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院的一大爷家,一大爷坐在凳子上发呆,脸色灰白,手里的烟头烧到手上都没察觉。
前几天他听何雨水说学校已经贴出初三年级的成绩榜了,杨山名列其上。今天上午他特意请假去了趟红星中学,想了解一下杨山的学习成绩到底怎么样。结果刚进校门,就看到了榜单,杨山名字赫然列在首位。
回家后他就一直在凳子上抽烟,连一大妈过来问他都不理。
“看来杨山确实是不会给咱们养老的。”抽了大半包烟之后,一大爷终于说话了。
一大妈连忙安慰道:“不给就不给呗,人家也不欠咱家啥。他考上高中也挺好的,我看那孩子是个仁义的,以后出息了也有能力帮咱。我说老易,咱家以前对他挺好的,他对咱家也很尊敬,每次见我都大妈长大妈短的。咱们以后也别想着这些不靠谱的了,万一让他误会,反而生出间隙。咱就留着这份善缘,万一以后他真能帮上咱家呢?”
一大爷点点头,“老杨头儿真是领养了个好儿子啊。”
听到这话,一大妈有些意动:“老易,要不咱们也领养个吧?”
“我想过好多次了,可谁知道领回来的是个什么人性,万一是个白眼狼呢?我师傅不就是碰到了白眼狼么,死在炕上好几天了都没人管。我每次想起他死在炕上的样子,我就连觉都睡不着,我怕万一有一天我也……,唉!!!”
每次一谈论到领养话题,一大爷打心底里就觉得害怕。
一大妈也知道一大爷的心病,不再提这个话题,“上次不是说他要考中专么?怎么上了重点高中了?”
一大爷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不过既然他那么做,肯定也想好了以后的出路,八成是想考大学吧。”
“大学有啥好的?还要上那么多年的学,毕业后还不一样是干部,又能多拿多少钱?”一大妈觉得杨山亏了。
“应该会更好吧,轧钢厂去年就来了一个大学生,分到了技术科,听说拿到手的钱能有60多块,比中专生要高。”一大爷常年在车间对于干部级别也不太清楚,只能把道听途说的消息说给一大妈听。
一大妈心里算了笔账,还是觉得多读那几年书不值当。
“对了,虽然咱们没那方面的打算了,但我还是管事大爷,你晚上去杨山他家一趟,表示表示,就当是他考上重点高中的贺礼了。他上的那个d中可不一般,不是轻易能考进去的。”
“行,就送2斤小米吧,他小时候在西北那边长大,应该好这一口。”一大妈应承下来。
晚上杨山刚从街道办回来,一大妈就上门了。一大妈也是卡着时间来的,这个点其他上班的人还没回来,在院子里聊大天儿的也都回家准备做饭去了,她不想别人看到她往杨山屋里送东西,然后被说三道四的。
一大妈进了屋子就把米袋递给杨山,并说明了来意。杨山早已习惯了前世的那种和邻居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所以对于这份礼他很不想收,可又不得不收,如果不收真会得罪人的。没办法,杨山只能强迫自己要学会习惯这样的邻里环境。
一大妈也观察起杨山的屋子,相比上次她年初过来时看到的样子,杨山的屋子更整洁了。家具依然破旧,但是没有之前摇摇欲坠的感觉;窗户上也挂起了窗帘,虽然依然是补丁摞补丁,但很干净;地面上也不再是凹凸不平的土地,而是用大小不一的碎砖和石块认真的铺垫了一层,砖缝还用洋灰细细的抹了一遍;冬日里的厚铺盖也叠得整整齐齐,靠墙放在了炕上,还细心的用一块布遮盖上防尘;学习用的书本端端正正的摆在吃饭的矮桌上,看来这个矮桌已经被当作书桌用了。
看到这种情景,一大妈心里越发的觉得杨山好了,以前只是认为杨山老实勤快,现在看着杨山的那张憨憨脸都好像透着股机灵劲儿。“杨山啊,你爹要是看到你现在过的样子,一定很高兴,这家收拾的比他在的时候还干净。他真是找了个好儿子啊!”
