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活动结束后就是自习,老师哦不对是先生,通常不会出现在班里,学生很自觉的在写课后作业。
开学一个多月,除了严力这个同桌,杨山还没和其他同学有过接触,甚至连那几个班级委员都没认全,让他有点游离于班级之外的感觉。写完作业后,杨山回想着自己在新班级里的处事方式,好像和上初中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啊,那为什么处境天差地别呢?
那应该是同学不同的原因吧,杨山接触人都比较被动,很少主动去和人搭讪。而高中班的同学对于学业似乎也没什么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想法,班里的学习小组就是个空架子,唯一的实际职能就是组长负责收课后作业;他们都热衷于课外活动,基本上一下课就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很少留在教室里闲扯淡,这点倒和他前世上大学生活有点像。
而且杨山也不住校,更是缺少了一个认识朋友的契机,看来想在这里交朋友要多参加一下兴趣班或者班级活动。
“严力,上个月我军训的时候,咱们班组织过什么活动么?”杨山小声问。
“开学第二个周末和AFA中学的一个班组织了联谊活动,去颐和园了。”
“和AFA中?是相亲么?”杨山随口说着,和尚班和尼姑班在一起还能干嘛?总不会是复习功课吧。
严力一本正经的表情憋的通红,这事儿能说么?就是真有那个意思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啊?
杨山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咱们学校是不是有很多班都在和AFA中学搞联谊啊?”
“是啊,你怎么知道的?”
“哦,有一个学长我估计就是靠着联谊相亲成功的。”杨山脑袋里浮现出一个猥琐的身影。
严力显然对于校际间搞这种cp也不太感兴趣,所以就没追问。
“你是想找女朋友了?”严力对这方面没有什么经验或者教训分享出来,但能看出来他还是很想帮助杨山的,绞尽脑汁想了半天才说,“想找女朋友的话,可以去Ab中看看,那个学校离咱们这里不远,或者……,去北海公园试试?据说那里拍婆子很容易。”
杨山立马制止了他的建议,表示自己只是好奇。
能够看出来,听到杨山的拒绝,严力明显松了口气。
“你知道无线电兴趣班什么时候组织活动么?”杨山又问了第二个问题。
严力伸过手翻着他课桌上的一摞书本,抽出一张纸查看起来,似乎是眼睛有点远视,还又往远处放了放,那熟悉的动作让杨山感觉他是退休后重新来课堂上课的老教授。
“哦,无线电啊,每周三的下午自由活动时间,周六的下学后一小时。你可以找咱们班的薛峰,他也报了这个兴趣班。”
杨山把脑袋挤过来也看向纸上的文字,就见这张不大的纸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都是关于兴趣班的时间和参加人员的信息。
“你记这些东西干嘛?你是文娱委员么,管兴趣班的?也不对哦,这两个没关系。”杨山满眼的好奇,嘴上喋喋不休。
“我是班长啊,总要掌握这些信息吧。”严力理所当然的说。
“哦,班长啊,失敬!失敬!”杨山瞬间老实了。
周六下学后,杨山随着薛峰一起前往无线电班,这是一间破旧仓库的一角,杨山感觉这房子至少有上百年了。整个仓库有差不多有200平米,无线电班只是占用了2成的面积,还不是独占的,他们是与体操班共同用这个地方。
杨山走进来还没等薛峰介绍呢,就有人笑了起来,“呦,这不是那个扔手榴弹的那个谁么?”
