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英雄,既入我儒家之地,便应以文会友,何必动武?”孔子言罢,轻轻一挥手,大乔与苟影周身竟似被无形之力束缚,再难施展半分武艺,只能面面相觑,不甘心地收起攻势。
苟影冷笑道:“自古武无第二、文无第一。文斗怎么斗?”
孔子化身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缓缓道:“吾乃徐禁欢心中所念,故而被召唤至此。既然文斗由吾提出,自当由徐禁欢来定规矩。”
徐禁欢闻言,揉着太阳穴,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他丫的,这回可得好好玩玩。
他清了清嗓子,道:“文斗嘛,讲究的是公平公正,苟影女士,你我一对一如何?”
苟影眉头微蹙,随即冷笑一声:“哼,有何不敢?你且出题,我苟影何惧?”
徐禁欢心中暗喜,面上却故作镇定:“好!咱们就来点《三国演义》里的知识点,我问你答,答案只能是人物名或者具体数字,限时三个小时。输的人就气化如何?”
苟影听后哈哈大笑,声音中带着几分自信与不羁:“好!来吧!我苟影对《三国演义》可是了如指掌,本姑奶奶吃定你了!”
徐禁欢见苟影言辞间满是自信,心中虽有些忐忑,但事已至此,骑虎难下,他索性心一横,决定增加难度,以求速战速决。
徐禁欢揉着太阳穴说道:“既然苟影女士如此自信,那咱们就来点更刺激的。一局定胜负,你来出题如何?”
苟影见徐禁欢眼神漂浮不定,看起来没有什么把握,冷笑一声:“一局定胜负?哼,正合我意。你且出题,姑奶奶何惧之有?不过……”
苟影眉头微挑,心中暗自思量,徐禁欢定是仓促间提出文斗,未曾备下万全之策,故而想让我出题,企图以逸待劳。
哼,我苟影又岂是易与之辈?
她冷笑一声,说道:“一局定胜负?好主意!不过,既然是你提出的文斗,又怎能让我来出题?还是由你来问,姑奶奶自会应对。”
徐禁欢闻言,心中一愣,随即暗骂自己失策。
他丫的,这苟影并不笨啊,一下子就看出了我的意图。
不过,他心中虽惊,面上却不露声色,揉着太阳穴,故作轻松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再推辞。就来点高难度的吧?”
苟影冷笑一声,眼神中透露出坚定:“高难度?正合我意。你且出题,我苟影自会应对。”
徐禁欢深吸一口气,暗想如果苟影对《三国演义》真的了如指掌,刁钻的问题都未必能难倒她,只能使用陷阱题。
然而一时之间如何出一个陷阱题呢?
徐禁欢眼珠微转,心中迅速盘算着几个可能的陷阱题。
最终,他决定利用《三国演义》中的一些细节和误区来设置问题,让苟影在自信满满中落入陷阱。
徐禁欢说道:“我的问题只有一个,你只需回答一个数字即可。历史和小说是有区别,那么在《三国演义》中,到底有多少与历史矛盾之处?”
苟影闻言,眉头紧锁,显然被这个问题难住了。
她沉吟片刻,眼神闪烁,似乎在脑海中搜索着《三国演义》与真实历史的差异。
然而,因为《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其中必然包含了许多艺术加工和虚构情节,与真实历史存在诸多出入,具体数字却难以精确统计,而偏偏这个问题需要一个具体的数字。
徐禁欢见苟影陷入沉思,心中暗自得意。他揉了揉太阳穴,故作轻松地说道:“苟影女士,你可是对《三国演义》了如指掌啊,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应该不难吧?”
苟影心中暗想,《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流传千古的名着,其内容与真实历史的差异之处确实颇多,但具体数目,即便是那些研究多年的学者,也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狡猾至极。
她沉吟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既然徐禁欢要玩这种文字游戏,那她便陪他玩玩。
她心中盘算,只需给出一个大致的数字,徐禁欢若无法求证,便算是她赢了,至少也是个平局。
于是,苟影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一百零五处。”
徐禁欢闻言,眉头微挑,显然对这个答案感到意外。
他揉了揉太阳穴,心中暗想,这苟影倒是聪明,知道这个问题无法精确回答,便给出了一个比较大的数字,让人难以验证。
不过,他既然敢问这个问题,自然是有备而来。
他轻笑一声,故作轻松地说道:“一百零五?你给出的这个数字,可有什么依据吗?”
苟影冷笑一声,眼神中透露出不屑:“依据?我苟影说出的话,便是依据。你若不信,便去查阅史料,看看能否找出一个确切的数字来。”
徐禁欢说道:“其实验证答案很容易,只需你说出具体是哪105处与历史有出入。我如果能补充出第106处,那便能说明你的答案不准确。”
苟影闻言,脸色微变,显然被徐禁欢的话噎了一下。
她心中暗想,徐禁欢还真是狡猾,竟然想出这种办法来验证她的答案。
不过,她苟影又岂是轻易认输之人?
她冷笑一声,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好,我便说给你听。第一处,关羽温酒斩华雄,历史上华雄并非关羽所杀;第二处,草船借箭,实际上并非诸葛亮所为,而是孙权;第三处,空城计,司马懿并未真的被诸葛亮吓退,这只是小说中的虚构……”
苟影一件一件事地说出来,每说一处,都伴随着她冷冽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徐禁欢静静地听着,眉头微皱,将她说的每一处差异用石头在地上刻画下来,避免有重复的。
随着苟影的叙述,空气中的紧张气氛逐渐升温。
她已经说出了104处差异,每一处都言之凿凿,似乎有着确凿的依据。
徐禁欢心中暗想,这苟影还真是有两把刷子,竟然能说出这么多处差异来。
终于,苟影说出了第106处差异:“最后一处,便是诸葛亮借东风,实际上这只是小说中的虚构,历史上并无此事。”
说完这105处差异,苟影冷冷地看着徐禁欢,眼神中透露出挑战与不屑。
她倒要看看,这徐禁欢能否再找出一处差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