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站在村子的大槐树下,周围围满了前来借车准备去镇上卖粮的村民。他皱着眉头,满脸忧虑地劝说道:“乡亲们呐,今年这天气古怪,后面指不定有啥变故,大家还是先把这卖粮的事儿缓一缓吧。”大多数村民听了村长语重心长的话语,再看看这不同寻常的天气,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听从建议,先把粮食留在家中观望一阵子。
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就像倔强的牛犊一样,怎么都不肯改变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个叫二愣子的年轻人,涨红了脸,梗着脖子大声嚷嚷道:“我看就是有些人看不得咱们过好日子,故意编些理由来拦着我们卖粮。我偏不信这个邪,我这粮食今天说啥都得去镇上卖了!”说着,他气呼呼地转身回到家里,扛起一袋沉甸甸的粮食就往外走。还有几个和他想法一样的村民,也纷纷效仿,不顾村长的再三劝阻,执意要去镇上卖粮。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根本不把村长的话放在心上,仿佛只要把粮食卖出去,就能立刻过上好日子似的。
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步一步朝着镇上走去,脚下的土地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也在为他们的固执而叹息。一路上,冷风偶尔吹过,他们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看似平静的背后,或许正隐藏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危机。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屋顶的瓦片上,祖爷爷就迈着那略显蹒跚但又无比坚定的步伐,往山上走去。山上的一草一木,每一块石头,似乎都藏着他想要探寻的秘密。
到了傍晚,夕阳把整个村子染成了橙红色,祖爷爷就会来到村长家。两人坐在那有些破旧但却充满烟火气的屋子里,商量着接下来的事,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盏昏暗的油灯,灯光随着微风轻轻摇曳。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两人的心情就像那逐渐阴沉下来的天空,越来越沉重。
而老太爷和刘福这边,也没闲着。他们深知粮食的重要性,趁着现在还能买到粮食,两人一合计,决定多买些粮食藏在山上,他们一大早就偷偷摸摸地出了村子,赶到几十里外的集市上。来到粮食的摊位上。他们小心翼翼地挑选着质量好的粮食,和卖家讨价还价,生怕多花一分冤枉钱。
买好粮食后,他们不敢直接把粮食运回家,而是先把粮食运到山上。山上有一个他们早就看好的隐秘山洞,洞口被茂密的树枝和杂草遮挡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他们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把粮食一袋一袋地扛进山洞里藏好。
之后,在去山上干活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蚂蚁搬家”式的行动。他们把粮食少量多次地藏在柴火里,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往家运。每次回家,他们都提心吊胆的,眼睛不停地扫视着周围,生怕被别人发现。这事儿只有家里的大人知道,因为他们怕孩子们嘴不牢靠,万一不小心说漏了嘴,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每次孩子们好奇地问他们在山上干什么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含糊其辞地敷衍过去,然后赶紧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