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无奈的情况之下。
蔡仲园只好向王教授诉苦请教。
王教授听了他的话,叫他先休息一会儿。
几分钟之后,王教授给他打了个电话。
说是联系好了一位水生物学家周教授。
让他明天下午到科技大学来一趟。
第二天。
蔡仲园提着两个水果篮,到了科技大学。
到了王教授家,放下两个水果篮。
以学生的姿态,向王教授和师母问好之后。
说道:“来得很匆忙,只带来一点水果,不成敬意。”
王教授笑呵呵地说:“你不用这么客气,在咱们学校你的名气可是不小。
周教授也很希望能帮你解决一点问题。
他这个老家伙也是个怪人。
从来不参与任何应酬,不接受任何礼物,不参加任何无意义的会议。
一心搞学问,心无旁骛。”
蔡仲园听了,异常感慨:“周教授如此醉心学问,真是我辈楷模啊。”
周教授这时打电话来,询问蔡博士到了没有。
张教授应了一声,马上带着蔡仲园出门,赶往周教授家。
蔡仲园提着一个水果篮,到了周教授家。
进门之后依然执弟子礼,向周教授和师母问好。
周教授很吃惊地问他:“蔡教授,你现在也是博士级别了,就没必要这么客气了吧。”
蔡仲园诚恳地答道:“我是个后生,在这个学校学成毕业,您和这个学校的所有老教授,永远都是我的前辈和老师。”
几个人落座之后,周教授也和张教授寒暄了几句。
一边喝茶一边谈起来。
了解了蔡仲园的苦恼之后。
周教授不禁笑了笑,说道:“你的研究方法就错了。”
蔡仲园听了大吃一惊:“愿听老师的教诲。”
周教授做手势,让大家喝茶。
然后慢慢地说:“我简单几句话,就能让你明白这个道理。
从人们发现电鳗有研究价值之后,直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
这个研究时间几乎和漂亮国建立国家的时间相差不多。
那么多科学家都研究过电鳗,至于解剖,染色和各种检测方法,只要你想到的,几乎都被人家早就做过了。这你应该也想到过吧。”
蔡仲园老老实实地回答:“这个我确实想过,但是也想自己亲自动手,亲眼看看这些电鳗奇妙的构造。”
周教授说:“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你用的那个高倍显微镜,就差得远了。
我给你算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假定电鳗发电部分的肌肉长度是一米,发电电池的数量是一万个。
那每个电池的厚度是0.1毫米,或是100微米。
现在你确定你的手术刀,能区分出这个厚度吗?”
蔡仲园说:“我的技术能切下一毫米的厚度还可以,0.1毫米是绝对办不到的。”
周教授接着说:“前人使用特殊切割刀切下来,然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当然你也能申请到电子显微镜观察。
可是前人拍出来的照片已经很清晰了。
无论酸碱度还是导电性能等等,几乎所有的数据,我都能交给你。
每个小电池产生的电压大约是0.15伏特。
上万个小电池理论上总电压可达1500伏特。
但是经测量只能输出600——800伏特。
电鳗所有的内脏都只能在「头部」挤成一堆,看似是「躯干」的绝大部分其实都是尾巴,里面装满了电器官。
细胞膜上有一种跨膜蛋白质叫作钠钾泵。
它唯一的功能就是消耗1个三磷酸腺苷,后将3个钠离子转运出细胞,同时将2个钾离子转入,相当于每次向外泵出了一个正电荷。
知道了这些已经被研究出来的知识之后,你还要再自己切片观察,还有什么意义呢。
除非你想找到,目前大家还不知道的问题。”
蔡仲园回答:“现在我已经知道了您说的这些知识,谢谢您!”
周教授笑呵呵地说:“你的大名,我早已知道。能跟你交流一下学问我也很高兴,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只要我知道的,就一定回答给你。”
蔡仲园也笑着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新问题。如果有了新的疑问,一定再向您请教。”
周教授说:“我很忙,估计你也很忙,我就不留你了。”
三人道别之后,蔡仲园神清气爽地回到宿舍。
一气睡了十几个小时,比吃了安眠药还睡得香。
睡醒之后,凭着记忆,他把周教授的阐述,记录下来。
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实没有必要再解剖剩下的电鳗了。
因为两种金属的电位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电流,这是自然科学的常识。
只要找到电位差较大的金属,再施以一定的条件。
条件一旦适合,新的发电装置就能成功。
他把自己的所有研究体会和设想写成论文。
连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人员数量和大致需要的经费数额。
写了一份报告。
在假期结束之前,发到了科技部领导的邮箱中。
期望这假期一结束,能马上投入新的课题研究当中。
在吃了几顿红烧电鳗之后,他接到了周教授的电话。
问他:“蔡博士,请问你把那几条电鳗是怎么处理的?”
他回答说:“剩下的那几条电鳗,我基本是红烧,别的烹饪方法我不会啊。”
周教授大呼:“我的天啊!千万里地弄回来几条电鳗,你居然给红烧了?”
蔡仲园不解地问:“您的意思该怎么吃呢?”
周教授大怒:“你纯粹是个吃货,废物!我问你,现在还有没有了?”
“还剩最后两条,您觉得怎么做更好吃一点呢?”
“唉!亏得你还是个博士生。尽快给我送过来吧,我要做标本,给学生讲课要用。”
“哦!您是要做标本,当教具用啊。”
“你以为我缺你那两条鱼吗?”
“没问题,我这两天抽空给您送过去。”
“你个小败家玩意,真叫我哭笑不得。”
……
假期结束。
他到科技部报到。
科技部部长杨立明大将招他到办公室去。
与另外两位部首长一起,跟他详谈了部里的安排。
杨部长笑呵呵地看着自己手下的这员爱将,说道:“蔡仲园同志,你在休假期间,也没闲着,抽空还在为自己找科研项目。
这种以国家大事为先的情怀,让我们很感动啊!”
蔡仲园谦虚地说:“首长,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你们年轻人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您想一想,我们不干谁干呢?难道等到七老八十再干一番事业吗?”
杨部长是说:“这话说得很透亮,带着一股朝气蓬勃的干劲。
但是我要告诉你,你的那份立项报告没有被批准。”
蔡仲园心里一紧:“首长,这份报告有什么问题吗?”
杨部长说:“报告没问题,但是项目要往后推。
因为国家有一项重大任务,是当务之急。
我们考虑再三,还是先把这个任务完成之后,再考虑你的立项。”
听到这里,蔡仲园放心了。
什么任务无所谓,只要能继续搞科研就行。
“报告首长,我愿做革命的一块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
杨部长说:“前些日子你协助国安和警方抓住了几名间谍,国家给了你奖励,部队也给你记了二等功一次,这是军功章。”
说完把一个红彤彤的小绒布盒子,递给了蔡仲园。
蔡仲园接过军功章,马上立正站好,给杨部长敬军礼。
杨部长也站起身,庄严郑重地回礼。
然后,笑着摆摆手,让他坐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