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喜把油坛子放到厨房,就回屋拿出钥匙,把床上的柜子打开,端出里面的聚宝盆,里面现在已经一下子野鸡蛋,她数了一下,正好20个,这个倒是挺合适,两个野鸡蛋,变成了20个野鸡蛋,十倍增长。
不行,她得做两手准备,来到厨房,她把野鸡蛋放到橱子里,聚宝盆揣到挎包里,oK,虽然看着有点鼓,不过也不是很突兀,万一地窖里的东西被翻出来,她就第一时间带着聚宝盆跑,只要有聚宝盆在,她在哪里都能站住脚。
从厨房出来,突然隔壁变得很热闹,她赶忙好奇的来到门口,发现官兵已经搜到李秀才家,下一个就是她家,这让她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来的可够快的。
其实她房里的地窖,一点都不隐秘,古代凡是有点钱财的,都喜欢挖地窖藏钱,对官兵一点难度都没有,更别说,一看就很精明的赵捕快了。
不管她怎么担心,怎么忐忑,该来的还是来了,赵捕快和官差搜完了李秀才家,就轮到了赵春喜家,赵春喜侧身让开门口的位置,她表现的倒是挺淡定,可心里已经慌了一批,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赵捕快朝她点点头,随意的扫了一眼她的包,就带着一群官差冲进院里。
在门口围观的左邻右舍,看赵春喜没跟着,他们也没好意思借机进院,这时,李秀才默默走进院,看着赵春喜安慰道:“赵姑娘不必担心,有赵捕快跟着,家里的东西丢不了,他们也就随便看看,尤其是你还是一个姑娘家,就更不可能跟盗贼扯上关系了。”
赵春喜一脸淡定的点点头:“李秀才说的是,赵捕快可是咱们的邻居, 他自然会向着咱们一些。”
李秀才听了她话,在脸上硬挤出一抹笑容,并没有再开口说些什么。
赵捕快带人屋里屋外搜查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或是赃物,就带着官差出来了,不过,在他快出院子的时候,却看着赵春喜的包说道:“把你的包打开我看看。”
他的话,让左邻右舍门口的人,包括李秀才,全都伸着脖子看向她的包。
赵春喜心一惊,不愧是做捕快的,警觉性好高啊,她全面色如常的打开背包,露出里面的聚宝盆,解释就是掩饰,所以她打算什么也不说。
赵捕快一看包里就是个碗,怪不得鼓鼓囊囊的那么大,所以他才怀疑是赃物,为了缓解尴尬,他很随意的问道:“碗不小,出去买什么呀?”
赵春喜一脸自然的说道:“我家里的盐不多了,我想出去买点。”
赵捕快点点头,刚刚搜查厨房的时候, 盐罐油罐他都看了,里面的盐确实不多。
“去吧,我也要去忙了。”
赵捕快说完,就带着官差去搜捕王屠夫家,看热闹的人又跟着去了隔壁,不过他们也没敢进去,也都在门口张望。
李秀才,一幅温文尔雅的跟赵春喜点点头,转身也回了自己家,赵春喜关上大门,赶紧回屋看看什么情况,一进屋,她先看向地窖的位置,柜子没有被动过的痕迹,连屋里任何一件物件,也没有被动过的痕迹,看来官差只是进屋看了一眼,还好还好,真是万幸啊。
其他房间也不用看了,只要这个屋没事就行,不过,刚刚她都说她要出去买盐,她还是得出去一趟,正好,她家的盐也确实需要买。
她从院里出来,锁上大门,正好王屠夫家搜完了,又浩浩荡荡的去往下一家,王屠夫也跟出来站在门口,他看了一眼赵春喜,就怕一下把大门关上了。
赵春喜摸摸鼻子,快速的朝胡同口走去,怪不得他单身,性子也太阴晴不定了,她跟他接触几次,知道他人不错,可不跟他接触的人,就会以为他性格古怪,脾气暴躁,再加上他是个杀猪匠,还以为他动不动就打人呢。
赵春喜来到街里杂货店,买了五斤盐巴,盐巴是管控物品,一个人最多买五斤,所以她就一次性买五斤,等着秋天菜下来了,她想腌点咸菜,或是腌点蘑菇什么的。
等待些日子,她还得山上采点蘑菇,只要不往深山里面走,应该遇不到狼,或者是老虎,她相信自己的运气不会那么差。
她买完盐回到家,赵捕快已经搜完这条街了,带着官差去后面搜了,门口就剩一群左邻右舍,还在那八卦呢。
赵春喜没往跟前凑,赶紧快步的开门回家,把盐放到厨房,聚宝盆放上两个野鸡蛋,又被她锁到床上柜子里。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过去了一个月,中间又下了三四场大雨,彻底大河满,小河溢了,到处一片绿意盎然,花草绿树成荫,山林里也变得郁郁葱葱,园子里的菜都能吃了。
这一天,赵春喜摘了一篮子的菜,拿到厨房,中午打算做个西红柿炒野鸡蛋,自从园子里的菜下来了,她就每天换着样的做菜,不是用野鸡蛋炒韭菜,炒鸡蛋,就是用从王屠夫那里买来的野鸡,炖豆角,炖个蘑菇什么的,小日子过的挺自在。
再说那一堆金银珠宝,金子银子有官印用不了,可珠宝首饰没有啊,所以,她从众多珠宝首饰里,挑了一个不起眼的金镯子,用菜刀剁成了六段,分别卖了三个当铺,换了150两银子,150两要是省着点花,也够她逍遥几年,所以现在她的小日子过得很自在。
可她是自在了,赵捕快可就头疼了,他带着官差一直在城里到处搜查,到现在连根毛都没查到,当然了,也不光他们啥也没查到,其他小衙门也没查到线索,导致刘知府大怒,让他们必须三个月内破案,找回所有赈灾银,不然全部革职,从上到下一撸到底。
盛夏眼瞅着一个月过去,就到了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这一日,赵春喜洗完衣服,晾晒完,就来到了街里,旱灾过后,街里突然出现很多要饭的,有外地的,也有周围村子的,都是因为卖了土地,又没钱买回来,兜里的银子也花光了,现在又找不到活干,只能出来要饭填饱肚子。
而现在街上的店铺,几乎全都开门营业,就连金店前些日子都开门了,还有府城最有名的酒楼,都开张营业了,他们家门口的叫花子也最多,街上也越来越热闹,也多了很多南方的商贩,倒卖一些南方的小商品,特产什么的。
赵春喜蹲在一个小摊贩前,伸手拿起一个很大的芋头:“老板,这芋头怎么卖?”
老板是个中年大叔,他一看终于有人问价,赶忙笑呵呵的介绍道:“姑娘是个识货的,我来北方半个月了,你是第一个知道它叫芋头的,你肯定也知道它怎么吃,那我就不多说,我这芋头十文钱一斤,多买算你便宜点,姑娘你要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