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趟列车上,周围的人几乎都讲粤语方言,于莉也放松了好多,终于没人和他们搭话了。
“那个老头真能说,吓死我了。”于莉低声说。
杨山也心有余悸,要完全代入别人的身份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每次搭话都要在脑子里转好几个圈,“他是呼市轻工局的,常年坐火车四处跑,不爱说话也会变的爱说的。”
这趟路程很近,中午的时候就到了惠州。
不过在惠州去往惠阳县的长途车站上就查的非常严了,因为已经靠近边境。
好在杨山准备齐全,随身携带的东西也都合情合理,所以还是顺利上车。
这次杨山拿出的是华南机床厂的证件和介绍信,用的是去年水木分配到这个厂子的两个京城籍大学生的名字,理由是去惠阳机械厂修机器。
等下了汽车,天已经擦黑了,杨山找了个招待所吃了点饭就开始休息,这是他们在境内最后一次在有屋顶的地方睡觉。
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从广东去香江的话,通常有三条路。
最主要的一条是从宝安县那边直接渡过深圳河,也是人数最多的一条。但进入宝安县需要特殊的通行证,这玩意杨山没见过,而且这条路巡逻的士兵也很多,没有内应的杨山不敢贸然尝试。
还有一条是从西边的深圳湾那边泅渡到元朗,水面直线距离大概四公里。这条路也有很多人走,因为按照规定,只要入水,岸上的巡逻队就只能看着,不能再抓。水性好的人一口气游过去不是难事儿,当然淹死的人也很多。杨山的水性一般般,于莉更是旱鸭子,所以也只能放弃。
第三条路就是杨山准备走的这条,从惠阳一路南下,贴着宝安县的外围走,翻过梧桐山就能到达。但这条路距离最长,而且翻山越岭很难走,所以走的人不太多。
转天早上杨山要求于莉在吃早饭的时候必须吃饱,因为未来几天他们都不会有正经吃食。
他随身只带了少量充饥用的饼干,据说临近边境的地方都会严查行李中的干粮,就是为了防止跑路。
杨山不知道真假,但谨慎为上,饿几顿总比被拦下强。
办理完退房手续后,杨山问明前往机械厂的路径,然后就装模作样的朝着那个方向走去。
这个地方属于丘陵地带,途中很容易的就找到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
一直等到天黑,杨山站起身收拾东西,这次他们只携带必要的保暖衣物、食物和重要的物品,其他全部丢掉。
“现在改主意还来得及,咱们可以转车去桂省,从那边也可以去云省。”杨山盯着于莉的眼睛问。
于莉咬咬嘴唇没说话,只是摇摇头。
杨山点点头,在她腰上系好行李带,然后揉了揉她的脑袋。
黑夜里为了安全,杨山只能用带子把两人连到一起,间距大概有三米。
出发。
等走到看不到灯火的地方,杨山拿出一个系着布带的东西套在了脑袋上。这是一个单筒小型夜视仪,杨山把它藏在了收音机外置空壳变压器里。
那个变压器壳子很大,除了放夜视仪,杨山还放进去一个充电头、充电线和一个特别小的指南针。而在那个书册收音机空壳里,杨山放了两台手机和N多的存储卡。
杨山步履坚定的按照他设想了无数次的路线,沿着起伏丘陵的腰部,尽量避开村庄,向西南方向前进。
这和杨山8年前参加的越野比赛很像,不过这次难度更大了。没有同伴的支持,没有完整的地图,还是在夜晚。所以他只能放慢脚步,时不时的就停下来对照地图思索一番。
这份地图是他前几个月在地质大学里翻到的,就是那次陈彻邀请他去地大观摩战斗队联合演练的时候。
地质大学那时候也是乱的可以,杨山随便出入图书馆,翻了好半天才翻出了这份50年代制成的地图,上边有等高线,村庄等建筑标识,还有就是各个山峰的高度。虽然这不是一份大比例尺地图,很多地形细节体现不出来,但对杨山来说已经是能获取的最佳物品了。
还好,这几天是下玄月,晚上不太亮也不是全黑,夜视仪能都隐隐约约的看到远处的山,让杨山能够很方便确定自己的位置。
第一晚很顺利,地形起伏不大,在地图的指引下他们基本没有走回头路。到天亮前走了将近20公里,顺利进入了马峦山。
为了赶时间,杨山在天亮后又在没什么人的山间穿行了几公里,直到接近中午才收住脚步。
断断续续走了15个小时,杨山自己都有点吃不消,不过于莉似乎比他更有精神头,杨山不禁感慨,棉纺厂真的很锻炼人啊。
晚上9点,继续出发。
在进入梧桐山后,杨山愈发的谨慎,这里离边境已经很近了,随时都可能碰到边防巡逻队。
更大可能是碰到同行者,这是更加危险的事情。在这种完全没有秩序的特殊形势下,任何不正常的事情都可能发生,谁都不值得相信。
杨山只能时不时的打开红外功能来观察四周,夜视仪在打开红外后耗电量非常大,有一段路前后百米内都发现了热点,杨山只能长时间的打开这个功能。他不确定携带的备用电池是否够用,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这一次他们走的非常慢,有一次地图甚至把他们指引到了一个陡峭的山坡边,不依靠工具的话根本就爬不上去,只能绕路。
曲曲折折,在让过了两个巡逻队和好几拨同行者后,他们在凌晨4点的时候终于穿过了边境线。这比杨山预计的要晚两个小时,不过好在没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
边境线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铁丝网和巡逻队,现在杨山才知道,边防的巡逻路线并不是贴着边境线走的。所以当杨山回头按照北边的山头测算自己的位置后,才确定自己已经走出了地图,他们出境了。
这一天的白天杨山两人依旧在山里度过,饼干早就吃完了,杨山用石缝里流出的水接满水壶,然后扔了片净水剂进去,混个水饱完事儿。
第三个晚上,杨山已经没有标准地图可以使用了,只能依靠他参照地图软件的大概形制,手绘的一份示意图前行。
这段路依然是山路,而且距离也不近,但相对比较安全,港岛警队有几个人会敬业到大半夜不睡觉抓人。
精神放松之下,他们的脚步也轻快许多。
天蒙蒙亮的时候,在东南方两公里外,杨山隐约看到了最后一个坐标参照物:九龙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