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约定了一些后续细节后,董处长起身离开了。他的任务已经完成,当天晚上就会回到北边,然后就开始按照约定办他的事情。
了却一桩心事,还把事情办的这么顺利,杨山也没急着飞往伦敦。
既然已经回来了,那就把手头的事情清理完再说。
下一步他要对利扬电子厂进行整合。
这家厂子开了有5年了,流水从每月不到10万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万,芯片封测数量从300万到1300万。
规模可以说翻了几个跟头,但是利润一直被压的很低,到现在每个月的纯收益不到20万,甚至还不如他买房之前。
香江的税务局为此来查了好几回,查到最后,他们不得不承认,利扬厂没有偷税漏税。也不得不承认,杨山是个神经病。
因为他把封测的利润大头都分润给了下边的三个封装厂,然后逼着他们更新设备,扩建厂房。如今这三家封装厂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工作环境,都上了几个台阶。
三个工厂主跟着杨山混确实比以前好过,少操心还能赚更多的钱,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投入产出比一直都不算高。
现在整个香江境内的独立封装厂,都被杨山卷的惨淡无比,除了他管理的三个厂子,只剩下两、三家小型工厂,还都处于半死不活状态。
国外在香江开设的封装厂也好不到哪儿去,随着香江的土地价值提升、人工费用暴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缩减工厂规模,把产业向更廉价的地区转移。
最惨的仙童公司,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再新建工厂,所以把香江当地7成的封装业务都转给了杨山。自己手里只保留一些单价高、工业级甚至是军用级芯片的封装业务。
即便如此,杨山也没有停下紧逼的脚步。
通过这些年来的技术沉淀,杨山管理的封装厂的技术水平已远非昔日吴下阿蒙,封装过程中芯片直接报废率已经降到5%以下,封测全流程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89%,这一数字甚至比美丽国本土封装厂还高出几个点。
有了这些资本,杨山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该做出一些改变了。他把三位工厂主邀请到了利扬的那间小黑屋办公室。很久没进这间屋子了,还真挺怀旧的。
“吴老板、徐老板、赵老板。三位都看过利扬前几天发给你们的合并意向书了吧?”
三位老板对视了一眼,微微点点头。
“那好。我再大概说一下,现在经济形势不太好,全球的半导体行业的市场需求在萎缩,所以我只能改变咱们的合作模式。我的初步打算是把三位的厂子与利扬合并成一体,成立一个大型的封装厂,利用规模优势,趁这个机会把市场份额扩大一些。
如果你们愿意合并,可以有两个办法,一是拿股份,具体的股权分配,可以依据诸位各自厂子的实力再行商讨;二是拿现金,凭着咱们这么多年交情,我也会给诸位一个不错的价钱。
当然,如果你们不愿意合并,也可以。不过咱们的合作模式即将中止,诸位做完手里的这批订单后,就要自己去跑市场拉业务了。
现在,老三位都想好了么?”
坐在眼前三个工厂主的身家已经与杨山没法比,而且当了3年多习惯被喂饭的掌柜,早就没有了那份单干的雄心壮志,所以在他们面前,实际上只有两条路,拿钱还是拿股份?
“杨先生这几年没少照顾我的生意,让我躺着赚了不少钱。我已经想好了,我就不要股份了,厂子就拜托给杨生,至于钱嘛,杨生您看着给点就行。”赵老板第一个发言,他决心退出了。
“我的身体还不错,再跟着杨生混几年吧。”徐老板的厂子规模最大,与杨山走得也最近。
“我和老徐一个意思,也再干几年,多攒攒自己的养老钱。”吴老板跟着表态。
哦?杨山吴老板的决定有些意外,他在杨山刚到香江的时候就嚷嚷着要卖厂回弯弯养老,如今5年过去,居然越干越精神了。
不过也挺好,有两个帮忙的能省不少心,杨山的精力不可能一直放在利扬上。
三人痛快,杨山也痛快,他笑眯眯的推给赵老板一个信封。
赵老板抽出里边的支票看了一眼后,满意的点点头,“多谢杨生,我在大屿山弄了个渔场,诸位有空的话,都来饮茶。先告辞了!”
说完他起身潇洒的离开了,看得吴老板都有些羡慕。
“好了,就剩咱们三家了。我说说下一步的计划,沉淀了这么长时间,也该让其他老板们知道一下咱们的实力了,我会再投入1000万港币,扩张现有产能。另外利扬厂将在半年后办到我新建的那片工业区,土地和厂房的价值,就按700万来算。”杨山临时找了张纸,用笔简单算了一下,“这么算下来,我按照两位厂子的规模,划分了下股份,大概是这样,徐老板拿18%,吴老板拿13%,剩下是我的,如何?”
两个人心里默算了一下,都点点头,没什么意见。他们两个厂子的财务的活儿几乎都被利扬代劳了,厂里有什么资产,杨山比他们自己都清楚,所以这个比例划分是合理的。再说了,他们在在一个半个点上争长短也没什么意义。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咱们继续。”杨山让身边的郭利拿出两大摞文件。
“这些都是具体的整合方案,为了避免以后出现纠纷,淡了咱们之间的感情,所以我让人写的有些啰嗦,边边角角都考虑到了。两位可以拿回去慢慢看,具体有什么问题可以找郭利。”
“杨生,我知道你忙,但是我还是想问问,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徐老板对整合方案没什么兴趣,都是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他知道杨山整合后肯定要有大动作,这才是他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