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咱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那么排第一的肯定是各种集体活动,那种在工作时间、由单位公费安排的集体活动,超级喜欢。
排名第二的那就是参加各种培训,不管是工作期间的培训,还是孩子们学校里组织的培训,只要有机会参加,那么我一定要去参与一下。
为什么呢?因为凡是单位里举行的各种培训,一般都是质量比较高的、在单位以外需要付费才能参加的培训。
学校里的培训也是一样,有些到学校里培训的老师都是全国知名的讲师,能够和很多业内的大咖互相沟通交流,平起平坐的那种。
当然学校里的培训,那种专门售课或者是销售各种东西的除外。
昨天晚上我参加了一场小老二学校里组织的培训,培训的主题是家庭教育,主要帮助家长与学生们之间的亲子沟通和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效率等等。
短短一个小时的培训,我觉得受益匪浅。
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所讲的“家庭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夫妻关系。”
一个家庭里夫妻关系是否和谐,是否能够创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是对孩子的未来和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
老师还举了各种例子来证明他的这个观点,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就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好像原先有许多问题的症结一下子解开了一样。我想到从影视剧中看到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我想到生活中周围的同事或者是朋友间孩子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我又把他们的家庭关系给复盘了一下。
的确是这样,但凡家里夫妻和睦,家庭环境舒适温馨,那么培养出来的孩子脸上不会带有阴霾。
虽然有些孩子喜欢运动,有些孩子不喜欢运动,有些孩子内向一些,有些孩子外向一些,但是只要是家庭关系和谐,那么孩子的内心一定是充盈的,一定是充满自信、积极向上的。
想到偶尔的我也会因为一些事情跟老公吵上两句,给家里面增添一种压抑的氛围,我突然感觉后背惊出一身冷汗。
其实不只是家庭关系不和谐对孩子造成影响,就是对家长本人的身体素质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方面已经有很多社会学家剖析过、解释过。
能够收获这么一句话,我感觉今天晚上的讲座就没有白来。
第二句让我感触很深的一句话就是“孩子的各种叛逆和精神问题只是一种现象,不是一种疾病,不需要去求助于医生。”
这几年关于孩子的心理问题,比如说抑郁、叛逆,比如还有各种孩子的极端行为,其实社会上都给归结为是孩子的心理问题,是一种疾病,最起码需要心理医生的干涉,甚至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控制。
这位老师讲的是这是一种“现象”,而不是疾病,从根本上肯定了孩子的这种行为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不是一种病态的行为。
单纯的这一句话,其实就是给了很多患有同种现象的孩子一句最大的安慰,能够让他们的心理包袱变得最小,能够让他们有一种被认同的感觉。
其实心理问题,根据第一句话说,并不只是孩子的问题,有的时候是一种家庭关系的折射,然而这种折射所带来的后果却需要孩子们一个人去承受。
并且孩子们在承受这种结果的时候,还要忍受住家长和各种医生把他们定性为病人、疾病,更加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听到这句话,我突然很心疼那些孩子,如果可以的话,忍不住想抱抱他们。
对我触动比较深的第三句话就是“宁可让孩子自负,也不要让孩子自卑。”
让孩子自负,说明孩子有值得他骄傲的地方,自负的孩子更加的自信,只有极度的自信才会有让别人感到自负的感觉。
而自卑,不只是孩子自己的心里想法,当把一个孩子的行为,他的老师或者是家长给他进行文字定义的时候,这种说法会带给孩子一生的阴影。
以我自己为例,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别人就说我的皮肤黑,有的时候大人会把它当做一种笑话来谈,有的时候同学们就会无意中的说起。
其实皮肤黑这个说法一直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我以后有经济能力的时候,我就努力寻找各种正确或者不正确的方法,想让自己变得白一些。
明知道这种想法不现实,但是我还是一直不愿意接受自己皮肤黑这个现实,一直等到中年以后,我跟自己和解,才完全能接受这个现状。
而这个自卑的事情紧紧的束缚了我大半生的时间,所以宁可让孩子自负,也不要让他自卑,自卑这件事情可以对孩子产生你想象不到的影响。
一个小时的培训时间,有以上这些收获,我觉得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