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祁上将军此举果然妙算!拉拢任嚣不仅多了个治军有方的主将,还稳固了大王的心安。
毕竟任嚣向来忠心于大王。”
“难怪啊,要坐稳上将军这般高位,绝非单纯勇武便足矣。
胆略与智谋缺一不可。”
“赵祁上将军年轻有为,论及谋略与胆魄,我等实在望尘莫及。”王贲与李信心中不由赞叹。
此时,距即将见得赵祁更近一步的二人,对其敬畏感倍增。
通过一番深入交流才知,赵祁作为上将军,无论智谋胆识还是手段都远胜他们。
此刻,赵军军营之中……
一名将士策马飞奔而来,当瞧见王贲与李信两位将军,再望向后方如潮水般的骑兵队伍时,心中亦不禁生出一丝震惊。
“二位莫非是...?”
屠睢随后赶到,向王贲与李信抱拳施礼道。
“正是在下王贲。”
“李某便是李信。”
两人随即回以拱手礼。
“原来是屠将军。”二人相视一笑。
屠睢同样郑重行礼。
如今双方军衔相同,自然不能再以‘本将’相称。
“二位将军长途奔袭来援,实为我等雪中送炭,上将军定会感激不尽,更会感谢王翦上将军派遣援军。”屠睢面露诚恳之色。
“同为大秦将领,为国家尽忠本就是份内之事。”王贲语气温和地道。
“没错。”李信点头赞同,“既然是大秦军人,当奋勇效力,责无旁贷。”
略作沉默,屠睢率先开口:
“此番行动最艰辛的终究还是赵祁上将军以及麾下众将士。
诸位可知晓,此前我等根本未得到任何有关大王攻打赵国的信息,更不了解大王业已下令灭掉赵国之事。
此次孤军深入攻晋阳、破邯郸实在危险万分。
假如不是有大王圣旨下达命我们全力进攻,则恐怕大军难保会被赵军围堵,终至败北。”
对此言王贲深感赞同,“进攻赵国及攻下邯郸的所有决议都是出自上将军之谋。
要论果断勇决,怕是唯有我们的赵祁上将军才能做得到。
倘若换成是我或是章邯,断然不会如此大胆。”
听闻这番话,屠睢肃然起敬地点点头:“不错,当年赵祁上将军决定出征攻打赵国之时,其实我与章邯皆曾持异议。
因为当时并不明确大王的战略方针,也无法预知是否已经着手准备吞并赵国。
但各位知道吗?上将军他却说了这么一段令我铭刻至今的话语。”
“到底他说了些什么呢?”此刻王贲和李信好奇心满满地问道。
“当时上将军只轻轻说了四个字——‘他深知大王心意,大王也信任他的决策能力。”’
一时间,王贲与李信脸上满溢的是惊异之情,那一瞬间,似乎有什么力量直击胸膛。
仅仅是短短八个字却蕴藏了巨大的勇气,那代表着上将军几乎把整个性命乃至十余万精锐战士的命运都托付于大王了。
用简单几句话来说,这就是完全基于对彼此的信任。
“他相信,大王拥有无上的宏图大志,在面对这样的天赐良机时,绝对不会选择袖手旁观;同时他也坚信,大王一定信任自己能够牢牢把握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双向的理解构成了一段非凡的合作默契。”
当初秦王宫殿之中商议如何灭亡赵国的时候,尉缭先生就曾经建议派使者前往传谕给赵祁上将军以便使其抓住战事的关键机遇,北征赵国。
但最后却见大王果断拒绝了该提议。
想必这也是出于与上将军之间那种无需多言便能明白对方心思的信任吧!”
君臣之间竟能做到未曾谋面便可心领神会的程度,这份信赖真可谓前无古人!
“果然不愧是赵祁上将军!”王贲由衷敬佩地感慨一句。
“哈哈……待你们亲眼见到上将军时必然更加震撼。”屠睢轻声一笑接着说道。
他心中还记挂着自己的那位上将军座骑上竟驯养着一头血红斑纹的巨大老虎,那才是真正可怕的存在啊!放眼天下谁又能像自家上将军这般轻易驾驭野性十足的大虫子?
很快,王贲和李信追问了起来:
“敢问现在上将军身在何处?”
听到这一句,屠贾笑着答道:
“上将军早先追击廉颇去了。
当初我们在攻占邯郸之后,廉颇逃走极为迅速,上将军故意放他一马,目的正是为了让廉颇将边境驻扎部队调回国境以内。
等到今天廉颇被剿杀,其手下数十万大军也被全数消灭。
接下来,上将军又怎会轻易放过那个逃亡之人呢?”
说到这里,二人忽然意识到什么似地追问:“莫非之前赵祁上将军就具备击杀机会却不下手么?”
听到这里,王贲与李信惊讶地脱口而出:“原来如此。”
“上将军说得很对,我们如果杀死赵偃,可能会给战局带来极大的隐患。
毕竟赵偃活着,便能压制廉颇与李牧,让二人不得不遵循号令。
若是他死了,廉颇与李牧没了束缚,恐怕边境之军不会撤回,对我大秦攻取赵国领土极为不利。”
“因此当时破城之时,上将军并未让我们优先袭击王宫,而是命令全军稳扎稳打,逐步清理邯郸,同时故意放走了某人。”
“起初诸多将领都没想明白,直到后来上将军才道出了个中缘由。”屠睢笑着接话,“上将军果真是气魄惊人啊。”
听了这番话,王贲与李信不禁心生敬意:“一举攻克邯郸,本就是盖世功勋。
那场战斗,若上将军愿意,完全可以在那时成就杀掉一国之君的显赫功名。
可为了我大秦的战略布局,为了逼退廉颇的边军,从而更好地吞并赵国疆土、完成包围之势,上将军竟放弃了这一无上的荣耀。”
随后他们意识到,上将军不但没急于求成,反而坚守邯郸,硬生生挡住了廉颇数十万大军整整七日的猛烈进攻,将个人安危置于度外,为全局谋定了胜利方向。
这种胸怀和胆识,确实远超他们所及。
此时此刻,二人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作天差地别。
“两位将军,请命锐士们暂作歇息。”
“你们跟随我前去邯郸城吧,上将军很快便会凯旋而归。”屠睢说完微笑转身,拨马走在前方领路。
随着一声号令响起:“全军听命!”
“就地休整!”
“等待进一步命令!”
王贲扭头向着身后的十万铁骑下令,所有人齐声应答,气势如虹震撼九天。
紧接着,他与李信带领几百名亲卫伴随屠睢一同出发前往邯郸城。
待抵达城下,面对眼前的战场景象——即便久经战火的两人都忍不住震惊了。
“短短八天的厮杀,究竟有多惨烈?”
“光看这堆积如山的赵军尸骸,至少已经超过八万人了吧,甚至还不止于此。”
“廉颇号称赵国首屈一指的大将,带兵经验老道,从统帅部队至今,几乎没有哪座城市能够抵挡他三天的强攻,但这一次邯郸城下的失败,简直让人始料未及。”
“上将军仅靠手中少量锐士,况且这其中还包括我秦国将士与部分韩军降卒混合而成的队伍,竟能死守邯郸整整八日而不破,还迫使廉颇为求必胜亲自指挥作战,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上将军之才华,果然非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