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柱子,院里就你最有经验,我们听你的!”
“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空旷处搭建棚子……大家注意,棚顶不要放硬物,否则余震再来,棚子塌了还是会伤人的。”
“再说一遍,现在是最危险的时候,哪怕家里有再珍贵的东西,也别回去取了。”
“好了,大家快去找些木头来搭棚子吧!动作要快,看样子马上要下雨了。”
“别偷懒了,家里有男人的赶紧动手!还有,家里有木料的别藏着,我知道你们前几年挖防空洞时存了不少。
别心疼,拿出来!”
老大爷说:“柱子懂的多,有经验,咱们按他说的做。”
“好,就这样!”
安排妥当后,何雨柱立刻开始搭棚。
他的动作很快,没多久就建起一座坚固的棚子。
安置好冉秋叶母女后,他又出去帮老大爷搭棚。
忙完老大爷家的,他回到自己的棚子时,发现冉秋叶正站在门口,示意他看秦淮茹独自费力搬运一根沉重的柱子。
“去帮她!”
冉秋叶不满地说。
这位婚后依旧善良的姑娘,婚后也听闻了不少关于秦淮茹和何雨柱的传闻,但她并未放在心上。
何雨柱从未再过问秦淮茹家的事,他也许久没有踏入那间小旅馆。
尽管常被她投来的幽怨目光注视,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愿伤害单纯善良的冉秋叶。
“爸爸,抱抱!”
五岁的何曦十分粘人,只要何雨柱在家,就会一直围绕着他。
何雨柱对此很有耐心。
自从有了何曦,他才真正感到自己在这个世上不再孤单。
棒梗儿救出许大茂后,并未打算帮家里做事。
秦淮茹催促他去搭棚,他却说要去电影院,称这样可以显得更关心集体。
贾张氏在后面叮嘱:“你自己注意安全啊。”
秦淮茹看着棒梗儿离开,内心很是纠结。
这种关键时刻,他本该陪伴家人,却听信了许大茂的话而离去。
“现在出去干什么?”
贾张氏十分担忧。
已经长大的小当不满地说:“什么关心集体,去电影院算什么?我看他是想请假帮着许大茂。”
“别多嘴!”
秦淮茹明白情况,但不想让兄妹俩因此起冲突。
“赶紧进屋拆床。”
小当拉着秦淮茹:“你一晚上都没休息,我去就行。”
“小当,你小心点!”
贾张氏和秦淮茹在后面提醒。
此时各家的棚子都快搭好了,天也亮了。
二大爷拿着蒲扇炫耀:“看我的棚子,多大的风都吹不倒!”
旁边有人附和:“您可是七级钳工搭的,要是您的棚子倒了,那别人的房子早就塌了。”
棒梗儿跑了一圈回来,何雨柱根本懒得理会这个小人物,见他回来就转身离开。
棒梗儿朝他的背影吐了吐舌头,但没敢发出声音。
他对何雨柱的威严仍存敬畏,即使长大后,那种形象依然深深刻在他的记忆中。
秦淮茹见他那副模样,随手用扇子轻拍了他一下。
尽管棒梗儿回来了,但他并未帮忙搭建家里的棚子,反而兴冲冲地跑去了许大茂那里。
原来,许大茂承诺在电影院为他安排一份售票员的工作,这令棒梗儿感激不已。
然而,他完全不了解许大茂的真正意图。
许大茂深知自己在院子中人缘不佳,但棒梗儿的到来让他感到欣喜。
许大茂并不善良,他故意让棒梗儿一直做临时工,迟迟不予转正。
棒梗儿对此一无所知,对他敬若亲爹一般。
许大茂悠闲地嗑着瓜子,看着棒梗儿独自忙碌地为自己搭建棚子。
“棒梗儿,我这棚子和二大爷的相比如何?”
“差远了,我们的可是货真价实!就算隔壁居室的房子塌了,这个棚子也撑得住。”
“没错,这次多亏有你,以后我就把你当亲儿子看待啦!来,休息会儿,喝口水吧。”
“好咧!”
正说着话,突然大雨倾盆而下。
秦淮茹家的棚子还没搭好,棒梗儿瞥了一眼后,依然没有返回,而是留在许大茂的棚子里避雨。
秦淮茹和贾张氏慌忙用雨披将三人遮住。
“秦淮茹,先到我家躲雨吧!”
