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耿波坐在那里滔滔不绝的时候,于莉眼都不眨听的很认真,虽然有的地方听不太懂,但她觉得这是她进入新岗位的第一课。
许大茂从没有认真琢磨过这些机关单位里纷繁复杂的潜规则,只想着一味的讨好领导。看到耿波的用简洁的话语把这团乱麻梳理的条理清晰,他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听完之后他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以前他只能做个佞臣,今后他有机会成为能吏。
“闺女,就听这位耿同志的建议,你去当个档案管理员吧。”一直在角落没有说话的于爸主动结束了这堂课。
主要的事情说完了,几个人都放下心事,何雨水也适时的出来给大家倒水。
耿波向于莉问起了杨山的事情,他不太清楚杨山是去做什么,不过他还是隐约知道一些上边的规划。
“这是组织上对杨山的信任,等他忙过这一段就好了。别担心,没准以后我还会和他做同事呢。”耿波略有深意的说道。
这个时候,老成的于爸成了来访三人的主心骨,“唉!我们家知道他的工作重要,也非常支持。就是成天不着家,碰到点事情都不知道该找谁做主。像今天这事儿,如果不是你帮忙,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找组织啊!”耿波觉得杨山的老丈人不错,他好人做到底,继续给出建议,“让弟妹抽空去一趟四机部吧,找杨山的领导,说说这个问题。”
“找谁呢?我,我全都不认识。”于莉绞着手指,不安的问。
“杨山听谁的就找谁。杨山在外边玩命干活,领导也要帮忙解决一下家庭问题嘛。”何雨水在旁边插科打诨,减少于莉的不安感。
“是啊,就找范群范科长吧,找他帮忙让部里主管领导和你们厂沟通一下,私下里联系也好,正式发函也好,说说你们家的困难,敲敲边鼓,让你们那边对你调动的事情重视起来。”
于莉有些顾虑的看着耿波,她压根就没想到还能这么做,“人家那么大的单位,会管我们家这些小事?”
“再小的事情也要有人去做啊,你去试试呗,成不成的也不耽误啥。我明天去给范群打个电话,和他提前说一下这事儿。再说了,你别以为这是小事儿,你家杨山也没你想的那么小,他已经是副科级了,在部里还小有名气,估计过不了多久,他就成领导了。”
三个人都没有听出耿波话语中隐含的意思,旁边的何雨水却听出了不一样的东西,打算一会儿人走了好好问问耿波。
又闲聊了一会儿,耿波把他知道的一些调动要走的流程说了一下,让于莉知道到厂里该怎么做后,三人告辞出门。
骑上车,许大茂回头看看那栋不怎么起眼的三层小楼,“雨水真是找了个好人家,何大清他们家的祖坟冒青烟了。而且我也涨见识了,人家里的厕所,居然有坐着的抽水马桶,我tmd的就像个乡巴佬一样,都不会用。等以后有机会,我也要给我家弄一个。嘿,今天这事儿我要好好和傻柱说道说道。”
“你可别添乱,他们家最近挺安生的,王玉枝前几天还和我说想过年的时候请雨水来四合院一趟呢。”
“过年?前几天不是刚通知了吗?要破除旧风俗,春节的时候要抓Gm促生产。即使放假,雨水也不一定愿意回来,顶多是去厂里看看傻柱。”许大茂撇撇嘴。
看着话题进入了死胡同,于爸接过话,“大茂同志,这次真的谢谢你。而且给你添这么多麻烦,大晚上还让你跟着过来,耽误休息,真是对不住。”
“嘿!您可别这么说,杨山是我兄弟,对兄弟当然得仗义。”许大茂现在觉得这次来的太值了,“我这人就是这样,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有个交代,不能让人家说我不局气。”
和许大茂应和了几句,于爸似乎想起什么,转头开始教育于莉,“你看看人家何雨水,刚结婚半年多就怀上了,让你们抓紧时间就是不听!”
许大茂:“......”
于莉:“......”
等与许大茂分别后,于爸骑着车对后座上的于莉说,“老大,明天你就去厂里请假,先去杨山单位说说这事儿,那位耿同志不是信口开河的人,他说有用就一定有用,要是那个范科长和杨山关系好,你就具体问问这事具体该怎么办,然后你再按照许大茂同志说的流程,去和你们厂里说。”
“我知道了。”于莉在后边回复,“我就是太心疼钱了,那个档案员也要800块呢。”
“唉!都这个时候了还考虑什么钱,多少以工代干的职位都是打破头去抢,这次你去了以后直接就是干部,别人烧香都找不到庙门。”
“那也有点多。”
“明天就把钱给人家,免得夜长梦多。”
“我们家杨山管钱,我也不知道他放哪儿了。许大茂说等杨山回来后再给他也行!”
于爸都想踹她下车,自己怎么养出这么个玩意,“这事儿是能拖的?人家收了钱你才能安心啊!咱们先回家拿钱,然后咱去你家找,实在不行就去借。反正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凑够1000块,及早交给许大茂。”
就这样,两人先去于家,拿出了留给于松娶媳妇攒的100多块钱,然后又大半夜来到倒座房小院,玩命翻找杨山藏起来的私房钱。
搞的起来开门三大爷以为杨山出事儿了,准备跑路呢。
终于,在书柜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一个纸包,里边装着一百多张大团结。
于爸那叫个欣慰,自己女婿一看就不是花钱大手大脚的。按于莉所说,他从工作到现在工资满打满算也就2000块,能存下七成,确实是个过日子的人。
就是这外包的纸有点怪,黄不拉几的,上边还印着“美团”的字样。
有了高人的指点,从第二天开始,于莉骑着家里的自行车,在四机部、轧钢厂、棉纺厂之间来回穿梭。
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那时候办手续不怎么复杂,反正等杨山无精打采的回到倒座房小院的时候,于莉连轧钢厂的工作证都办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