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仲园的陪同下,付玉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很有军人风度步伐稳健地走进车间。
进车间之后仔细查看了这些旧轧钢机,眼神里透露出不易察觉的忧虑。
“这些旧家伙可真老得够呛。”付玉拍了拍轧钢机说道。
蔡仲园微微一笑:“是啊,二十年前建厂时购进的设备,但它们还有潜力。”
“二十年前的设备,还在为国家出力呢。也算是立了大功啊!”付玉也很感慨。
付玉从背包里拿出几本厚厚的专业书籍,递给蔡仲园:“这些是我搜集的技术资料,看看能不能帮到你。”
蔡仲园接过书:“这么多啊,你真不愧是我的老哥们。这些大骨头,够我啃一阵子了”
付玉微笑,拍拍他的肩膀:“一起加油吧!”
他知道付玉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他。
中午到了,蔡仲园要请老朋友吃饭。
付玉和他还像同学的时候那样,走进一家小饭馆,要了好吃又便宜的粉肠小肚和两瓶啤酒。
一边喝着酒一边聊着天。
付玉说:“蔡仲园,我刚到部队,一切也才开始,不过很幸运被分配到了技术部门,但是也要从头学起,挺难的。”
“咱俩都没上大学,太遗憾了,不过以后日子还长着呢,加油干吧。”蔡仲园很有体会,他深知自己在各方面的不足。
“哥们,告诉你一件事,我最近看上了一个女孩,目前还没敢跟她说什么。”付玉神神秘秘地笑了起来。
“这可是件好事,遇见自己心仪的女孩,就千万抓紧别放过。”蔡仲园也替老朋友高兴,鼓励他加油。
“你怎么样,找到女朋友了吗?”付玉希望他也能尽快找到对象。
“你是当兵了,一提干的话,女孩子肯定一大堆在后边追。
我是工厂小学徒,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没法跟你比。”
蔡仲园实话实说,他特别羡慕能进部队的付玉。
“你肯定也有喜欢的女孩子了,快告诉我是谁吧。”
“不瞒你说,我早就看上咱们初中班的女同学罗颖辉了,可惜处处不如人家,一直没敢开口说,基本不抱希望了。”
“别呀,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言败,你知道罗颖辉现在怎么样了吗?”付玉鼓励自己的老朋友,勇敢面对一切。
“听说是考上大学了,也有人说她出国深造去了,确切的消息没有,等我干出一点成绩,混出点人样的时候,再找她去。”
“也对哈,反正咱们都年轻,将来的事情谁能说得清呢。加油!干杯!”
付玉走了之后,蔡仲园把资料收到自己的工具箱中。
然后找到了王教授,把赖厂长交给的任务说了一遍。
王教授深思之后说:“蔡仲园,赖厂长把这个任务交给你,是经过深思熟虑,首先认为你是一块可造就的材料,要培养你。
其次是厂里的经济情况实在很严峻。
国家发展对钢材的需求越来越高,可是厂里效益上不去,就成了恶性循环,越没钱越效益低,效益越低越没钱。
赖厂长有心想让你找一条既省钱又高效的办法,也是被逼得无路可走了。
你如果试验成功了,就给厂里省了一大笔资金。
失败了也无非是白给你发几个月工资,没什么大损失。”
蔡仲园不解地问:“厂里有那么多工程师和技术员,这事应该轮不到我啊。”
“怎么说呢,从这次废品处理情况,就能看出其中的一些端倪,学院毕业的是能干这个活,可是成本太高。
你能用简单算术解决的问题,他们就不成了。
所以赖厂长就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找一条因陋就简的改造方案。”
“哦!是这么回事啊!”蔡仲园一下就想明白了。
王教授接着说:“得一步步来。我建议你在方案里,写明先改造一台,成功了再考虑其他的。”
蔡仲园点了点头:“明白,先集中力量攻克一台,确保方案可行。
后续再逐步推广,稳扎稳打。”
王教授说:“就应该这么干。”
蔡仲园语气坚定,“教授,您的经验和指导至关重要,我们一起细化每一步。”
王教授继续说道:“关键是设计改造轧钢机的方案。
我没时间参与,但如果设计好了,可以抽时间帮你查看一下。”
一个星期后,蔡仲园带着一份详细的改造报告找到了赖厂长。
“赖厂长,我一天也没耽误干活,写了一个改造轧钢机的草案,您看看吧。”
蔡仲园用熬了好几个夜晚的熊猫眼,殷切地看着赖厂长。
赖厂长接过那几张纸,大概翻看了一下说:“行,你还是先回车间干活,我找技术科和大伙商量一下,有结果了再找你。”
蔡仲园走后,赖厂长迫不及待地翻看那个方案。
不由得嘴角上扬,连眼睛也亮了起来。
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利用厂里的旧电机,实现对轧钢机的电动操作的实验方案。
赖厂长马上把技术科的科长和几个工程师叫到办公室,让他们看看这份报告。
报告一共两页纸,所以几人没用多长时间就都传看完了。
“都看完啦,说说看法吧。”赖厂长坐在椅子上,让秘书给大家都倒上一杯茶。
科长和工程师们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经过讨论,都认为这个方案投资少见效快,可以实行。
赖厂长马上就把厂办的几个副厂长也叫到办公室,讨论这个方案。
庞副厂长说:“我认为旧设备的改造没多大效果,还要花费一大笔资金,得不偿失,没什么必要。”
赖厂长说:“可是现在我们无法完成比较高精产品的轧制,对厂里也是很大损失。”
庞副厂长加重了语气说:“王教授带来的这批军工特需钢带,大部分已经按质量要求完成了任务,说明我们还能出高精尖产品的。厂里的设备还可以继续用,不需要改造。”
“这是反复调整轧制工艺,做了很多严格的要求,才完成了任务。
可这批产品首先是产量少,其次是质量勉强够格。
再有就是加工成本太高,这才是得不偿失的原因。”
赖厂长心里有苦,他的脑子里明镜似的。
这是增加了多少加工程序,才勉强完成了任务。
加工这批钢带不仅没有利润,还倒贴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