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学校没几天,杨山就参加了期中考试。不知道是大家刚刚入学还没上心学习,还是杨山继承了原主的聪明才智,反正在杨山几乎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他的成绩居然排在了全班前十,让杨山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在这个班里,学霸级的大神可不只一两个。
这个排名杨山非常满意,如果不考虑跳级的话,这个名次足够让杨山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了。要是期末考试也能取得这样的排名,杨山觉得他以后跳级会变的顺理成章。
唯一让杨山有些郁闷的是无线电兴趣班,理论知识学了一大堆,各种元器件的参数性能也背的滚瓜烂熟,可就是上手实践的机会很少。毕竟他是新来的,而且动手能力太差,狼多肉少的情况下,大部分时间他连打下手的机会都没有。而且每周两次的集体活动也满足不了杨山的求知欲。
他还不敢光明正大的出去买一堆配件回来自己玩,这些配件可不便宜,他的钱还见不得光。之后杨山又天天往废品站跑,可惜也是收获寥寥,想从中找到电子管几乎不可能,连报废的都没有。最后杨山去了趟京城元器件厂,好说歹说才买回来两个报废的电子管,一番折腾之后杨山终于了解到电子管内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无奈之余,杨山只好理论先行,到处查找关于无线电的书籍资料,尤其是收音机方面的知识,他把能见到的电路图全都整理出来。动手是他的弱点,作图可是强项啊,杨山也准备下次回归的时候再多找一些收音机电路图。
管好自己的学业之余,杨山也没忘记折腾学习班里的那帮小崽子们了。丁家兄妹杨山不用管,一个比他还用功,另一个比他还牛气,其他人杨山一个都不打算放过。
首先就是刘华东,基础差得惨不忍睹,丁芸辅导他还不服气。杨山直接在墙上贴了个20以内的乘法表,让他天天背诵,背不会就手抄一遍,结果这家伙三天就背会了,看来也不笨嘛。然后是背诵长度、重量、时间、货币等的度量和换算,再然后是背诵基本图形的性质的相关计算公式,甚至还让他背诵数学课本上的部分内容。杨山就不信了,脑袋再笨还能连小学数学的知识都学不下来?至于语文,杨山的要求多加了一个字:写。先写一遍生字,哪个字写错了就写十次。
杨山还给了丁芸一根教鞭,让她负责督促刘华东学习,只要他不听话或者没学好,直接抽他,只要抽的地方不是右手就行。当然这么做的代价就是杨山再帮丁芸出5道数学题。
有一天刘华东忍不住了出去逃课溜达了一天,杨山直接找上他爹,然后发动学习班所孩子出去找人,回来后.....嘿嘿!!!。目前来说杨山对刘华东的帮助是最有效果的,他的考试成绩已经不是全班最后一名了。
对于闫解放和王燕,杨山就让他两人每天互相出题考对方,谁输了谁就负责把对方的作业写了,当然赢了的人也要负责把输者的错题教会了。反正他们都是五年级,杨山没必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人民内部矛盾让他们自己解决就足够了。
接下来就是何雨水,她的脑子有点一根筋还喜欢自以为是。杨山对她采取的是打击式教育,时不时的就送她一道不超纲但是充满了陷阱的题目,这位傻姑娘回回都往里跳,然后杨山就把这些错题贴墙上让她自己在下边总结自己的错误。如果她能坚持下去,等一面墙都贴满她的错题的时候,估计她真有可能考上中专。
当然,作为从小一起玩到大的玩伴,杨山在何雨水身上花费的时间也是最多的,总是很耐心的给她讲解一些知识点和解题思路, 不过似乎效果不太明显。杨山也不着急,毕竟何雨水年纪不小了,想改变她的学习习惯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
最后是刘光天,这家伙天生就是个对任何事物都有兴趣但只保持三分钟热度的人。他对学习的态度基本就是采取一眼会的原则,就是说如果这个题他马上就看懂了,那他就能做出来而且做对,一旦碰到需要脑子转一转的题,那抱歉,恕不奉陪,只会欺人欺己的胡乱解答一通。最关键的是他还能把自己的心态调整的非常好,换句话说就是有点没心没肺。
杨山有时候觉得这家伙这么积极的参加学习班,就是为了躲避二大爷的拳头,而且他和杨山的岁数差不太多,杨山不太好意思动手揍他。
不过杨山也不是拿他没办法,这位乐天派有一个癖好,那就是喜欢当孩子王。有喜好就好办,杨山就在辅导他的时候话里话外的提到,如果他的成绩有大幅提高,那他就会向三位大爷提议让他以后接替自己,担任学习班的班长。这些暗示果然有效,其中考试的时候,他的物理单科成绩居然拿到了全班第三。杨山也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表示满意,没有白吃二大爷的那斤肉。哦,是二大爷带来的那斤肥猪肉。
至于班里其他低年级小孩,杨山只要求他们遵守纪律,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就好了。想出去疯玩也随意。
不过杨山放过了丁家兄妹,可他们却不想放过杨山。
丁冲有向强迫症迈进的趋势,经常过来询问杨山当初贴墙上的提纲上的某段话或者词到底表达有几个意思。
兄弟啊,这是数学提纲,不是法律合同,用得着那么嚼文嚼字的玩严谨么?就一个意思,最容易理解的那个意思。
开始的时候杨山还耐心解释,被问了几次后杨山直接捂脸走人了。
最烦人的就是丁芸了,这小姑娘就像个无底洞一样,对任何的知识都是无选择的接收。听说杨山每周日要在图书室待大半天,她死活要跟着去。她去了以后也不扰人,随意拿一本书就安静的坐在角落里看。
这天杨山整理完近期的图书借阅数据,写了几点后期增加图书种类的建议后,刚想招呼丁芸可以走了,却发现这位正认真捧着一本纪录日军暴行的书籍看。杨山浑身汗都下来了,轻轻的走过去收走了书,和颜悦色的对她说,“这本书不适合你。”
等杨山放好书后,扭头过来恶狠狠的问,“让你写的那本数学小册子你写好了?”
丁芸默默的从她的挎包中掏出一摞纸,杨山接过来仔细看了下,写的确实挺不错的。
她出的那26道题虽然都比较浅显,但包含了排列组合、概率、数列、运筹以及数论的一些概念,而且大都以应用题的形式呈现,在这个课外书籍极度匮乏的年代,杨山可以肯定这本册子绝对受欢迎。丁芸还很贴心的把总共36道题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整理好,同时每个题后边列出详细的解题思路,大大提高了这本册子的可读性。
不过这个小册子还是太薄了,要是真的印刷出来似乎有点拿不出手。可目前小学数学所涵盖的知识点就这些,要是再扩展的话似乎有违写这本书的初衷。
就在杨山皱眉想着该怎么办的时候,丁芸说话了,“我觉得还应该在每个题型后边再附上一个同类型的难度更高的题目,这样能让读书的学生觉得更有挑战性,也能增加这本书反复阅读的价值。”
“好主意,那你就再出36道加难度的题吧。”杨山觉得这个想法很好,然后顺势甩锅。
“凭啥?”丁芸气鼓鼓的。
杨山赶紧哄着她,“这本书的作者是你啊,当然是你出。要是以后有人问起你,你那本数学书里的题都是你想出来的么?你怎么回答?”
“真的能印成书么?”
“当然,只要你出完题,我就去和陈干事申请,肯定能印10本,不,至少20本,我保证。”杨山像大灰狼一样诱惑着小红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