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交谈渐入佳境,何雨柱觉得对方颇合心意。
贾建设也放下心来,知道与何雨柱建立友谊并不复杂,只要投其喜好即可。
而一旦成为朋友,此人便会全力以赴相助。
想到此处,贾建设决定把握机会:“何师傅,今天……”
何雨柱连忙制止:“既然是朋友,你就别这么见外了。
我本就是粗人,你就跟着他们喊我傻柱吧。
听建云说你比我年轻,那我就叫你建设好了。”
贾建设听后欣然同意,觉得这样反而更加自在。
生活的压力让人不得不妥协,而无法像何雨柱那样活得真实又洒脱。
这一点,让“我”对他充满敬意。
“行,听你的。
以后我就叫你傻柱哥好了。”
何雨柱听完贾建设改口,满意地点点头,随后想起他曾自称是孔家菜传人,于是又追问一句:“这还差不多,你说你是孔家菜的传人,不如现在就露两手给我看看?”
何雨柱心想,孔家菜可是位列六大官府菜之首,虽然以前听家里人提起过,但从未见过,今日忽然提及,他心中也满是好奇。
贾建设听后毫不犹豫地应下,两世学厨,他对烹饪有着无比的热爱,最反感别人轻视自己的手艺。
“好啊,那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我的本事。
不过天色已晚,就不做祖传菜谱中的菜品了。
改日请傻柱哥到我家,再做一顿正宗的孔家菜给你品尝。”
何雨柱见贾建设干脆利落,十分欣赏,他最喜欢干脆直接的人,于是认定这个朋友交定了。
(有些人交朋友很快,对脾气几句就能交心,作者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朋友。
)
“既然如此,我也不占你便宜,也去准备两道菜,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在一旁的贾建云见二人进了厨房,脸色有些难看。
刚才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自己根本插不上话,这明明是自家厨房啊。
贾家厨房中,贾建设和何雨柱洗手后开始忙碌。
贾建设对正在拾掇鸡毛的贾张氏说:“大娘,今天中午的菜我和傻柱哥来做,您只需准备好馒头就行。”
贾张氏听后有些不满,本以为儿子只是让何雨柱帮忙,自己还能省一半的活儿,没想到贾建设也要参与,那岂不是全包了?她心里有些不痛快。
\"不行,得想办法。”贾张氏心中迅速盘算,立刻有了主意,随即说道:\"这可不成,傻柱做便罢了,今天主要是给你庆祝新工作,菜还是你买来的。
若你也动手做饭,传出去你大娘岂不是白做了?\"
何雨柱听罢,有些不好意思,忙劝贾建设:\"原来是这样啊,那今 ** 就别动手了,这菜我来包,下次再尝你的手艺。”
贾建设心里不耐烦,只想与何雨柱切磋厨艺,不愿过多推辞,便直接拒绝:\"大娘、傻柱哥,今日都是院里人,邻里胜过远亲,哪来这么多规矩?不就是做菜吗?别劝了,听我的。”
何雨柱觉得有理,不再多言,却更欣赏贾建设的直爽。
贾张氏无奈,只能按捺不满,应了贾建设的话,提着面盆出去和面。
见贾张氏离开,贾建设提议:\"傻柱哥,每人两荤一素如何?\"
\"行,就这么办。”何雨柱点头。
\"动手吧,快点做好,我要好好跟你喝几杯。”
贾建设确认菜品后,立刻动手杀鱼。
另一边,何雨柱也已想好菜单:半只鸡做宫保鸡丁,另一半炖汤,再炒个回锅肉,素菜则是土豆丝。
两人在厨房忙碌许久,期间院里三位大爷陆续到来,寒暄几句后,被贾建云引至外间闲聊。
厨房依旧热火朝天。
两人终于完成所有菜品的准备,站在厨房的小桌旁,看着满桌摆放整齐的菜肴,忍不住率先动筷,彼此品尝对方的手艺。
“建设,真不错,尤其是这条鱼,太棒了!你比我强多了。”
何雨柱率先吃完,竖起大拇指,由衷感叹,几道菜无论火候、味道还是摆盘都堪称完美,尤其那道鱼菜让他自愧不如。
想到自己这些年因父亲抛下他们兄妹而荒废的技艺,他不禁有些懊恼。
若不是去年进入轧钢厂后厨勤加练习,恐怕连这些都不会了。
贾建设听罢,谦逊地摇摇头,又夹起何雨柱最后一道菜细细品味,心中暗忖:难怪领导们也对他赞赏有加,这小子确实天赋异禀。
虽然如今自己凭借多年积累略胜一筹,但未来难说。
待品尝完毕,他也毫不吝啬地给何雨柱点赞:“傻柱哥,你的厨艺同样出色,咱们日后可以多交流学习。
不过外面应该饿坏了,快端菜上桌吧?”
何雨柱点头应允,却并未起身,而是从旁边取来一只大盘子。”家里还有妹妹等着呢,我给她带些回去。”他笑着说道,“事先已经和建云商量好了。”
贾建云一听这话,立刻接过盘子,笑着说:“何必这般客气,直接叫你妹妹一起来吃不就好了?咱们算得上缘分深厚,你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妹妹,哪用这么见外?”
