官员们也都十分安分守己,在李倚的安排下,他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皇城和宫城的修缮工作,没有丝毫懈怠。
就连当初曾经顶撞过李倚的孙揆,此刻也变得异常温顺,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李倚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二月的一日,阳光明媚,春风拂面。李倚正在王府的庭院中与孟珍珠和曹大猛一起练习武艺。
他明白武艺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因此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会投入到训练当中。
此刻,李倚与曹大猛激战正酣,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一时间难分胜负。
就在李倚全神贯注地与曹大猛过招时,突然传来了亲卫的声音:“大王!高将军求见!”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李倚有些惊讶,他不禁停下手中的动作,疑惑地看向亲卫。高仁厚此时应该正在永兴坊训练新兵,怎么会突然来到王府呢?
他慢慢地将刀收入刀鞘中,刀身与刀鞘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他转过身,对着曹大猛和孟珍珠说道:“今日就先练到这里吧,我们改日再继续。”
曹大猛和孟珍珠同时点了点头。站在一旁的王承恩见状,急忙快步上前,双手恭敬地递上毛巾,给李倚擦拭额头和脸颊上的汗水。
李倚接过毛巾,随意地在脸上擦拭了几下,然后将毛巾交还给王承恩,便跟着亲卫一同走向堂屋。
一进堂屋,李倚就看到高仁厚正端坐在椅子上,似乎已经等待了一段时间。高仁厚见到李倚走进来,连忙站起身来,向李倚行礼,口中说道:“拜见大王!”
李倚微笑着摆了摆手,示意高仁厚坐下,然后自己也在另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开口问道:“仁厚啊,你今日不是应该在军营中训练新兵吗?怎么会有时间到我这里来呢?莫非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禀报?”
高仁厚的脸色有些阴沉,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大王,新招募的神策军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李倚闻言,心中不禁一惊,连忙追问道:“哦?有何异常之处?你快快讲来!”
高仁厚点了点头,开始详细地向李倚汇报起最近几天招募神策军的情况。他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一些奇怪现象以及心中的疑虑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李倚认真地听着高仁厚的叙述,通过他的描述,李倚对这件事情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原来,征兵工作在高仁厚的组织下,已经顺利落下帷幕。由于此次想招募的是精兵,因此考核标准异常严格。除了将原有的团结兵和收服的神策军纳入其中外,原本计划仅再招募大约一千人。
只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考核难度大幅提升,但仍有近三千人成功通过了考核。经过考虑,高仁厚最终决定将这些人全部编入军队。
如此一来,军队规模迅速扩充,目前已拥有一万二千人,共计六十个团。就人数而言,目前的兵力已经足够应对许多情况。
所以当下最为紧迫的任务并非是继续扩充兵员,而是如何尽快让这些新兵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对于原有的永宁军和团结兵来说,情况相对较好。他们经历过激烈的战斗,具备一定的战斗经验。
同时,得益于李倚在军中设立的教导司马这一职位,通过日复一日的思想教育工作,许多士兵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尽管与后世那支为了信念而战无不胜的军队相比,他们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这种转变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他们已经逐渐摆脱了那种只懂得杀戮、掠夺的封建军队的固有模式,开始明白自己究竟是在为谁而战,以及为了什么而战。正因如此,他们在战斗力和忠诚度方面都表现出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李倚心里很清楚,他并不奢望这些士兵能够完全达到后世那支军队的高标准。
毕竟,每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期望封建时代的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转变为无产阶级军队所具备的那种思想境界。
所以他对这些士兵的最低要求是,他们必须对他绝对忠诚,对国家绝对忠诚。
不过,新招募的神策军和长安新兵就没那么容易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了。
这些长安新兵相对来说还比较好管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目的都比较单纯,无非就是想填饱肚子,不被人欺负罢了。所以,他们能够逐渐适应李倚军队的这种训练方式和思想工作。
但那些神策军可就有些棘手了。这些人都是些久经沙场的老兵油子,在军队里摸爬滚打了多年,他们的目的本身就不单纯,都是冲着升官发财来的。
这才训练了短短数日而已,这些人就已经开始怨声载道、叫苦不迭了,不是装病就是找各种理由推脱,总而言之就是想尽办法逃避训练以及思想工作。
更让人担忧的是,据高仁厚所言,有一部分神策军时常凑在一起,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暗中煽动其他人,看这架势,似乎是在策划一场阴谋。
这一情况引起了高仁厚的警觉,他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于是赶忙前来向李倚汇报。
李倚听完高仁厚的汇报后,不禁感叹自己对收编这些神策军的想法还是过于天真乐观了。这些人的背景和成分实在是太过复杂,与他麾下那些普通百姓组成的军队截然不同。
好在高仁厚及时发现了这一异常情况,否则一旦让杨复恭回来,这些神策军很可能会突然发难,倒戈相向,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沉默片刻后,李倚若有所思地问道:“你觉得这背后会不会有其他人在推波助澜呢?”
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杨守信的身影,这个人最近一直销声匿迹,实在是太反常了。
李倚不禁心生懊悔,要是当时能派些人去跟踪他们,或许现在就不会如此被动了。偌大的长安城,万一他们分散出去,要想在其中找到这些人,还是比较困难。
高仁厚见状,连忙安慰道:“大王莫急,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其他势力参与其中。”
李倚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先把那些人严密监视起来,千万不可打草惊蛇。等他们准备动手的时候,我们再一举将他们全部拿下!”
高仁厚心领神会,连忙应道:“好的,大王,我这就去安排。”说罢,他转身离去,脚步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