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揆这番话可谓是毫不留情,只差没有直接指责李倚有篡位之心了。他身为京兆尹,对于朝廷礼仪自然是了如指掌,李倚的举动显然已经超出了应有的范围。
面对孙揆的质问,李倚没有丝毫动怒。相反,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缓声道:“本王如何行事,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吧?”
“睦王,亏你还身为皇室宗亲,没想到你却如此罔顾礼法!等圣上回京我定要向他汇报此事!”孙揆越发愤怒。
“孙揆,你现在还能站在这里说话,只是本王不想过多与你计较!你若再口不择言,就休怪本王不客气了!”饶是好脾气的李倚也是有些不耐烦了,出言警告道。
认为自己戳到李倚痛处的孙揆正待乘胜追击,被身旁的同僚死死的拉住了,不让他再行冲动之事,看着亲卫队的眼神和同僚的劝阻,孙揆终究还是忍住了。
李倚也明白,越是与这种人争辩,对方就会越发来劲,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其视而不见,让他自讨没趣。
说完以后,李倚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孙揆,仿佛他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孙揆的脸色因为愤怒和尴尬而涨得通红,但李倚却完全没有在意,他转过身去,对着身后的军队高声下令:“全军进城!”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空旷的城外回荡着,震耳欲聋。士兵们听到命令后,立刻行动起来,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保持着良好的军纪,宛如一条长龙般从通化门缓缓地进入了长安城。
那些迎接的留守官员们目睹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暗自惊叹。这支军队纪律严明,行动有序,显然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特别是当他们看着军队整齐划一地进入城内,心中更是涌起一股敬畏之情。
有些官员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他们对睦王这支军队的实力感到惊讶,同时也对李倚今天的表现感到担忧。李倚当着众人面毫不留情地斥责了孙揆,这显示出他的强势和果断。
一些官员则开始回忆起曾经的李煴,他当时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动荡。如今,李倚的表现是否意味着又一个类似的局面即将到来呢?这个疑问萦绕在众人的心头,让他们感到内心惴惴不安。
随着李倚的军队全部进入长安城然而,那些官员们的疑问和担忧并没有随之消散,反而在他们心中愈发沉重,如同一片阴云笼罩在京城的上空。
从通化门进入长安城后,距离王府其实已经很近了,但李倚此时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所以他并没有立刻返回王府。
他首先安排人将带来的大量辎重送进了王府,确保物资的安全存放。接着,他开始着手处理随军家属的安置问题。经过一番考虑,他决定将这些家属安置在长乐、大宁和兴宁这三个坊内。
完成这些安排后,李倚又迅速布置好了防守的士兵,以确保王府和家属们的安全。一切就绪后,他带领着剩余的军队,直奔皇城而去。
当李倚的军队抵达皇城时,负责守卫皇城的神策军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军队吓得惊慌失措。
他们急忙准备关闭城门,但已经来不及了。李倚的亲卫队如闪电般迅速冲到了眼前,让神策军士兵们完全措手不及。
面对如此紧张的局势,神策军士兵们只能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李倚见状,高声喊道:“神策军的健儿们!现在放下你们的武器,原地站立,不要乱动,这样你们就能保住性命。从今天开始,皇城和宫城的守卫任务将由本王的军队来接替!”
听到只是让他们放下武器投降,这些神策军如释重负,原本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他们本来就是为了在神策军里混口饭吃,根本没有必要去拼命。
接下来,李倚如法炮制,在皇城的其余城门以及宫内展开行动。他通过宣传喊话,迅速地控制了整个皇城。随后,他换上了自己的人来守卫这些地方,以确保局势的稳定。
而那些投降的神策军,则被统一押送到了永兴坊。这里是神策军捧日都的军营,也是现在留守神策军的大本营。
尽管皇城的防务移交工作进行得相对顺利,但当李倚的军队抵达宫城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抵抗。
原来,太极宫的守卫工作如今由杨复恭的义子杨守信所率领的玉山军负责。杨守信对杨复恭忠心耿耿,自然不会轻易投降。
当李倚率领着军队在控制皇城的时候,杨守信已经得到了消息,并迅速做出反应。
他命令手下的士兵将太极宫的宫门全部关闭,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同时,他还让士兵们严阵以待,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
只是由于玉山军的人数相对较少,甚至不足千人,因此在得知李倚的军队正朝着承天门疾驰而来时,他当机立断,亲自率领大部分士兵驻守在承天门,而对于其他各门,仅仅派遣了少量士兵进行守卫。
当李倚率领着军队抵达承天门时,他们发现城门已经紧紧关闭,玉山军的士兵们正紧张地注视着城门下方的李倚军队。
李倚见状,策马缓缓前行,直至来到城门之下,他高声喊道:“杨都头何在?本王奉了圣上的密信前来接替宫城的守卫任务,还望速速打开城门,放我等入城!”
城门上方却是一片死寂,毫无回应。过了好一会儿,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才小心翼翼的探出头来,他沉声道:“见过大王!我等并未接到任何有关换防的命令,故而不知大王所言是否属实。不知大王可否将密信交予我等一观?”
李倚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的语气显得颇为从容:“好啊,杨都头,你若打开城门,本王自会派人将密信送入城中。”
“大王说笑了,还请大王安排一名弓箭手把密信放在箭上,射上来即可。”
杨守信讪讪一笑,随后小心翼翼地说道。
“杨都头看来不相信本王啊?也罢,那我就安排人把密信射上去。”李倚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戏谑的笑容,似乎对杨守信的反应早有预料。
说完,李倚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身旁的高仁厚将那支早已准备好的箭矢射向城楼上的杨守信。
杨守信见状,心中一紧,连忙吩咐手下赶紧取过箭矢。他迫不及待地打开纸条,只是当他看清纸条上的内容时,脸色却慢慢地变得难看起来。
“睦王莫不是在耍我?这里面什么字都没有?”杨守信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空白的纸条,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