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27日都是放粮日,从这天开始就可以提前购买下个月的定量粮(其实不是这一天,据说是当月4号开始,这里依据剧情需要,修改了)。
这一天杨山依旧按照他的作息时间,3点多起床,洗了把冷水脸就开始做早饭,如今他已经养成了早饭丰盛,中饭凑合吃饱,晚饭随意的习惯。
估摸着5点了,杨山就带着面袋和罐头瓶(用来盛放食用油)出了门,叫上闫家两兄弟和贾东旭一起去粮站排队,这是前一天约好的。
闫解放困的连走路都打晃,可是没办法,他爹说是一早就要去钓鱼,不能耽误,只能他哥俩儿来买全家百多斤的定量粮了。到了粮站已经有几个人在那里排队了,杨山朝前头看了眼,发现他的同学丁冲也在,不过杨山记忆中没和他接触过,就知道他爹是个鞋匠,所以也就没过去打招呼。
靠在墙上,杨山一脸轻松的仰头看着满天繁星,视力变好加上现在也没啥光污染,让他觉得这个世界的星空分外美丽,可惜是冬天,看不到银河。
在这个世界虽然日子过得艰苦,可杨山却感觉过得更舒服。天天傻乐傻乐的,开始是为了维持人设,现在觉得这样也挺不错的,时不时和邻居扯两句,主打的就是没心没肺,心态好的不得了。而且日子忙忙碌碌的也过的充实,不像在前世感觉就是在消耗垃圾时间。
看了半天星空,杨山又低头算计起他来着近一个月的花费:粮食、日用、学习这三个方面要维持现在的水平,8块收入肯定是不够的,掰着指头一通算,确定每月的缺口是4块5,乐观估计,他的积蓄大概能够维持4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在今年的6月前,他必须要找到新的财源,否则要么饿肚子,要么辍学。
这也没啥大不了的,杨山可不会难为自己,首先肯定是考虑肚子,辍学就辍学呗,有活儿干就能活下去,他在前世就是在社会的底层位置,在这世即使扫大街也没有落差感。
不过也不是没别的办法,他可以提前参加中考,考上中专,他已经打听过了,那个电机什么中专虽然还没从工业学校分离出来,但是也是可以考的,而且这个专业是半工半读,只要考进去,生活质量是有一定保证的。但那样感觉压力有点大,杨山准备等到倒计时结束再定。
“杨山,真是你啊,我在前边看了你半天,你也来买粮啊。”杨山还打算继续把各项预算精确到天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在叫他,睁开眼睛一看,是丁冲。
“丁冲,你在前边排着? 你来的可真够早的。”杨山假意之前没注意到他,“就你一个人么?来买你一家的粮?那你可有的累了。”
“是啊,我爹他这两天有点不舒服,所以我干脆就一个人来了,也就不到100斤,我扛得动。”丁冲咧嘴一笑。
“对了,你寒假作业做的怎么样了,我记得你还是学习小组的组长吧,等过完年帮帮我,我看见作业就头疼。”杨山没话找话,好歹要有共同话题嘛。
谁知道说起这个话题丁冲反而低沉下来,“杨山,我以后不上学了,年后我要跟着我爹去他那个厂子当学徒了。”
“为啥啊?”这次杨山是真的惊讶了,他可是记得这个丁冲在班里学习很不错,能排进前5,按照去年的比例,他是有机会考上中专的。
“我爸身体不好,干不了厂子里的活儿,我是家里老大,只能去顶岗了,否则我们一家子的日子都不好过。”
“......”
杨山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很想帮帮他,却什么都做不了,毕竟他自己在半年后都有可能辍学。
想了想杨山决定平衡他一下,好歹安慰安慰人家,“哦,我也快上不下去了,现在定量粮少了,我那点补贴坚持不了多久,估计到夏天也要去上班了,到时候去你上班的地方找你玩。”
丁冲勉强的笑了笑,点头答应着。有了难兄难弟的情谊,两人迅速熟络了起来。
杨山聊天喜欢向纵向发展,话题不多但是喜欢往细了聊,恰恰丁冲也是这个性子,凡事都讲究个上下通透,所以两个人越聊兴致越高,聊到天亮的时候两个人居然头上都冒了白气,眼见着马上就开始放粮了,丁冲才依依不舍的回到他的位置。
早上7点45,粮站的大门准时打开了,这时候排队买粮的人已经一眼望不到头。杨山搓搓脸清醒一下自己,跺了跺冻得有些麻木的脚,又踢了一下蹲在脚边已经睡着的闫解放,慢慢的跟着队伍往前走。
粮站的工作人员对于放粮的流程显然已经很熟练了,一个人站在地磅旁称重装袋,一个人拿着登记簿记录,几个搬运工来来往往的搬运着粮食,也许是清晨大家还没有完全从睡梦中醒来,整个现场只能听到称重人宏亮的报数声和登记人核对信息的低语,买粮的人都是默默的等待或者拿粮离开,并没有喧闹的场景出现。
一刻钟后,杨山买到了他所需要的定量,21斤棒子面和5斤白面,分两个袋子装好后,又提着油瓶进了旁边的仓库打了2两油。他需要拿的粮食是最少的,所以在出来的时候还顺带帮闫家提了一袋。看了一眼靠墙排列的买粮队伍,估计队尾的人中午都不一定能排到,这让他有种这是前世排长队打疫苗的错觉。
一路上还能看到络绎不绝的人群往粮站那边走,碰到熟人时不时的还打个招呼,询问几句买粮的情况,有特别熟悉的人还当场打开口袋查看一下这次的粮食质量。其实大家也都明白,现在发的粮食基本都是陈粮,新粮还都在库里呢,真要是开始发放去年收上来的新粮,那估计就谣言四起了。
上午干完活就已经不早了,所以杨山就给自己放了半天假,在家悠闲了半日。中午吃完饭的时候,何雨柱匆匆忙忙过来找杨山,想用棒子面换几斤他手里的白面。
何雨柱依然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小子,哥们忘记这个月的细粮比例变了,前几天答应雨水过年要饺子白面馒头吃三天,这不家里存货不够了么,能和你换几斤白面么,放心,哥们不占你便宜,三换一怎么样?”
这个比例杨山是要占不小便宜的,比去鸽子市换划算,大不了他再多跑一趟鸽子市换回来,还能赚点呢,有这好事儿哪还有不同意的。一边用何雨柱带的秤称重,一边问他,“柱子哥,你咋不去找三大爷换呢,按说他家里的白面更多,也愿意换给你。”
何雨柱撇撇嘴,“和他换东西太费唾沫!”
咦~~~,好恶心,不过倒是挺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