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上的李倚可谓是看的跌宕起伏,先是看见曹延不听军令直接冲了出去,杀得对方前军骑兵夺路而逃。
然后敌军支援到来,双方战成一团,随后曹延不敌撤退,紧接着又峰回路转,敌军被曹延的突然变阵弄得阵型大乱,最后被曹延回马枪杀的七零八落。
就在李倚还回味在刚才的战斗中时,曹延已经领着陈二牛匆匆赶回来,两人面色凝重,显然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高仁厚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跪在面前的曹延和陈二牛,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严肃:“曹都尉,你可知罪?”
曹延不敢有丝毫怠慢,他双膝跪地,叩头道:“末将知罪!”
然而,站在一旁的陈二牛却似乎并不服气,他瞪大眼睛,满脸疑惑地看着高仁厚,忍不住开口争辩道:“高都帅,我们明明打了胜仗,有什么罪?”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曹延厉声喝止:“闭嘴,陈二!我们违抗了军令,这可是战场上的大忌!”
陈二牛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不过在曹延的眼神示意下,最终还是乖乖的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站在一旁的李倚始终保持着沉默,他知道现在的主帅是高仁厚,自己作为旁观者,不应该过多地干涉。
高仁厚见陈二牛不再说话,便继续说道:“战场之上,军令如山,容不得半点违抗。你们二人不听从指挥,擅自出兵,此乃大罪,不过念在并未造成重大损失。
按照军法,应当处以杖刑一百。不过,鉴于目前战事紧急,暂时推迟执行。你们可有异议?”
曹延点头应道:“高都帅,我二人对此并无异议。”
高仁厚见状,面露满意之色,突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柔和起来:“不过,你们能够根据战场形势,灵活应变,成功击败敌军先锋部队,此乃大功一件!
按照军法规定,理应给予奖赏。只是你们违抗军令在先,因此奖赏取消,但可以减掉六十杖刑,你二人可有异议?”
听到这里,原本心中还有些忐忑不安的李倚,顿时如释重负,长舒了一口气。
他原本担心高仁厚会不顾情面,直接将他们二人推出去斩首示众,如今听到只是杖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而曹延和陈二牛也同样松了一口气,对于奖赏与否,他们其实并不是特别在意。
毕竟,能够保住性命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于是,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末将并无异议!”
高仁厚再次点了点头,然后缓声道:“如此甚好。既如此,你们先下去清点一下战损情况,随后进行休整,养精蓄锐,以备明日再战。毕竟,明日还有一场恶战在等待着你们。”
两人齐声应诺,抱拳施礼后,转身退下城墙。
待两人离去后,高仁厚看着他们的背影,若有所思地对身旁的李倚说道:“大王会不会觉得我对他们的处罚过于严苛了呢?”
李倚笑着道:“令行禁止才能确保军事行动的统一指挥和有效执行,这样军队可以保证纪律性和战斗力,所以你做的并没有错。”
高仁厚感叹道:“大王见识果然不凡啊!”
李倚谦虚道:“哪里哪里。”顿了下,李倚指着城下的那些尸体,问道:“仁厚,我们是不是该派人把我方士兵的尸体收回来?”
高仁厚缓缓地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目前还不是时候,敌军很快就要抵达城下了。
虽然曹都尉成功击败了敌人的先锋部队,但敌军的主力部队并未损失多少。
如果我们现在贸然出城去打扫战场,很容易遭到敌军的突然袭击。”
李倚听了高仁厚的分析,心中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自己在军事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于是,他连忙点头表示赞同:“嗯,你说得对,那就再等等吧。”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李罕之怒目圆睁,死死地盯着大败而归的李瑞,他怒喝道:“李瑞!我记得我跟你说过,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可你呢?不但战败了,还损失如此惨重!你倒是给我说说,我该如何处置你!”
站在一旁的行军司马张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他阴阳怪气地对李罕之说:“大帅,按照军法,李瑞此罪当斩啊!”
跪在地上的李瑞,恶狠狠的瞪了张威一眼,但在李罕之冷漠的目光下,他又连忙叩头求饶道:“大帅饶命啊!此次战败并非末将之过,实乃敌军太过狡诈,设下了阴险的奸计,才导致我军失利。
恳请大帅再给末将一次机会,末将定当拼死一战,以报大帅之恩!”
李罕之的脸色依旧阴沉,他手中的马鞭紧紧握起,似乎随时都可能挥向李瑞。他
怒不可遏地吼道:“你这无能之辈,还有脸求饶!若不是看在你往日还有些战功的份上,今日我定要将你就地正法!”
说罢,李罕之猛地扬起马鞭,狠狠地抽在了李瑞的身上。
李瑞不敢有丝毫的躲闪,只能咬紧牙关,硬生生地承受着这几鞭的抽打。每一鞭都像火灼一般疼痛,但他不敢叫出声来,生怕惹得李罕之更加愤怒。
几鞭子抽完,李罕之的怒气也稍稍平息了一些。他看着眼前伤痕累累的李瑞,心中不禁有些犹豫。
毕竟,李瑞在他手下也算是一员猛将,曾经立下过不少战功。而且,明日就要攻城了,如果现在杀了李瑞,无异于自断一臂。
经过一番思索,李罕之最终决定暂时放过李瑞。他厉声道:“也罢,今日我就暂且饶你一条狗命,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待明日攻下城池之后,再一并清算你的罪过!”
听到李罕之的话,李瑞如蒙大赦,他喜出望外,连忙叩头谢恩道:“多谢大帅不杀之恩!末将明日必定奋勇杀敌,以死报效大帅!”
李罕之不耐烦地挥了挥马鞭,示意李瑞带领残兵败将速速退下。李瑞如释重负,赶紧起身,率领着残部狼狈地离开了。
待李瑞走后,李罕之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继续下令军队继续前进。
半个时辰后李罕之率领的大军抵达了城下五里处。李罕之站在大军前方,凝视着眼前的城墙。
随后发出命令:“全军就地安营扎寨!”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熟练地搭建营帐,挖掘壕沟,布置防御工事。一时间,原本空旷的原野上,营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营地。
与此同时,带来的工匠们也忙碌起来。他们根据李罕之的指示,开始制作各式攻城武器。攻城云梯、撞城车等纷纷被制造出来,这些武器将成为明日攻城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