一位老大爷对他们说道。
何雨柱冷眼旁观,他明白棒梗儿已经彻底完了。
前两年经历种种波折后,棒梗儿一度消沉,后来也没再惹出什么大事。
但现在长大成人,竟然和许大茂混在一起,何雨柱清楚这小子又要倒大霉了。
院子里有何雨柱指挥,及时搭起了棚子。
然而京城大多数家庭都没有这样的经验,此刻大街小巷挤满了无处躲雨的人。
许多家庭只能撑着一块塑料布蹲在地上,等待雨水浇淋。
大院里的人此时得以休憩,开始闲聊起来。
近年来经济逐渐复苏,虽然院里没几户发财的,但大家的生活都有所改善。
生活节奏加快,聊天的时间自然减少了许多。
过去捧着碗到处溜达的日子已经不再。
虽然这些棚子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却也让这些老邻居重新聚在一起,唠起了家常。
\"这大雨天的,空气怎么这么闷啊!\"
\"不只是闷,还得 ** 呢!\"
\"要是没这个棚子,可就糟了!\"
\"多亏了柱子,不然别说棚子了,有些人怕是要被困在家里出不来。\"
\"那是真的,想想这些年,好多关键时刻都是柱子帮忙撑过去的。
就是他嘴巴太损,得罪了不少人,大家只记得他那坏脾气,却忘了他的好!\"
\"柱子可是咱们大院的半个主心骨。
你们细想想就知道,那些跟柱子对着干的,最后都没什么好结果。\"
\"看刚才许大茂那倒霉样,要不是棒梗儿那小子,他差点就被困死了。\"
\"二大爷也好不了多少,幸好柱子不记仇,救了他。\"
就在这个时候,阎解旷在外面转了一圈回来。
\"真得谢谢雨柱哥,街上全是人,整个南锣鼓巷就咱们院子搭了个棚子,其他人只能站在外面,看着真可怜!\"
\"唉,这日子没法过了,没地方躲,没地方藏的,晚上怎么熬啊?\"
\"有没有听说震中在哪里?\"
\"不知道!\"
\"有人说在营口,海城那边!\"
\"不可能,京城晃得这么厉害,震中应该不远。\"
\"他三大爷,广播里怎么说?\"
\"没说,还在查呢!\"
\"不用查了,\"何雨柱一边逗弄着女儿一边说道:\"肯定是在汤山!\"
\"柱子,你怎么这么肯定?\"
\"也是猜的,但要是有人愿意打赌,我奉陪!\"
\"来来来,我赌一包烟!\"
何雨柱急忙说:\"等等,一大爷,您给我作证,下注的钱先放您这儿。
我今天行个善,一赔三。
要是我输了,一个赔三个。
你们放心下注,我家底你们知道的,不会跑路!\"
大家一听有便宜可占,都来了兴趣,纷纷下注。
何雨柱笑着看大家下注,等差不多了,他对一大爷说:\"大爷,这日子可能不止一两天,也许要一周,甚至十几天。\"
\"我得考虑一下,这样不行。
咱们得把各家各户的粮食集中起来,按人头分配,不然很快就没了。\"
就断粮了。
“当然要说好,不愿意参加的不勉强。”
一位大爷一听,连连点头,道:“柱子,你的提议很好。
行了,你休息吧,后面的事我来安排。”
那边许大茂一听就不乐意了,大声喊道:“我可不跟你们这些穷人合伙,想占我便宜?没门!”
三大爷说道:“许大茂,你这样就不好了。
这个主意不错,大家有粮出粮,有菜出菜,对吧!”
一个邻居笑着插话道:“三大爷,俗话讲得好,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您说得这么热闹,我问问,您家准备贡献什么呢?”
“对呀!”
“那个……其实现在粮店关门了,我也很无奈。
我的那一份,可以让家里老大替我们出。”
阎解成夫妻早已分家,闻言急忙说道:“爸,我们家也没剩多少了,先凑合吧!再说搭建这棚子,还不是我们家出了最多的木头!”
三大爷说:“嗯,这话在理,我们家老大说得没错。
看看这棚子,全是咱们老闫家出的木头吧?要是没有这些木头,刚才那场大雨,大家不都得淋透了。”
三大妈也附和道:“今晚没法过呀!”
三大爷家这一唱一和的,周围人都觉得有道理。
三大爷见大家都认可,更有干劲了。
“所以嘛,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努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男同胞们,特别是年轻人,就进屋去把各家各户的粮食拿出来。
我也不偷懒,给大家做饭。”
“还是大家一起动手吧!”
“三大爷说得没错。”
“行,就听三大爷的!”
“赶紧进去拿东西。”
“走,咱们抓紧时间。”
大家纷纷站起来,准备行动。
就在这时,大院门口涌进来一群人。
大家一看,原来是阎解旷和阎解睇两家子人。
三大爷家早已分崩离析,阎解放已分家另过,搬出了大院,阎解也嫁出去了。
三大爷和二大爷一样,孤苦无依,没人赡养。
阎解放一边闯进来,一边嘟囔着:\"你们尽管放心,当年我们掏防空洞的时候,我家的事都是我带头张罗的,解旷和解睇只是帮忙。\"
走近一看,阎解放立刻认出棚子用的木头正是他当年搬回来的那一批。
\"我说怎么回事儿呢,原来我搬回来的木头都被他们占用了。
嘿,你们也太不够意思了,知道我们以前是怎么熬过来的吗?\"
阎解睇也在一旁附和:\"一场大雨把我们家淋得像落汤鸡一样!\"
\"可不是嘛,我们家的情况更糟!\"
\"别啰嗦了,听我说,这些木头我全都能认出来,都是我和阎解旷他们大半夜一根根搬回来的。
现在物归原主!\"
\"你们都让开,我们要拆这个棚子!\"
前院的人当然不愿意了,毕竟好不容易才搭起来的棚子。
\"阎解放,你这话有点不地道了,虽然当年是你们从东直门外顺回来的木头,但那时候三大爷可是养着你的,你为家里做事也是应该的。\"
\"没错,如果你非得这样算账的话,那你父母从小到大养你的养育费也该算清楚!\"
\"这太不合理了,这是我们辛辛苦苦搭建起来的!\"
大哥阎解成说道:\"是啊,虽然是你们从东直门外顺来的木头,你可以带走,但要是拆了这个棚子,我们该怎么办?\"
阎解放完全不理睬:\"关我什么事,父亲从小就教导我们要学会 ** 。
现在我们 ** 了,你们倒想坐享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