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田老师的问题,杨山飘飘然离开了小院,功成身退。接下来他还有工作要做呢,给村里孩子讲故事。
晚上的课程通常是常声和杨山轮流进行,常声负责讲革命史,杨山则是近代史。
现在只要天一黑,杨山的院外的开阔地就围满了人,墙头上也露出不少人头。不光是小孩,很多大人也觉得杨山讲的故事很有意思,就和说评书一样。
“上次咱们讲到哪儿了?”杨山装模作样的坐在土坎上,这要是换身衣服再加张桌子,杨山都会觉得自己已经是德云社的台柱子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登陆大沽口”,应和的声音此起彼伏。
“好,那今天咱们接着来,讲讲八里桥之战。英法联军从大沽口出发,一路西进,向着京城攻来。在八里桥这个地方与满清政府的精锐部队打了一仗。历史上称为八里桥之战。八里桥离咱们村子不远,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就在咱们村子东边大概20里远的地方......”
杨山开始绘声绘色的讲起这段历史,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从历史课本里扒出来的,保证故事的ZZ正确,为了吸引人,他还翻阅后世的史书或者视频补充了一些细节。村里的人包括支教小组,都安安静静的听着杨山掰呼。
“......清军就这么败了,公允的说,清军士兵不可谓不勇猛,清军将领也非常想打赢这场仗,可是由于落后的思想和落后的装备,让他们的牺牲变得没有意义,给英法联军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这一仗打没了清军最后的精锐,打掉了满清皇帝的傲慢自大,更是打折了清王朝的脊梁骨。
法国军队的一位将领还因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被封爵,封号就是八里桥,这是西方唯一一个用中国地名当封号的爵位。对咱们中国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这场仗就发生在一百年前离咱们不远的地方,它实实在在的告诉咱们:落后就要挨打。国家落后了,人家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你,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你。
咱们必须追赶,必须超越他们。咱们中国人不去欺负别人,但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
那该怎么追赶呢?这就要咱们每个人从识字开始,从学习文化开始!”
说着说着,杨山都把自己感动了,情不自禁的喊起了口号。
这方面是常声的强项,在他的带动下,半个村子的人群情激奋,口号喊得震天响。看着这个场面,杨山暗自想,要是上识字课的时候有这样的动力就好了。
夜深了,和杨山四人住在一起的田老师依然在不停的问着问题。他把杨山当成了宝藏男孩,问题的范围也不再限于数学,想到什么问什么。对于自己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杨山都老老实实的回答不知道,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田老师的兴致。直到王奇哈气连天,田老师才心有不甘的闭上嘴。
第二天是休息日,王奇已经联络了附近另外一个支教组,计划联合组织一次野炊活动。田老师不想放过杨山,一大早就回村携带自己的饭食,准备加入其中。
驻在村周围全都是平原,没有什么山林野味可打,杨山只好找村里的二娃子帮忙,让他带着去河边捞鱼。
早上吃过饭,杨山骑车去接于莉。
现在的于莉比去年气色好了很多,也胖了一些,常年累月不经风吹日晒,让她脸上的皮肤变的光滑白皙,整个人的气质也成熟不少。有那么一小会儿杨山都有吃掉她的念头。
出发之前于莉刻意收拾了一番,也不管身边舍友的哄笑,一路小跑的冲出宿舍,只留下淡淡的青草香味在空中飘散。
十来个青年人随着二娃子,来到了一处河湾。据二娃子说,他光屁股的时候这里是有鱼的,后来嘛......,被村里人一网打尽了。
杨山也不在意鱼,他找了个水流缓慢的地方,准备用石头修筑个坝,只要有鱼路过就跑不了,算是变相的一网打尽了。
这也是杨山的风格,钓鱼那种要求技术还有点玄学的活动,杨山向来不喜欢。
相反,常声却摆开架势准备钓鱼,为此他昨天特意用钢针弯出个鱼钩,费尽心思找了个鹅毛管做了个浮子,一大早起来还去背阴地挖了不少蚯蚓。
一群人就这样三三两两的分布在河滩周围,互相聊着天,还不影响各做各的事情。
于莉卷起裤腿,跟着杨山在河边搬石头,“你们老家也有这样的溪流吗?这样就能抓到鱼?”
“我家那边的溪流很浅,流着流着就没了,不会有鱼的。我小的时候也没吃过鱼。你以前来这里玩过吗?”杨山撅着屁股用带来的水盆把河底的淤泥挖深一些。
“来过几次,都是跟着大孩子到河里抓蝌蚪。上次植树的时候你就是让人把溪流河道挖深,那样打水更快。还以为你小时候经常玩呢。”
哦,那都是两年多以前的事情了。杨山似乎想到了什么,看着面色红润的于莉问,“今天你没事儿吧!”
这句话问的有点奇怪,于莉茫然的摇摇头。
杨山又往于莉身后看了看,“嗯,这次确实是没事儿,裤子没弄脏!”
于莉瞬间满脸羞红,手里的石块顺手就朝着杨山扔了过去,溅了他一身水。“你真不要脸。”
看着一群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在那里做无用功,田老师和二娃子都摇摇头。他们在上游找了个背阴的淤泥底水面,开始抓泥鳅。
抓泥鳅也是个技术活,首先找到泥鳅在淤泥表面钻出的呼吸气孔,两只手从左右两侧往下慢慢的插到底部,双手合拢,连同泥鳅和淤泥一起捧起来,放在脸盆里边,慢慢打开让泥鳅钻出来,如果不慎让泥鳅逃脱,那也只能随它去了,因为泥鳅在淤泥中左钻右钻就找不到了。
忙乎了两个多小时,常声那边一条鱼都没吊上来,现在只剩下他还在坚持,其他人都不知道去哪儿玩了。杨山这边也没好到哪儿去,他筑的石头坝很成功,可惜只拦住一条拇指粗的小鱼,杨山懒得去收鱼获,和王奇几个人凑到一起打水仗去了。于莉也不生气了,跟着刘玲摘野菜。
只有田老师两人大有收获,他们抓到半盆泥鳅。
看着天色不早了,杨山抖了抖身上的水珠,穿上外套去准备饭食。
他让土着二人组去河边清理抓到的泥鳅,他自己则找了个背风的地方挖出个U字形的火坑,简单做了个灶台后用脸盆烧水,水烧开后把泥鳅扔进去煮5分钟,然后把水倒掉重新烧水,把他带来的调料一股脑的扔进去,继续煮。
几分钟后,弥漫的香料味就把周围的人群都吸引过来,最后把洗干净的野菜扔到盆里,可以吃啦!
对于泥鳅杨山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不过别人也都不知道,二人组说最好是烤着吃,一听就觉得不靠谱。
杨山试着吃了一口,浓重的大酱味儿还是遮不住泥鳅的那股子土腥气,不过还不算难吃,只要气氛到位了,吃什么都香。
果然,趁着热闹,众人三口两口的就把几十条泥鳅吃了个精光,一致夸赞杨山的手艺出众。然后大家各自拿出干粮,围着那口锅蘸着咸汤一口一口的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