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需要让这个年轻人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
这样,在未来的工作中,他才会更加注意,也不会总是怪罪他人。
正是吴魏的消极态度让何雨柱无法信任他。
吴魏点头承认,他知道何雨柱的分析很准确。
他确实有些悲观消极的想法,这可能导致将来工作中与同事产生矛盾,所以他不适合担任部门经理。
一开始,何雨柱指出这一点时,他还感到意外。
但听完评价后,他觉得何雨柱的话很公正。
何雨柱首先表扬了他的文案写得很好,这是他能力的认可。
然而,他的个人情绪确实对工作没什么帮助。
如果他能更积极一点,部门经理的位置可能就是他的了。
他不像那些不努力还抱怨命运的年轻人一样认为世界不公平,只是天生有一种消极态度。
“请放心,总经理,我不会觉得您的决定不公平。
我没有他们的野心,我的目标只是……”
年轻人吴魏接受了先进教育,因此在何雨柱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所受教育教导他要积极争取自身利益,而何雨柱的话让他意识到遇到了一位伯乐,尽管自己并非千里马,但仍值得被认可。
若他有好的创意或文案,总经理应该会给予部分奖励。
“可以,你的要求我能答应。
只要能写出优秀的文案,为公司创造显着效益或吸引更多关注,我都会给予奖励。”
何雨柱觉得可以接受这位年轻人的想法,因为只要他为公司创造价值,就一定会得到回报。
此举不仅激励了这个年轻人,也让身后其他年轻人跃跃欲试。
他们原本以为何雨柱缺乏文化素养,没什么能力,如今明白了自己的偏见。
于是,所有人眼中都闪烁着敬佩的光芒,认为他是最值得尊重的人。
“太好了!有您这句话,我们就有奋斗的目标了!”
何雨柱看到这些年轻人,知道他们需要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他创办的公司和集团,初衷就是为了这些年轻人打造的平台。
只要这些年轻人敢闯敢拼、勇于创新,他就会为他们搭建这样的舞台。
因此,他并非没有能力,而是善于驾驭这些年轻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这一点,何雨柱是在冉秋叶提供的书中了解到的。
一个人的真正能力在于发掘和培养年轻人,让他们实现最大的价值。
\"那么,总经理,您认为我们之中谁有能力胜任部门经理?\"
终于有个年轻人按捺不住好奇心,想知道何雨柱是如何安排他们的。
或许他们中最有实力的正是他们最意想不到的那位。
所以大家都在期待地看着何雨柱。
何雨柱观察着这些年轻人,又看向刚才因紧张而情绪失控的王成业。
他发现这个年轻人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所有人都有缺点,所以他依然值得继续培养。
至少,这个年轻人比其他人更沉稳。
更重要的是,这个年轻人很有抱负。
这也是何雨柱看重他的原因,所以他决定给这个年轻人一次机会。
\"除了吴魏的文案,我也审阅了其他人的作品,大家的文案都很出色,仅次于吴魏的是一个叫王成业的年轻人,他的文案也很不错!\"
何雨柱认可了这些年轻人的才华,他知道他们都非常优秀。
但他也明白,既然这些人都如此出色,他必须从中挑选一位。
他最终选择了王成业,因为王成业不仅有抱负还有能力。
\"你们应该不会感到惊讶吧,他平时就非常努力,而且我发现他心胸开阔,还推荐了你们,而且被他推荐的人都很优秀!\"
何雨柱告诉这些年轻人,他们能在这里都得益于王成业的推荐。
王成业听完后,缓缓吐出一口气。
这一小动作虽不起眼,却被何雨柱捕捉到。
从王成业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对这个部门经理职位很感兴趣。
既然如此,何雨柱也很期待他的表现。
王成业能向他推荐这些优秀人才,说明他的眼光值得信赖。
何雨柱注视着眼前的年轻人,认为王成业未来会带来更多惊喜。
他能公平地推荐他人,说明眼光和能力都不错,因此愿意给予机会。
在场的年轻人听罢,也认可王成业的眼光。
被推荐至宣传部后,他们对这个新部门充满期待,因为它更符合他们的职业规划。
“所以您是想让王成业当我们的部门经理?”
