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禁欢对戚继光口中的“夸世神将”一无所知,脸上写满了困惑。
戚继光却显得格外兴奋,他拿起其中一本书,递到徐禁欢面前,指着书上的字说道:“这一定是你。”
徐禁欢仔细一瞧,上面竟然写着“天降神将徐禁欢协助岳飞大破朱仙镇”的事迹。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戚继光又拿起另一本书递给徐禁欢。
徐禁欢翻了两页,发现竟然记录了“天降神将徐禁欢协助杨延昭使用冰城计守卫遂州”的壮举。
“哇!这都是什么书啊!”徐禁欢合上书本,看向书名,竟然是《宋史》,心中不禁愕然。
不久,戚继光又找来一本《汉书》,上面赫然记载着项羽、徐禁欢血战乌江边,以及徐禁欢跟随霍去病征讨匈奴的列传。
“怎么会这样?”
徐禁欢对于自己能够名垂青史感到无比自豪,但同时也对【史诗任务】中的所作所为,能够登上了这个时空中的历史书籍,感到万分不解。
“难道【史诗任务】都是发生在同一时空下?为何我的所作所为没有改变一点历史的走向?”
戚继光将目光瞬间锁定在徐禁欢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太好了,跨世神将,终于把你盼来了。台州有救了,倭寇必灭!”戚继光握住徐禁欢的手,话语中带着几分不可置信,却又满含期待。
徐禁欢闻言,心中愕然,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在这个时空的身份竟如此非凡。
他迅速调整情绪,谦逊地说道:“戚大人言重了,晚辈徐禁欢,不过是一介草莽,只不过是机缘巧合下参加了一些战役,实不敢当‘跨世神将’之名。”
戚继光哈哈一笑,“神将休要谦虚。当前国家危难,正需要有志之士共赴国难。愿神将与我并肩作战,共守这片河山如何?”
徐禁欢望着戚继光那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他深知,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于是,他毅然点头,“愿随戚大人,誓守疆土,驱逐倭寇!”
营帐内,众将士闻言,皆振奋不已,掌声雷动。
徐禁欢望着眼前热血沸腾的众将士,心中虽有豪情万丈。
这时,久违的系统提示终于来了:触发时空任务【史诗任务——协防台州】(难度九星),抵挡倭寇进攻台州,只能使用蜀国将领。
他揉了揉太阳穴,嘀咕道:“他丫的,这些倭寇看上去也就那么回事,怎么系统给出的任务难度是九星呢?”
莫非与限定使用魂将有关?
徐禁欢手上蜀国英豪人才济济,根本不怕无人可用,也就没将其放在心上。
正当他心中疑惑之际,戚继光的声音再次响起:“神将兄,据探子来报,倭寇大举进犯浙江沿海,倭船不下数百艘,人数达过万。我必须亲率大军前往宁海剿灭这股倭寇,台州就交给你了。”
徐禁欢闻言,心中一震,没想到自己竟然要守台州。
他望了望身旁的关羽、张飞、赵云,只见他们皆是神色凝重,显然也明白了任务的艰巨。
“那你打算分多少人给我呢?”徐禁欢试探性地问道,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戚继光缓缓伸出了一个指头,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一万?”徐禁欢见状,心中稍安,猜测道。
以一万兵马镇守台州,绰绰有余。
戚继光却轻轻地摇了摇头,否定了他的猜测。
“一千?也可以。”徐禁欢见状,心中不禁咯噔一下,但还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一千兵马,虽然少了些,但凭借台州的城防和他们的英勇,或许也能守住。
然而,戚继光还是缓缓地摇了摇头,那沉重的动作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艰难挑战。
“一百人?”徐禁欢试探性地再次降低数字,心中已经开始有些打鼓。
一百人守城,这无疑是天方夜谭,但他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望向戚继光。
然而,戚继光那深沉的目光中并未透露出丝毫的松动,他再次缓缓地摇了摇头,仿佛在无声地告诉徐禁欢,这个数字还不对。
徐禁欢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揉了揉太阳穴,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他丫的,难道要我单枪匹马去守城?”
就在这时,戚继光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需要神将一人,带着你的人马,守住台州。”
徐禁欢闻言,心中一震,他万万没想到,这艰巨的任务竟然要落到他一个人的肩上。
他望了望身旁的关羽、张飞、赵云,只见他们也是一脸凝重,显然对这个决定感到意外。
“一人?这……”徐禁欢有些迟疑。
戚继光望着徐禁欢那坚定的眼神,缓缓解释道:“倭寇这次采用的是调虎离山之计,他们企图牵制我军主力,然后乘虚直攻台州。如果发现我们有军队入驻他们肯定不会来。所以只能是神将一人进入才不会引起注意。”
随后戚继光补充道:“史书记载神将一人可抵千军万马,再加上台州本来就有一些防御攻势,因此……”
徐禁欢咬了咬牙,坚定了决心,“好!谁叫我是‘跨世神将’呢,说吧需要守多久?”
戚继光说到:“我打算反其道而行之,假装中计,率领大军前往宁海,然后折返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神将只需守住台州一两个时辰即可。”
徐禁欢一听,一个时辰也不长,他心中暗自盘算,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台州的城防,守住一个时辰应该不成问题。
于是,他欣然答应道:“好!一个时辰,我定当誓死守卫台州,等待大军归来!”
戚继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知道,徐禁欢有着非凡的能力和坚定的决心,这个任务对他来说虽然艰巨,但并非不可能完成。
“好!有神将相助镇守台州,我放心多了。记住,倭寇狡猾,务必小心应对。待我大军归来,我们再一同痛饮庆功酒!”戚继光的话语中带着坚定和信任,让徐禁欢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来到台州,徐禁欢将戚继光的亲笔信交给驻防的明军将领朱珏。
朱珏身材魁梧,肌肉线条在紧身的战袍下隐约可见,显示出长期征战沙场所锤炼出的强健体魄。
面容刚毅,眉宇间透着一股不屈不挠的英气,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察战场上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朱珏确认了徐禁欢的身份后,立刻带着徐禁欢了解台州防务的情况。
不一会儿,朱珏将徐禁欢带上了台州城墙。
城墙从东侧的览胜门昂首而起,沿着北固山峥嵘的山脊蜿蜒游走,直至那云雾缭绕的烟霞阁,于峭壁悬崖之间毅然挺立,直插灵江东岸。
另一头延伸至山西麓,仿佛是自然与人力共同雕琢的杰作,依山傍势,傲视着下方滔滔江水,尽显非凡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