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大会还没结束,在三大爷讲完后,接下来是聋老太太、刘德、李大刚、何雨水分别代表老中青学上台发言。
此时聋老太太正在场上发言,这老太太嘴皮子利索,先送了一圈祝福话,然后表态院里的学龄前儿童都可以找她来看着,她还能给孩子们讲讲故事,教他们认认字啥的,博得了全场最热烈的叫好和掌声。
行啊,这老太太会来事儿,难怪剧情开始后聋老太太在院子里那么有威慑力,众人也默认她的地位,感情都在承她的人情啊。杨山不由的想起了她的好大孙,目光又开始在四周逡巡,很快在人群中定位到了这位男主角,正站起来大声叫好的何雨柱同志。
第一印象是一副邋遢相,没比杨山干净到哪儿去,嗯,这从何雨水能和自己玩到一起也能够猜想得出来。第二印象就是健壮的体格,在这年月可不多见,不愧是食堂大师傅,就是不缺吃食,也难怪许大茂在他面前顶不住两回合。第三印象就是不合群,全院大会来了60多口子人,大家都按照亲疏扎堆坐,可他周围却没有什么人。好吧,其实杨山自己也不太合群,只不过他在角落里呆着,没那么扎眼而已。
唉,这何雨柱也没啥好瞧的,傻不愣登一个人,而且自我感觉良好,还是躲远点好。
这种人和前世的杨山是站在对角线的两类人。
他认为世上一切都尽在掌握,不尽满意的地方只是因为自己运气不好或者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完美,所以只要努力下去总能实现。
而前世的杨山则认为世上的一切没什么是能自己掌握的,为了避免受伤害,尽可能远离所有可能接触到自己的事情,哪怕某些接触对自己有好处也不去分辨。
当然这两类人最后的结局可能殊途同归。
到何雨水上场的时候,大会已经进入了尾声,看到何雨水举着打开的手电筒气宇昂扬的走上台,台下众人就是一阵哄笑,二大爷的脸更黑了,瞥向杨山角落的目光又多了几分埋怨。
“四合院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你们好,我是何雨水,很高兴今天......\"
台上何雨水的声音清脆嘹亮,稍微有些刺耳,杨山却听出些熟悉的味道,似乎前世的他不只一次听到过。哦哦哦,是的,确实听到过。
那段话是这样的:
“为革命
保护视力
眼保健操
开始~~~
闭眼~~~
第一节
揉天印穴
......”
杨山又开始了走神儿。
“......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这次大会将指引我们走向新的一年,激励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去建设国家,早日步入共产主义社会......”
二大爷的大会总结终于通顺了,看来是会中期间咬牙背下来的。
大会在一片热闹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院中众人站起身足足鼓了两分钟的掌,叫好声此起彼伏。
散场的邻居陆续向外走,杨山犹豫了一下,还是迈步快速向二大爷走去。面对二大爷那铁黑色的脸孔,杨山诚恳的做了道歉,并保证下次帮助二大爷写演讲稿,500字起步,足够二大爷念两分钟了,如果中间夹杂些口号,三分钟也有可能,而且承诺如果二大爷对讲稿不满意的话,会找自己的语文老师帮忙改稿。
看着二大爷那逐渐放松的脸色,杨山松口气,这下妥了,以后可别再闯祸了,现在自己还属于半大小子,众人还把自己当孩子看,等转过年自己16岁,那可真就是大人了,还这么不着调肯定惹人厌。
看着过来帮忙搬椅子的光天、光福哥两儿,杨山暗自腹诽道:也不知道你们两个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已经消气的二大爷回家应该不会再拿你们两个当出气筒了吧。
刚出中院门,身后跟上来一个小屁孩,“杨山哥,你那手盲打灯泡的绝活能教教我不?太牛了!”
杨山回头一瞧,是前院瓦匠刘继武家的大小子刘华东,这家伙年纪不大却是个典型的街溜子,成天旷课不着家,能不能读完小学都两说呢。话说他们家也是这个院子的老住户了,他们家是旗人出身,世代都是内务府营造局的,前朝没有后,家里就改名换姓靠着祖传的手艺维持还算过得去的家境,建国后更是给孩子改了符合时代气息的名字。他们一家都特别低调,说话办事都和和气气的,又和院子里的每一户人家都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即使是街溜子刘华东,也从不在胡同附近出现。
杨山抬起胳膊就给了他不轻不重的一肘子,“没看见我被三位大爷转着圈的训斥么?你还敢学?不怕你爸把你胳膊腿儿都撅折了?想学也行,先把赔灯泡的钱给我垫上再说。”
一说起他爸,刘华东立马就老实了,吐吐舌头不再说话,蔫不出溜的往自己家走。
看着他那充满着失落的身影,杨山心里又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又补了一句,\"过几天放寒假,如果我去打鸟就叫上你,到时候如果你没家伙事儿我可不管啊!”
听到这句,刘华东又扭回身,嬉笑着跟着杨山向倒座房走,“就知道杨山哥仗义,你放心,到时候哥们我绝对不会给你丢面,拿出的玩意肯定是满京城里最好的。杨山哥你的本事是没的说,但你不一定见过真正的好玩意,我和你说啊,哥们我认识一大拿,专门做绷弓子的,祖传手艺,嘿!那叫一个地道!有机会介绍给你,你的本事加上趁手的家伙事儿,肯定是......”
刘华东也不管杨山听不听进去,唠唠叨叨的显摆起他的那些个兄弟,反正各个手里都有绝活儿,如果杨山加入进去,那肯定也是有名有号的一位人物。
杨山对街溜子才没兴趣呢,一群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混混有啥好当的,碰上个天有不测风云,没准就去吃花生米了。不由得又看向跟在旁边的这个愣头青,感觉刘继武打他的棍子还是不够粗。
好容易应付完这位街溜子,杨山独自提着板凳回到了家,看着家徒四壁的屋子,杨山心里充斥着兴奋和失落混杂的情绪。
这就要开始在一个陌生而又有些熟悉的时代生活了,一穷二白的杨山现在也搞不清楚自己未来的日子会是个什么样子,没有金手指的帮助,他没什么自信,更没想着要在这个时代干出一番事业,只能先顺着原主的日子过下去。
不过回过头想想,这也不算是坏事,至少自己开始关心起生活来了。
收拾好白天洗的衣服被褥,杨山捅开炉子,继续烤土豆当晚饭,吃完后也不洗脸洗脚,甚至袜子都懒得脱,直接上柜睡觉,这穿越的第一天是真够累人的,总算是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