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肯动脑筋爱钻研就是你的优点,我挺欣赏这一点的。”赖厂长表示赞赏,“再说说你对工厂和车间的看法,还有没有别的建议?”
蔡仲园看着赖厂长没说话,那意思是,“真想听我的建议吗?”
赖厂长微笑着点了点头,鼓励他大胆说出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说:“我琢磨了挺长时间,觉得咱们调整轧机压力,还有测量钢带厚度的方法太落后了。
哪怕不能改成自动控制,改成电动控制也好啊。”
赖厂长叹了口气,略显无奈地说道:“这事儿早就有人提过,但现在国家和厂里的经济状况不允许大动干戈。”
他的声音低沉,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这可是一大笔资金啊。”
蔡仲园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他接着说:“如果不升级到全自动,就改成电动。
而且不改测量部分,只改升降压力的部分,这样应该容易多了,资金也能省不少。”
他停住了话语,抬起头望着厂长,仿佛在期待着领导的肯定。
赖厂长摇了摇头,对这个问题他已经考虑了很长时间,已经感到了精神上的疲惫。
“你不知道,国家和工厂的经济状况都不好,全厂的轧钢机还是二十年前的旧设备。
改造不值得,丢掉又可惜,我真是进退两难。”
蔡仲园还是不依不饶地说:“但我觉得精轧部分应该马上进行技术改造,用电动装置可以提高质量和产量,值得一试。”
他的话语中带着挑战,仿佛在向领导证明自己的想法。
赖厂长的眼神带着犹豫,“不用说别的,光是请专家的设计费,就比你十年的工资还多。你想得太简单了。”
蔡仲园觉得自己的想法和现实差距太远:“这我就不懂了,也没什么话可说的了。”
“不过你可以好好琢磨一下,找一个既省钱又能改进轧钢机的办法,如果找到了就告诉我,直接找我就行。”
听了赖厂长的话,他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么大工厂的厂长,竟然会找我一个小学徒工商量事,还让我提建议,这是多大的心胸啊
但是眼前突然冒出了庞副厂长那张又圆又胖的脸。
想到之前庞副厂长声色俱厉训斥他的样子,不禁打了一个冷战。
心有余悸地说:“那什么,庞副厂长还一个劲让我本分一点呢。”
赖厂长说:“无论对任何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这很正常。
我认为,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改革,都是由那些不本分的人干出来的。太守本分的人,都没什么大成就。”
蔡仲园说:“您说得太有道理了,我听了浑身都更有劲。”
“你想想,如果所有的人都按部就班因循守旧,不敢越过雷池一步,说不定人还停留在猴子的时代呢。
我父亲是个老红军,当年跟着毛主席干革命。
爬雪山过草地吃尽了人间的苦,可是他们依然坚定不移地干革命。
抛头颅洒热血,就为了心中那个信仰。
让天下的劳苦大众,全都解放过上好日子。
一往无前,死而无憾。
作为他们的后辈人,深深感到这几句话,说时容易,做到就难了。
你说,他们守本分吗?
农民守本分,年复一年地种田。
工人守本分,日复一日地做工。
知识分子都守本分,只知道埋头做学问。
所以,我常常想的一个问题就是,那些革命老前辈,就是因为不守本分,才组织起来闹革命,最后创造出一个新中国。
而中国也是因为有很多不守本分的建设者,不断改革创新,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富强。
所以,我们不应该打压改革创新的人,而是应该支持这样的人,和他们一起把社会推向前进。”
赖厂长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也感到很畅快。
“赖厂长,您说得真好,我就永远做不守本分的革命者。
那我就试试看,也许就能琢磨出一个点子。
让咱们少花钱多办事,甚至不花钱也办事。”
蔡仲园可没敢把话说死,只不过有这么个想法。
“毕竟高手在民间,我给你打造一个戏台,看看能不能唱出一台戏来。
成不成都没关系,你大胆设想好好研究吧。”
赖厂长的话语中带着鼓励和信任,就像一缕阳光穿透了连日来的阴霾。
蔡仲园走出厂长办公室,摸了摸口袋里的笔记本,那是他记录建议和想法的地方。
平时总有灵感突现的时刻,都记下来珍藏着,现在感觉它沉甸甸的,充满了可能。
他坐在车间休息室的长椅上,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翻开一页页记录着的笔记。
在这之前,都是漫无边际地瞎想。
这次接受了赖厂长给他的任务,可是要集中精力认真地思考了。
他开始构思,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把思绪捋清楚之后,给付玉打了一个电话:“付玉,我在厂里遇到了麻烦事。
上次参加科技研讨会,到现在没有一点结果。
却被定为旷工,扣了一个月奖金。
可是赖厂长回来之后,跟我谈了半天。
还把改造旧轧钢机的任务交给我了,让我先琢磨。
就我这两下子,你也了解,我哪有那个能力啊。”
蔡仲园把自己的苦恼全倾诉给了老朋友。
“你们赖厂长的意图肯定是让你想一想,你也不用压力太大。
你把旧轧钢机的照片拍下来发给我,咱们一块琢磨琢磨。”
付玉也清楚,他们都只是高中毕业生,轧钢机的构造和工作设计等等,基本不懂。
只不过他俩都是特别喜欢思考,对新事物永远抱有接受和挑战的心态。
完全是属于同频率的好友,所以非常支持他。
应该怎么做,才能把这件事办好,付玉也陷入沉思。
蔡仲园走进车间,把一台旧轧钢机各个角度都拍了照片。
尤其是需要改造的压力控制部分,更是拍了特写镜头,发给了付玉。
付玉和蔡仲园是铁哥们儿,他高中毕业参军也没有几个月。
但是因为付玉有无线电制作的基础,被分配到了部队的技术部门。
付玉利用自己在技术部门的条件,收集到了一些资料。
等到周末休息时间,从部队赶到轧钢厂。
想亲眼看看能从什么方面支持一下自己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