“一大妈,我这也是和院里的人学的怎么收拾家,以前我岁数小不懂事儿,经常把家里折腾的乱七八糟,没少被我爹揍。”
“那也是因为你人好,知道好歹才能教的出来。你一大爷和一大妈要是能养出你这样的儿子,也算没白活,可惜没老杨头儿那命啊。”
杨山听一大妈这意思,是想和他诉诉苦?这是把他当大人了?那就诉呗,他现在也在锻炼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的能力,也挖掘一下自己察言观色的潜力。
杨山把一大妈让到炕边坐下,又倒了碗凉白开放到旁边的炕桌上,准备开聊。
“一大妈,您家的事情我也知道点儿,实在不行就领养个呗,就像我爹领养我那样。我爹都能把我养到成人,您家条件那么好,还怕养不好?”杨山宽慰着说。
“唉,哪能碰到那么好的事情啊,老杨头儿对你是知根知底的,毕竟他和你亲爹是兄弟,你这个亲侄子是啥脾性他好歹能估摸准,我们家可找不出这样的人啊。”今天一大妈也憋闷了许久,看到有人愿意和她聊,也就敞开了心思说。
杨山脸上表情转换了好几次,感情一大妈不知道他是捡来的?再说了人性好坏也会遗传么?这个他还真没研究过,不过即使会,那不也有基因突变的可能么?
“一大妈,其实我是捡来的。”杨山也不隐瞒自己的身世,这也没啥好隐瞒的,就把他的身世一五一十的都说给了一大妈听。
“……,这些都是我在老家的爹和我说的,他是用羊奶把我喂大的,我也从来没见过我娘,我娘在生我二哥没多久就得病没了。”
一大妈听到杨山这一波三折的身世都说不出话来,只是默默的消化这些信息。
“所以要我说呢,领养孩子也没必要看是谁家生的,好好教育总不会错。”杨山觉得一大妈的担心没啥道理。
一大妈也觉得杨山这话有点道理,也就把一大爷的心病说给杨山听。杨山听的也是心惊,大冬天的活活被……,咳咳,那场面确实挺骇人的,杨山不敢继续往下想了。
看着一大妈在那里唉声叹气,杨山理了理思路,想着怎么把这块心病去除掉,如果动动嘴就能把这事儿办成,杨山还是很乐意帮忙的。
“一大妈,一大爷心里的疙瘩我听明白了,就是把辛辛苦苦落不得好下场对不?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要是中听呢,一大妈就用这个来宽慰下一大爷,不中听就当我是小孩子不知好歹胡言乱语,您也别生气。”
“首先,我觉得这个世上还是孝顺的人多,虽然可能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二十四孝那个份上,可基本的孝道大部分人还是有的,长大成人后给老人养老也都是能做到的。这与好人坏人关系不大,即使是像蒋该死那样的人,也是非常孝顺的。所以呢,只要您二老教育的好,领养的孩子一定会孝顺你们的。”
“其次,您二老要是还是担心碰到像一大爷师傅那种情况,那就加道保险,多领养几个好了,一个不放心也就领养两个,再不放心就领养三个。总不能运气一直那么不好,全都碰到天生逆种不孝顺老人的吧。一大爷收入不低,多养几个也没多重的负担。”
“最后,假设啊,我是说假设,真的碰到了养的全是逆种,您二位也不用担心有更坏的下场。现在是新社会了,虽然吃穿依然挺紧巴的,可好歹生活是安稳了下来,我小时候可没少听我爹给我讲以前有多乱。真要是碰到我说的最差的情况,您二位顶多算是白忙活了十多年,老了没有儿女陪伴,但是靠着一大爷的退休金,您二位也能安度晚年,咱新社会是不会不管你们的,也不会是那样的下场。”
看着一大妈愁容有些减轻,杨山决定再加加磅。
“一大妈,我一直都用一句话来鼓励我自己:做事情要趁早,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别到时候连试的机会都没有了,您说对不?”
一大妈猛然抬头,是啊,再过几年就真的连试的机会都没有了。想到这里,一大妈也不再和杨山闲聊了,三步并作两步就往回走,连道别的客气话都顾不上说。
杨山对于自己现在的口才极为满意,这嘴皮子可算是有点进步了。这不,闫解成和一大妈都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哎?好像不太对了,要是闫解成按着自己说的把何雨柱的婚事搞定了,一大妈把一大爷养老心病搞定了,那养老联盟还没正式组建就解散了,95号四合院的剧情还没开演就要谢幕了。那作者是不是也要提前完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