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倒是挺感人的,可是......,对咱们有帮助吗?”
任、黄两人显然没经过了后世影视剧的轰炸,被这种漏洞百出拼凑出来的情节感动了一下。
“我也不确定,多多少少的,对步话机的销量应该有促进吧!”杨山在纸上画了几道,“到时候,我把涉及到步话机的情节给导演强调一下,让他多来几个特写镜头,把咱们步话机的LoGo拍的清楚一些。”
中大电子有LoGo了,就是用这“中大电子”这四个字的变形,勾勒出理学院实验楼的艺术化形象,看起来比较时尚。
任韦黎脑补了一下画面,点点头道,“确实能在香江普及一下这玩意,不过毕竟不是面向普通市民的消费品,能把销量拉多高不好说。你准备让何藩当导演吗?”
“是啊,前几天我们见过一次,我觉得他还不错,打算让他试试。”
看到两人欲言又止的样子,杨山接着说,“拍电影的费用我出了。咱们虽然是中大电子的大股东,可还没做出什么成绩,突然把这么大一笔钱投资拍电影,在黄老爷子这样的人眼里肯定是不务正业,瞎胡闹。”
“杨生,要不也算我一份吧!”任韦黎心里也觉得杨山在瞎胡闹,为了那点子醋,居然特意包了顿饺子。
“不用,就这么定了。”杨山摆摆手,“我就是想尝试一下这种宣传方式,并不全是为了推广步话机。如果好使,以后我准备再拍一部。”
黄冠凌翻了个白眼,“我看你就是有钱不知道怎么花。”
杨山乐呵呵的也不以为意,他觉得只要何藩按着剧本拍,这部片子应该亏不到哪儿去,没准还能赚点呢,“那这事儿就算确定了?咱们制作步话机?”
“当然!”黄冠凌信誓旦旦的表示,“即使没你这部电影,我也打算做出几台试试,听你刚才的意思,walkie-talkie似乎不难做。”
杨山对这东西太熟悉了,只要有熟练工人,元器件到位,他很容易就能把产线组建起来。而且通过几次简单的测试,他也能很快完善各项工序。
任韦黎点点头,他家的厂子产能足够,挤一挤就够了,毕竟销量预期不到一万台,能赚个辛苦钱也行。“好的,等你确定机器的外壳造型后,我去找厂子开模,其他配件我那边应该有个七八成。”
三人分了一下工,各自行动。
......
搞定了中大这边,杨山连轴转的赶下一场。
“何先生,您那边的事情结果如何?”
“很顺利!”何藩端起桌上茶碗喝了一大口,“国泰那边很好说话,答应让咱们的电影在他们影院上映。不过档期还定不下来,要看影片质量再行协商。另外分成也很优惠,只要票房能上50万,他们答应五五分。”
自从电懋高层坠机身亡后,公司发展就一路下坡。没过多久改组成国泰机构(和那家航空公司无关),不过电影业务依然没多大起色,只能说是勉强维持。
到了现在,国泰已经准备退出电影制作领域,逐步专注于电影发行和放映业务,所以杨山这样的野路子搞出来的电影他们也没有一口拒绝。
“剧组呢?他们也愿意提供?”杨山接着问。
“当然愿意,他们现在开工不足,那些电影制作设备放着也是放着,只要咱们给钱,他们巴不得。连片场他们都愿意低价出租。”何藩表现的非常兴奋,这也是他第一次当导演。
听到这些,杨山心放到了肚子里,看来他的皮包电影公司可以开工了。
现在这个时间点实在是太合适了,电影市场不景气,国泰半死不活,让他的计划没碰到什么障碍。
如果再晚一年,邹大佬就会成立嘉禾电影公司,然后逐渐把国泰的家当一股脑的接收过去。
“何先生,剧本大纲我已经写好了,您帮忙看看。”杨山把他写的胡乱拼凑出来的故事递给了他。
何藩双手接过,认真的看起来。
他在美丽国混的时候喜欢玩摄影,还获得过不少奖项,这次改行当导演,自己没多少的底气,所以也不敢在杨山面前拿乔。
剧本大纲没多少字,何藩几分钟就看完了。“杨生,这个故事非常棒。套了个科幻概念的壳子,核心内容却是讲述父子情,结局也是皆大欢喜,我觉得拍出来一定吸引观众。杨生不愧是中大的教授,真的很有想象力。”
面对何藩的恭维,杨山没有太在意,“何先生,大纲上的内容还撑不起90分钟的电影时长,所以诸多情节还需要您去填充完善。
不过完善剧本的过程中,我有一些要求,剧情不能拖沓,目前的电影的叙事节奏太慢了,已经没法提起观众的兴趣,所以一定要让节奏快起来。
还有叙事方式,不要太平铺直叙,要有适当的回忆、闪回等手法,两个时空的表现力要体现出来,不要担心观众看不懂,只要剧情完整无缺漏,他们会自己脑补拼接的......
这部电影的核心既不是科幻式的跨时空连线,也不是父子情,更不是什么家庭伦理,而是步话机。
哦,就是walkie-talkie,我就是为了推广它而拍的片子,在影片中一定要有大量的步话机的特写镜头,要让观众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当然这部分不能影响剧情发展,也不能太突兀。”
何藩有些惊讶杨山对电影的研究居然有这么深刻,几句话就让他在脑子里生成了无数的电影画面。
但是当杨山说完最后那段话,他就被惊到了,这......,拍个电影居然是为了卖东西。
“杨山,这么好一部片子,难道是部超长的广告片?”
杨山正唾沫横飞的说到兴头上,“啊,对对对,就是广告。还没说完呢,我最后总结一下啊,你可不能把片子拍成苦情戏,剧中的苦难只是点缀,整体上都要具有积极向上、发人奋进的格调,要体现出新一代人的香江精神。总之呢,就是当成主旋律片子拍......”
杨山越说越离谱,差不多完全颠覆了何藩对剧本的理解,他只能默默的听着。
可是渐渐地,杨山开始胡扯起拍摄手法的时候,何藩实在忍不住打断了他,“杨生,你说的真没办法实现,火场里布景太复杂,摄像机不可能随着角色人物移动跟拍。如果硬来,拍出来的画面太晃,根本没办法看。”
杨山变哑巴了。额,这个年代没有斯坦尼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