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事情上,董处长也叮嘱过杨山,让他好好想想未来厂子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对此他还是有些准备的。
“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正好这次你们来了,趁这个机会和您说说。”杨山从家里的柜子里拿出一样东西。
“既然厂子依靠收音机发展起来,我觉得还是要围绕这个做文章。我前段时间设想对收音机的内部电路做了微调,增加了一个声音输出接口,同时也想着弄出两样新东西,这是其中一件,你们先看看。”
两人接过那件物品,认真看了起来。
“这是耳机?外形做的是不是太.......,太轻佻了?”范局长一看到外观就有点皱眉。
这是杨山在上大学的时候按照后世的时尚造型设计制作的一款耳机,没有采用这个年代常见的笨重的头戴式黑色全包耳外形,而是设计成了彩色的耳罩式耳机,就是耳罩压在耳朵上,比头戴式耳机轻便。不过因为原材料所限和杨山惨不忍睹的审美配色,这件成品的外观实在不怎么样。
“反正就是个参考,我的意见是尽量轻便时尚一点,具体做成什么样子,厂里自己决定吧。既然是卖给外国人,你们可以请教一下对国外文化了解的人,到时候加多少钱你们再研究。”
“那另外一个新东西是啥?”王厂长又问道。
“哦,这也是我瞎琢磨的,以后等咱们生产稳定了,最好能补齐一下这款收音机的短板。咱们的收音机太小了,声音谈不上有多出色。所以我就觉得应该弄个双喇叭的功放音响,为了美观,我觉得应该把这个音箱设计成了底座的样子,到时候把收音机往底座上一插,再连上线,外放的音质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杨山大概描述了一下这款底座音箱的外观。
“不过这也仅仅是个想法,外观做成什么样式,独立的外接电源怎么设计,这些都需要你们自己再好好想想。”
要抄就抄全套,杨山把后世的水果牌音响的设计理念拿了出来。
受这个时代的观念影响,王厂长和范局长对底座音箱更感兴趣,杨山也没打算纠正他们的想法,以后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了。
音箱的设计电路杨山已经完成,和王厂长约定第二天让他到办公室来拿。
这趟出行两人收获不小,他们也没打算在这儿吃饭,急匆匆的离开杨家,想着抓紧时间回去和李副市长碰头,一起研究杨山给的建议。
把二人送上了等在胡同口的吉普车,又和评书爱好者打了个招呼后,杨山返身回家准备吃饭。
谁曾想于莉并没有在家,杨山估计她又去串门了,只好循着嘈杂的声音往前院走去。
果然,于莉正跟随的人群看热闹。
要不说二大爷是个人才呢,他坐着范局长他们的吉普车一起回来,现在人家在杨山屋里坐了半个多小时已经离开了,而二大爷却仍停留在前院炫耀,看来想接着走完中院和后院,没有一个小时是不可能了。
杨山拉了一把于莉,“回家吃饭吧,咱家也有那台收音机,咱们回去慢慢看。”
于莉头也不回,“再看一会儿,二大爷说的太有意思了,这个更好看。”
眼见着于莉随着围观的人群一起跟着二大爷往中院走,杨山没再多说,而是走向了同样留在了前院的闫解成,拉着他坐在了院里的石凳上,一边聊天闲扯一边等于莉。
“三蛋,老二那个厂子真的生产出了上万台收音机?”
“差不多吧!”杨山掏出一盒烟,递给他一支,然后从身边的石桌上拿起不知道是谁留下的火柴,点燃了烟。
“也不知道老二下次回家能不能也带一台回来。”闫解成满脸的羡慕。
“你写信问问他呗。常声昨天和我说,他说他过几天准备重新修整一下房顶,准备把上边的瓦都换一遍,我也打算和他一起折腾一下。你们家呢,要不要一起?”杨山想到了常声的提议。
之前刘继武在给他装修屋子的时候就和他提过这事儿,不过一来杨山那个屋子夏天渗水不太严重;二来那个时候杨山隔壁的屋子还没有分到常声名下,整修房顶的手续很麻烦,所以杨山没折腾。
“行啊,正好一趟线儿,咱们把小院里的瓦一起都换了。我那屋子今年夏天就有点漏水,也正想着这事儿呢。”
闫解放兴冲冲的朝三大爷屋里喊,“爸,你出来一下,我和杨山有事儿找你商量。”
三大爷闻声出来,听到换房瓦的事情后,就不由得皱了下眉,“三蛋,这事儿要不先渗一渗。等开春再说?”
“为啥啊?”闫解成不解的问。
“咳咳。”三大爷看了他家老大一眼,没理他,继续和杨山说。
“这段日子你们小院折腾的太厉害了,先是刘玲和常声搬进去住,就把房子好一顿收拾,家具也没少打。解成他看着羡慕,也跟着弄了几件新家具。然后你又开始收拾屋子,更是把原来的房子从里到外修整了一遍,还把家具换了个遍,院里人看着谁不眼红。
再加上你们又是第一个在屋子外边垒灶台的,大家虽然嘴上没说,可心里对你们早就有意见了。现在你们又折腾出修房顶的事儿......。”
“那......,我那屋子只有16平米,不在屋子外边垒灶台怎么办?”闫解成不干了。
杨山听明白了,其实就是觉得倒座房小院里的三家生活的太好,让院里人都嫉妒了。
三家都是双职工,即使是收入最低的闫家,每月差不多也有60块钱的收入,更别提杨山两人的收入已经赶上一大爷了,而且三家人的家里负担都不重,所以花起钱来都比较随意。
院里人其实也没有多坏,只是人性本就如此,大家都由衷地希望周围人生活得更好一些,谁都不忍见到惨事在自己身边发生,但同时也希望周围人生活得不如自己。
想到这里,杨山已经有点想打退堂鼓了,他对邻里之间狗屁倒灶的事情没啥应对经验,也懒得为这种破事儿掰持。
“爸,您能不能给出个主意,既让我们屋子不漏水,又不会招院里人的抱怨。”看来闫解成还不死心,估计是他家漏水挺严重的,早就想干这事儿了。
“能有啥主意,除非你给全院的人都换了。”对上自己的儿子,三大爷就没那么客气了。
这下闫解成没话了,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整个院子有20户人家呢,这哪儿能负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