“嗯,就是他,李宇哲那个班的。”
这有熟人?看来都是军训的那帮人啊。不过杨山还是没认出来到底是谁。
一个个子不太高的很显斯文的人走了过来,“你叫杨山对吧,你好,我叫吴迪,军训的时候我是3班班长,是高90班的。”
接着吴迪又指了指那个人,“那个人你应该认识,武坤,高88班。”
杨山认出来了,那人是军训10班的,就是当初杨山往人家帐篷里扔手榴弹的那个班。
一时间杨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当时不管不顾的图高兴,现在私下里见了这些“受害者”,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杵在那里傻站着。
吴迪很热情的把他拉过来,给大家介绍,“他就是杨山,前几天说到的扔手榴弹到粥桶里的就是他。”屋子里10多个人轰然大笑。吴迪是无所谓,反正他也不是2队的人。
紧接着就吴迪又给杨山做着介绍,“我们这个无线电班总共大概有60多人,经常来的有20多人,主要分成三个组,一个是无线电收发报,我是负责人;一个是无线收音机组,由武坤负责;还有一个是无线电对讲机,水木的一个师兄在负责,他今天没来。”
“你考虑考虑加入哪个组,当然,也可以三个组都加入,怎样都行。”
杨山仔细想了想,他对无线电的认知很有限,那就从兴趣出发吧,“我去收音机组。”
吴迪一副不出所料的表情,“武坤,你们组来新人了。”说着就把杨山带到了武坤小组的桌子前。
武坤早把手榴弹的那点不快扔一边了,很客气的说了句,“等一下啊,我正帮他们焊接电路。”
杨坤点点头,然后好奇的四处张望,桌上摆放的设备,他就能猜出一个是万用表,其他都不知道。
薛峰是电台组的,他走上过来低声说,“吴迪暑假的时候刚刚成为咱们无线电班的班长,他很厉害的,今年暑假期间的中学无线电发报比赛中,拿到了第二,收报比赛是第一,据说他比部队里的军官译电速度还快,你来我们这里,跟着他也能学到很多东西的。”
杨山心想我当然知道电台组是做什么用的,王宝宝那个瞎子不就是做这个的么?一般学霸型的人物都在这个组,我才不去找不自在呢?
“我先学点简单的吧。另一个对讲机组呢?他们组长厉害么?”
“不知道,我就见过他一次,那个班的人很少,一共就只有7个人,一直在配合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做测试,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也不知道。”
这个杨山倒是知道点,对讲机就是微型化的电台,讲究的是便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手台。杨山以为现在已经有了成品对讲机呢,还想着拿来玩玩,看来要等等了。
这时候武坤腾出手了,就过来和杨山做介绍,“欢迎你过来,很多人参加无线电班其实就是冲着收音机来的,我想你也可能是。我先来带你介绍一下收音机的原理吧”
杨山心里想,你猜错了,我还真就不是为了收音机来的,我已经有一台收音机了,半个火柴盒大小的那种。我来这里就是想看看现在电子管是什么样子,知道它是什么原理,并且学会如何上手,我以后打算靠它吃饭的。
“这个就是我们在做的矿石收音机,结构很简单,缺点就是可用滤波的矿石很难找,要挨个测试;你看到的这几块是我们测试过勉强能用的,但是效果比起二极管滤波差很多。不过我这里暂时没有二极管,那个有点贵,上学期买那个高阻抗耳机就把我们的活动经费花掉大半。”
接着又拿了个钢钉出来,“这个是我们的焊锡针,把锡在炉子上融化了,然后用这个一点点的点在焊点上。”又拿出线圈,“我们没有漆包线,只好自己买些废铜线,用人工把铜线去皮,然后再上漆,最后绕成线圈。还有个办法是自己动手拉铜丝,不过这个很有难度,而且即使成功了,制成品的质量也比不上收上来的废铜线。”
这动手能力简直太强了,也难怪这个年代有手搓核弹一说。杨山的那点动手能力和他们比起来就是幼儿园级别的。
“这个是我们兴趣班里的仅有的两个电子管,一个是找学校申请的经费买的,另一个是碰巧在回收站里翻到的,有了这两个管子的搭配,再加上检波矿石和其他一些小配件,我们就能做成一台收音机,只是调试起来很麻烦,比起外边出售的收音机还差的一些。
我们小组还做过一台三管收音机,被校长掏钱买下来了额,现在就在校长室里。之前有个学长查资料翻到一款只用一支管子的收音机电路设计图,但是我们没有对应型号的电子管,所以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这个是我们试着制作的耳机,想替代花钱买的那个,不过目前还没找到合适的震膜。我们试过用纸,声音还原倒是不错,但是太容易坏了,后来又试过铜片,声音实在不怎么样,所以还没成功……”
武坤挨个做着介绍,杨山在旁边都听的入迷了,这里的东西都像是废品收费站回收上来的,很适合他这种又菜又爱玩的人拿来练手。
没有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代就是好啊,一切都可以手工实现,只要你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