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爷爷把他的烟袋拿走了,他为了他缓解心里的酸涩,手里拿着茶杯轻轻的搓着。
祖爷爷问:“什么时候盖房?”
太爷爷则摸撒着烟杆轻声说:“越快越好,阿福哥家三间房也不够住,正好借着耀文成亲这个茬,给他也起三间,我就对外说儿子也不小了,也跟着起三间房给他结婚住。”
祖爷爷说:“那阿明那……”
太爷爷明白祖爷爷的意思,叹口气说:“先瞒着吧,我怕他闹。”
祖爷爷说:“你就不怕他事后不依不饶?”
太爷爷一笑说:“尘埃落定,让他闹一闹有何防?他还能拆我房子不成?他要知道房就盖不成了。”
祖爷爷苦笑了一下说:“阿福说得没错,阿明让你当软柿子捏了。”
太爷爷听刘福说这句话还没什么感觉,怎么他爹说出这句话怎么还有点心虚的感觉呢?自己好像一个欺负弟弟的坏哥哥,还被父母指责了。
太爷爷赶紧说:“时候也不早了,我还得尽快去和村长商量一下接下来怎么办,阿福哥你也得尽快把儿媳妇娶进门,别让别人抢走了,爹我就先走了。”说完也没等两人回应就走了。
刘福看着太爷爷离开的背影心疼的说:“阿清还得受多少委屈才够呀。”
祖爷爷也叹口气没说话,他能说什么呢?
接下来的事情很顺利,刘福请村长媳妇去杨满仓家提亲也很顺利,那姑娘也见过刘福家大儿子几次,印象不坏,这一捅破窗户纸也羞涩的同意了。
而杨满仓考虑的更多,村里有一大半权力都被村长和刘福把控着,这几年他也没挤进去,他如果和刘福成了亲家,他以后在村里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还有就是虽说刘福对外说是老黄家的长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是被当亲儿子养大的,这些年连爹娘都叫上了。
分家的时候明面上还又分房子又分地的,暗地里还不知道分给他什么压箱底的好东西呢,哪怕没有亲儿子的多,有一两样就比大多数人家要强。
再者说刘福家大儿子又不差,有把子力气还勤快又有学问。对于他们家来说这门亲事都算高攀了。
所以他家和刘福家的亲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要盖房了,现在农村有人要盖房子,图省事儿,就找一个小包工队,把自己的需求传达清楚,包工头按照你的要求算计好工钱,你只要把钱给到位,就等着住新房吧。当然,你得去监工,不然包工头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就亏大发了。
那个时候没这个条件也没有财力,盖房的材料都是自己准备齐全了,你定好日子全村的人都会来帮忙盖房子,俗称帮工。这种是不需要给钱的,只要管顿饭就好,如果家里实在饭都管不起,不吃也没关系,只要其他人有什么事你去帮一把就行了,这就是独属于中国人藏在骨子里的善良和人情味儿。
家里盖房子的事全家人都商量好了,刘福家三间和我家的三间一起盖,我家的那三间房和老太爷说,这是给第一个成亲的小辈儿准备的,太爷爷没有怀疑,毕竟家里的小辈儿也都长大了,也该娶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