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老师的授课风格是多变的,有时候富有条理、略显刻板,有时候风趣幽默、娓娓道来,有时候绘声绘色、眉飞色舞,可无论怎么变,在杨山看来都归于两个字:优雅。
当老师讲《六国论》的时候,他会用大半节课的时间来讲述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把当时北宋的辽夏政策描述的细致入微,接着又用剩下的时间讲解了文章中涉及到的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最后,他点出这篇文章的创作原因:借古讽今。
至于课文本身的讲解,那都不在老师第一堂的教学计划之中。他把课文翻译当成作业留给学生课下去做,然后他会依据学生的作业反馈在第二节课的时候逐字逐句讲解。最后周末的时候,他又会要求每个学生联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对杨山来说,这不过就是个作业,按照他设计好的作文模板写一篇中规中矩的文章就行了。
可严力却不同,在早读的时候,他当堂背诵课文全文,抑扬顿挫的语调中饱含深情,引发台下包括杨山在内的所有同学都随声背诵,一时间教室里激情荡漾。接着严力又把他的读后感拿出来大声朗读,激昂的情绪通过有些破音的声调弥漫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杨山激动的身体都在微微发抖,恨不能走上讲台加入其中,最后,严力的朗读变成了领读,全班同学在一句句充满感染力的齐声朗诵中完成了早读课。
杨山终于明白了,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至少在这个年代是如此。再低头看看自己写的那篇平淡如水的读后感,不禁黯然,自己还差的太远。
是的,只能在二大爷面前秀优越感。
今天林老师在课上临时起意,居然讲述起《红楼梦》中的一段情节:晴雯撕扇。
不论是晴雯的生动任性,还是宝玉的宠溺怜爱,乃至袭人的好意来劝,都被他演绎的如文人对弈。生生把一段充满脂粉气的宫斗剧改编成了洒脱不羁、针砭时弊的时政述评。
听的杨山彻底呆掉了,这绝对比《百家讲坛》里的那些讲师演绎的离谱得多,老曹要是听到这番话,肯定会急匆匆的蹦出来开骂:浊物滚粗。
林老师是真敢说啊,现在离反又的运动过去才三年,这就开始自我放飞了?杨山有些不理解,明明是毫不相干的事情,为什么东拉西扯的搅到一起呢?难道林老师心里有怨气,可也没必要在讲台上用这种形式表达出来啊。
杨山转头看向严力,想从他这里找到答案,可惜严力表情淡然,不知道是没有听出弦外之音还是全不在意。难道是杨山太敏感了?算了,杨山觉得以后对这种事情还是敬而远之的好,反正他的兴趣也不在这上边,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这是杨山上的林老师的最后一堂课,从下学期开始,他就要去别的班上课了。上周他已经写了跳级申请,林老师说让杨山再考虑一周,现在该是道别的时候了。
语文课后就是中午放学时间,趁这个机会,杨山追了上来,林老师只是微微点点头,示意杨山到办公室再说。
等进了门后,杨山并没有等到林老师询问的话语,反而是对他跳级事情的安排。
“你在班里的表现不错,各门功课成绩也算优秀。你有跳级的想法,我肯定不会阻拦。这样吧,过几天你就去参加高二年级的期末考试,我已经和咱们的年级主任刘先生说了,由她安排。如果你的成绩能够得到中上,我就帮你联系高二年级的班主任。你自己心里有目标班级么?”
“张鄂张先生的88班。”
“噢,我听说他对你的印象也很好。”林老师的话语依然是慢条斯理不徐不疾。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能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么?我觉得你虽然学习不错,但是心思并不在这里,你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兴趣班,张鄂先生和赵铭教官都对你评价很高,那你为什么急着要跳级呢?多享受一下高中的校园生活不好么?是家庭出现变故了?”
杨山摇摇头,这次他不愿意随心所欲的胡说八道了,初中跳级的时候他还是抱着游戏者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所做的事情所说的话现在想起来,让杨山对自己那时的评价只有两个字:肤浅。
但是真实原因他也说不出口,斟酌了一番后,杨山略带深意的回答:“时不我待!”
林老师听完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再多问,转身拿过来一摞书,“说起来,各科成绩中,你的语文是最差的,作为班主任我很惭愧。这套《古文观止》送给你,希望对你的文言文学习有帮助。”
杨山有些犹豫的接过来,他不知道用什么回报林老师。
林老师微微低下头,像是对杨山说,又像是自言自语,“等你像我一样过了而立之年,可能也会感受到世道浇漓、身不由己,书籍已经是我们无视这个世界,专心取悦自己灵魂的唯一途径了。多珍惜吧!”
“林先生,谢谢您,您多保重。”杨山认真的给林老师鞠了一躬。
离开办公室后,杨山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翻了翻手里的书籍,很旧也很破,书页上写满了读书笔记,不少文字潦草到杨山也辨识不出。不过杨山知道,这套书林老师一定是读了很多遍,也一定是很喜欢的,他有点不理解,为什么会送给自己。
杨山就这么一路思绪不定的回到教室,这个时候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吃午饭去了,严力并没有走,还在座位上等他。
“林先生同意了?”严力问。
“嗯,只要考试过了就行。”杨山有点心不在焉。
“我也要走了,我父亲调动工作,我家要去金陵了。”严力说的依然是一板一眼,但是语气中却流露出一丝萧索。
杨山看了看周围的座位,又看了看严力,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严力是杨山在这个班唯一能聊上话的人。也不知道为什么,杨山似乎与这个班级格格不入,每个同学他都认识,但是几乎每个同学又都是陌生人,除了严力。
现在就连他也要离开了,杨山心里空落落的 。
“你不是要报燕大么,那我们大学见!”杨山把话题转向了未来。
严力点点头,然后说道,“明天晚上燕大校园里有个联欢会,我们一起去吧,给我们的未来打个前站。”
杨山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