有人忍不住提问。
何雨柱对王成业颇为欣赏,闻言点头表示同意。
大家并不惊讶何雨柱的选择,因为他一向行事客观公正。
他对吴魏和王成业的文案评价准确公允,众人也承认吴魏文笔出众。
他们彼此熟悉,清楚各自实力,认同何雨柱的评判。
最终,何雨柱宣布由王成业担任新部门经理,此事就此定下。
何雨柱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毕竟年轻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作为新部门的经理,他需要听听他们的意见。
早些表达分歧总比工作时发现问题后再调整要好,那样可能需要重新规划。
因此,他鼓励这些年轻人说出心中的想法。
\"如果有任何建议,不妨说出来!\" 他提醒道,希望他们能畅所欲言。
一旦有了反馈,他可以评估是否采纳。
若可行,他会按他们的思路行动。
毕竟,这些年轻人将是公司未来的支柱。
何雨柱深知这些年轻人的重要性,将他们视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有许多计划,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逐步实现。
他对年轻人充满期待,同时也抱有敬意。
\"难道没人想谈谈对公司发展或宣传部门的看法吗?\"他追问,对宣传部门寄予厚望。
他认为,这个部门肩负着打响集团知名度的重任。
好的宣传不仅能提升企业影响力,还能减少对外部渠道的依赖,从而更精准地推广自身产品。
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何雨柱投入了很多心血,他相信宣传部门的作用至关重要。
何雨柱成立宣传部门,是为了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
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做事有自己的想法,渴望成就一番大事业。
如今已整合多家汽车公司,他希望这些企业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总经理,我会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王成业接到任命时如释重负。
他明白公司年轻人各有所长,而他对吴魏的能力也持肯定态度。
何雨柱的信任让他备受鼓舞,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王成业决心用实际行动赢得认可,他知道能力才是关键。
在何雨柱的支持下,他感受到被尊重和接纳,对这次任命充满感激,并向何雨柱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王成业的表态让何雨柱感到满意,毕竟年轻人还未正式工作。
关于未来,何雨柱无法给出评价或承诺,但他认可王成业目前的努力,点头表示认可。
这一认可也让王成业松了口气,暂时获得了何雨柱的认可。
王成业意识到现在讨论未来的计划还为时过早,关键在于结果。
他明白当前做出承诺并不明智,尤其是他自己也缺乏管理经验。
因此,他选择低调行事,同时表明自己需要团队的支持。
“我不多说什么了,如果我在今后的工作 ** 现问题,希望大家能给予指导。”
王成业的态度谦逊,何雨柱对此非常欣赏。
他认为谦逊且有能力的年轻人未来会有很大发展潜力,因此对王成业抱有信心。
何雨柱理解这些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而作为公司未来的掌舵人,他必须考虑他们的行动是否有益于公司发展。
他希望选拔出的人才能为公司创造最大价值。
王成业的发言也让其他年轻人感到他的诚意和责任感,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安心。
“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如果没有,我就简单说两句。”
何雨柱稍作等待,发现大家发言并不积极。
何雨柱最后决定做个总结,他能从大家的表情中看出,这些年轻人对他所做的工作还是认可的。
因此,他对这些年轻人有了新的期待,希望能引导他们理解他的目标,并将这种理念延续下去。
不过,由于这个部门刚成立不久,何雨柱不能直接提出太多建议,只能先温和地提出一些要求。\"你们这个部门是新成立的,我的初衷是让它为公司服务。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
也许你们对公司还不够熟悉。”
何雨柱刚合并几家外国车企,时间不长,他知道部分新人可能对公司的情况了解不多。
他需要明确宣传部门成立的目的,并让部门尽快高效运作,短期内取得成效。
因此,他想让年轻人明白公司的现状和他们未来工作的意义。
听到何雨柱的话,有些年轻人并不认同,他们认为自己对公司已有所了解,甚至在入职第一天就有人带他们参观过。
他们觉得何雨柱的说法是在暗示他们没做好准备。
有些年轻人跃跃欲试,想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被何雨柱制止了。
他知道这些年轻人充满想法且能力出众,只是经验尚欠。
尽管如此,他对这些年轻人抱有很大期望。
何雨柱深知,这些年轻人需要明白,他的行事风格有着自己的准则。
既然他给了他们发言的机会而他们未曾把握,那么此刻他便不会再允许他们继续追问。
\"别急于否定我的话。
或许你们有所不知,我近期在国外完成了一系列收购,某些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公司已被我纳入麾下,只是你们目前尚未得知这一消息!\"
此言一出,刚才还在交头接耳的年轻人瞬间哑口无言。
他们确实从未听闻此事,而且他们刚加入公司不久,对内部事务所知甚少。
他们原本只负责公关部的工作,参与了一些公司活动,却万万没想到何雨柱竟在幕后默默做了这么多事。
如今,这些年轻人对何雨柱的话深感陌生,但他们意识到,若贸然发问只会让自己显得无知。
尽管他们不清楚具体涉及哪些公司,但何雨柱承诺会为他们逐一介绍。
\"总经理,您做了这么多事,我们确实不知情。
能否告知我们,您收购了哪些汽车公司?\"
这时,一名年轻人站出来,他对无意间加入这样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感到好奇,这种级别的公司是他过去未曾涉足的领域。
即使如此,所有年轻人都对何雨柱的成就充满兴趣,想知道他究竟收购了哪些公司。
既然总经理已经表明态度,那说明他确实有过人之处。
这些年轻人直到现在仍不了解公司的诸多细节,因此他们愈发好奇,何雨柱到底收购了哪些汽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