何雨柱听他语气真诚,再想想自己对贾建设的印象本就不错,稍作权衡便答应去喊妹妹过来用餐。
然而,当两人将菜肴端到桌上后,他才起身前往家中接妹妹。
其他人见状并未多问,只以为他刚才是回去帮忙做饭。
贾建设则在桌旁落座,静候何雨柱归来。
贾建云急忙再次为贾建设介绍院里的三位长辈,言简意赅。
介绍完毕后,他便招呼众人开饭。
还未等大家动筷,贾建设摆手示意稍等,笑着说道:
“大家稍等片刻,我去叫妹妹一起来用餐,咱们等她们。”
此话一出,易中海赞赏地瞥了贾建设一眼,点头应允。
贾建云和刘海中亦表示无妨。
唯独阎埠贵目光始终停留在桌上的菜肴上,目不转睛。
易中海见状,轻轻踢了阎埠贵一脚,暗示他收敛些,莫要在晚辈面前失态。
阎埠贵被踢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虽略有尴尬,却仍忍不住偷瞄饭菜。
易中海心中无奈,却也不便多言,只好假装未见,扭头避开。
若他知道此前阎埠贵在贾建设面前的举止,或许就不会这般容忍,甚至可能提议罢免他的三大爷之职。
稍作等待,何雨柱带着妹妹来到贾建设面前,介绍道:
“建设,这是我妹妹何雨水。”
未等贾建设回应,他又指向贾建设,对何雨水说:
“雨水,这就是我刚刚跟你提起的建设哥哥。”
贾建设仔细打量眼前的何雨水,约莫十三四岁的模样,脸庞尚显稚嫩,但依稀可辨长大后的轮廓。
她身形瘦弱,似有营养不良之态,但皮肤白皙,甚是可爱。
贾建设友善地拍拍她的头,笑道:
“雨水妹妹,欢迎你。”
何雨水耳根微红,却依然礼貌地回礼问候。
**寒暄过后,贾建设招呼大家开始用餐。
何雨柱随即安排何雨水入内屋,与贾张氏及秦淮茹一同进餐。
众人不必惊讶,此年代家中男宾聚饮时,女性通常不会上桌。
早前厨房备膳时,贾建云已特意为两位女眷另备一份,让她们在里屋独自用餐。
何雨水正要进门找秦淮茹她们时,贾建设立刻拦住她,转向何雨柱说道:
“傻柱哥,让雨水在这儿吃饭吧。”
“不太合适。”何雨柱婉拒。
贾建设笑着劝道:“都是自家人,何必讲究那么多规矩?再说,雨水还小呢。”
他又朝何雨水招了招手:“雨水妹妹,过来,坐我旁边吃。”
何雨水站着没动,目光投向哥哥,等待他的决定。
何雨柱依旧迟疑,却不知如何拒绝。
这时,旁边的一大爷也开口帮忙:“傻柱,建设都这么说啦,就这么办吧,让雨水在这儿吃。”
见贾建设和一大爷都发话,其他人也没异议,何雨柱朝妹妹点了下头。
何雨水这才挨着贾建设坐下,双眼亮晶晶地盯着满桌佳肴心想,自己许久没见这么多好吃的了。
从前爹还在保城时,家里偶尔还能沾点荤腥,可自从被白寡妇赶回家后,别说肉了,有时连饭都吃不饱。
何雨水知道哥哥的难处,已尽全力改善生活,幸好去年哥哥进轧钢厂工作后,家境渐渐好转。
想起这些,她心中泛起酸意,几乎落泪。
贾建设叫贾建云给大家斟满酒,敬酒一圈后发现身边的何雨水迟迟未动筷,便从炖鸡里挑出唯一一个鸡腿放进她碗里。
“雨水,别愣着,快吃吧。”
何雨水回过神来,看着鸡腿,再望向贾建设,眼泪忍不住涌出。
“谢谢建设哥哥。”她哽咽着道谢。
“除了傻哥、一大爷、一大妈和聋奶奶外,好久没人对我这么好了。”何雨水擦着眼泪暗想。
“这孩子真不容易。”贾建设心里感叹,随即换上笑容逗她说:“是不是看到鸡腿太高兴,眼泪都掉下来了?”
旁边的易中海目睹这一幕,再次点头,心想:“确实是个好青年。”
何雨柱瞧见此情此景,既心疼妹妹,又感激地看着贾建设。
自己毫无办法。
之前没工作时,靠何大清每月悄悄寄来的钱勉强维持生计,日子过得艰难,还得依靠邻里接济,才撑到去年找到工作。
有了工作后,收入仅够自己和何雨水温饱,奢望改善饮食根本不可能。
我在厂后厨打工,上面有班长和几位师傅,即便领导宴请剩下饭菜,几个月才轮得到一次。
何雨水擦干眼泪,感激地看了眼帮她解围的贾建设,再次道谢,然后才拿起鸡腿配馒头吃。
对面的阎埠贵,眼睁睁看着自己盯了半天的鸡腿进了何雨水碗里,心疼得喘不上气。
从鸡上桌起,阎埠贵就惦记着那个鸡腿,但碍于主人敬酒,大家都未动筷,他也强忍着。
好不容易敬完酒准备夹菜,却被贾建设夹给了何雨水,懊悔不已。
阎埠贵越想越觉得吃亏,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埋头吃其他菜。
酒桌上推杯换盏,气氛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