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时候,京城政府发起了半导体收音机大会战,从设计、制作、生产、工艺各个方面对半导体收音机的发展都提出了要求,大会战的最高领导就是京城一把手。
乘着这股东风,韩宁教授组建了半导体收音机小型化的教研组,努力从现在有技术和工艺出发,制作出能达到国外发达国家同期水平的优秀产品。
其中最关键一点就是印刷电路板,现在量产的半导体收音机已经采用了印刷电路板技术,但只是单层板。想要进一步缩小收音机的体积,单层板是不够的,至少要用到双层板,这个技术目前在国家层面还是个空白。
杨山趁着这个机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制作双层电板的设计思路的论文,顺利的混进了教研组,也得到了教研组成员的认可。
在这份论文的基础上,教研组用了近半年的时间来考察量产微型收音机的可行性,提交了数份考察报告,最终取得了政府的支持,加入到大会战项目中。
不过虽然加入其中,其实还是个半路加入的外来户,在各方面得到的支持都矮半截,用会战的实际执行方的话来说:在有余力的基础上,我们一定支持。
所以,年后杨山的主要工作并不是与无线电厂合作设计产线,制定工艺标准等。他天天在京城附近的各个配件厂转悠,想办法配合厂家制作出符合微型收音机制作要求的配件来。
现在国内在电子元器质检方面还是比较单一的,产品要么合格,要么不合格。还没有做到像轻工行业比如纺织业的那种质量分类标准,比如特等品,一等品等。不是大家想不到,而是不容易做到,评定标准很难界定。
而对微型收音机来说,使用合格品并不能满足制作需要,因为要求特殊,所需大部分配件的技术参数都要高于合格品的标准。
杨山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初步建立一个区分电子产品质量的行业等级,等级划分的标准是按照元器件的用途来区分,比如符合微型收音机元器件要求的就高一档。
就像后世的cpU厂家对晶圆的划分办法,同一批产品中,品质最好的用于商业服务器,卖出天价,剩下的品质好的就做成I7等级的cpU,品质一般的就做成I5等级的,品质差的就分到I3。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任凭杨山说的天花乱坠,厂家就是没有动力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没有好处,反而还带来麻烦。
厂家只要生产出超额合格品那就是功绩,至于所谓的优等品可以卖更高的价格,厂家并不关心,因为产品定价权不在自己手里,即使卖出高价,也和厂家无关。
没办法,杨山只好把最难沟通的晶体管生产厂家的问题上交,让韩宁教授去大会战指挥部反映情况,最好能直接反映给京城政府一把手同志。按照杨山的构想,一定要把产品分档标准统一化,也一定要把优等品产量计入到工厂的KpI指标中去,这样才能让厂方有动力去执行。
至于其他生产元器件的配件厂,那只能靠杨山自己去想办法搞定了。
所以杨山才在各个元器件生产厂转悠,主动为他们制定产品差异标准,设计评定产品等级的方法,不管厂家愿意不愿意,反正杨山把他能做的都做好了。
有些厂家磨不过面子,就让质检员跟着杨山学,挑出满足需求的元器件,让杨山用合格品的价格拿走。
有些厂家就以生产任务紧张为由,拒绝让人筛选。那杨山只好凭借着大会战参与者这个尚方宝剑,进入到厂家成品库中亲自挑选的。
不过当杨山来到变压器厂的时候,他就撞墙上了。按照变压器厂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杨山要求的微乎其微,杨山挑上一天都不一定能找到一个。
杨山郁闷的坐在车间外的树荫底下抽着烟,眼神呆呆的看着车间里的工人在那里用机器拉铜丝。
“杨山,你还记得4年多以前咱们在你家一起拉铜丝的时候么?”身边的丁冲淡淡的问。丁冲也快毕业了,正在变压器厂实习,两个月后他就会成为这个厂子的技术员。
“嗯,那卷铜丝做成的变压器现在还用在我们院三大爷的收音机上呢,对了,那台收音机还是丁芸做的呢。”回忆起以前的事情,杨山心情好了许多,时间过的真快啊,转眼间丁芸也长大了。
“哦,对了,说起我妹妹,她报了你们学校,想上和你一样的专业,到时候你记得关照他一下。”丁冲表情有点不自然。
“嗯,我没问题,肯定关照。”杨山没太注意到丁冲的表情。
杨山之前收到过丁芸的来信,他早就知道了这事儿。这姑娘几乎就是踩着杨山的脚印,一步一步的跳着考水木。不算大学的话,她比杨山都多跳一级。
以她的智商,杨山认为考上水木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水木的男女生比例大概是10:1,杨山觉得丁芸来了以后肯定会被当成宝宝一样护着。
“丁冲,你说你们厂子有可能改进一下生产工艺么?”杨山还是不死心。
“没啥可能,变压器厂建了没几年,用的都是新工艺,在全国都算领先的,生产出来的变压器各个地方都抢着要。按照生产科那边的说法,即使把产能提高一倍,都满足不了需求。”
“擦,那怎么办?”杨山无奈了,总不能为了一款产量不明的收音机新建一个变压器厂吧。
丁冲想了想,“你还是在你们学校里想想办法吧,我去过你们的校办工厂,我觉得那儿的实验室设备做出来的变压器就能满足你的要求,反正你要的数量也不大,就当你们大学生的实践课考察内容呗。”
“让我们学校的学生手工做?厂里的机器都拉不出符合标准的铜丝来,你觉得那帮学生能做出来?”
丁冲习惯性的冲杨山翻白眼,“你以为别人都像你吗?如果让我用你们学校的设备做,我就能做出来。”
“嗯,我想想!”杨山回忆着他上过的实践课,推测可能性有多大。
“杨山,你们要制作的那个晶体管收音机有多大?”
杨山把大前门烟盒扔给他,“四包香烟那么大。”
丁冲用香烟比划了一下,也不由感慨,这个世界变化真快!体积比他见过的最小的收音机还小一半,按照杨山的描述,功能还更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