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见因牛微的父亲从中做梗,家里生意便影响这么大,心有戚戚,如今听王建松说的有道理,便动摇了。但妈妈不同意他和焕焕在一起,说帮他再找个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姑娘。王建松跟妈妈说,他知道一句话,叫娶妻娶贤,他要娶焕焕这样的姑娘。可妈妈说,爸爸打听到的结果,焕焕父母品德并不好,王建松急了,他跟妈妈说焕焕很好,还向妈妈发誓,他非焕焕不娶,妈妈无奈,只能去做爸爸的工作。
妈妈没有说动爸爸,王建松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离春节越来越近,他要自己找媒人去焕焕家提亲。妈妈多少是个要面子的人,知道儿子自己找媒人的话,会被村人说三道四,她在丈夫和儿子之间左右周旋,终于在丈夫的默许下替儿子找了媒人,去焕焕家提了亲。
王建松的嫂子,娘家家境还行,哥哥和嫂子订婚时是在酒店里摆的酒席,有仪式有排面,焕焕父母是普通老农民,对女儿的订婚仪式没有这种要求,王建松父母也无意为他如此操办,王建松本人也不奢求如此,只求像村里那些小伙伴们一样,简简单单的订个婚即可。
但是订婚那天,爸爸却说临时有应酬,脱不开身,坚持不去。爸爸本意是让王建松服软,求他,王建松却不肯服软,也不求他,说了一句:“好,我不耽误您做大生意。”他起身出了门,用他男儿膝下的黄金迅速搬来了叔叔和哥哥当救兵,又用他自己打工攒的钱买了好烟好酒,添在已准备好的礼品里,以向焕焕父母表诚意。虽然有些坎坷,但他和焕焕总算是订了婚。
王建松和焕焕定了亲,和爸爸的父子关系却闹得很僵,他和爸爸几乎不说话,爸爸对他这个儿子看不顺眼,对焕焕这个准儿媳和准儿媳一家人更是嗤之以鼻,没有丝毫待见。
王建松和焕焕订亲后,焕焕又去打工了,王建松用打工攒的钱和妈妈资助他的钱开始开火锅店。他以为他已经把火锅店的方方面面了解透了,但真干起来才发觉万分难,一些隐藏的细节不去做是发现不了的,比如,究竟该装什么样的排风管道,才能保证既没有太大的噪音还能及时把味道排出,他返工了三次,才给火锅店装上合适的排风管道。
又比如,人员该如何管理,有一天,有两个员工竟然当着客人的面起了冲突,还打起来了,王建松费了好大劲才把那两个人拉开,虽然他后来把这俩员工都开除了,但也给客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王建松自认为对员工掏心掏肺的好,但员工打架时却丝毫不考虑对火锅店的影响,这让他说不出来的难受。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想象不到的问题,王建松处理得焦头烂额。但最让他发愁的是,店里的客人太少了,可能是当时选址时,为了省点房租,他选了这个稍稍偏一些的位置,也可能是本地人的确不怎么吃辣,所以,他的火锅店客流量不大。
王建松的火锅店惨淡经营着,唯一让他欣慰的是,焕焕总是打电话鼓励他,后来,得知他的火锅店经营困难,更是去了北京的火锅店里打工。她说她先去学习别人是如何经营火锅店的,以后和他一起经营自家的店,王建松感动到说不出话,如果有她在旁边帮忙,那该多好啊。
他知道,做餐饮是个伺候人的辛苦活,他舍不得她辛苦,但他也给不了她更好的生活,只能看着她去打工。他真希望他这个火锅店的生意能快点有起色,多少赚点钱,但事与愿违,他的火锅店一直不温不火,常常处于赔钱的边缘,又维持了一段时间后,他不得不关了他的火锅店。
他再次踏上了打工的路,这次,他去那些经营得很好的饭店打工,他仔细的分析那些店为什么生意红火。等他觉得在这家店里干得差不多了,学的东西也差不多了,就换下一家。如此,打工一年多后,他决定去省城再次开火锅店。他把想法告诉了焕焕,焕焕便早他一步去了省城。
他手头的钱不够,去向妈妈借钱,妈妈却不肯像他第一次开店那样支持他,他软磨硬泡了很久,才从妈妈手中拿到不多的钱,那些钱,仅够前期资金,店铺房租只能交三个月的,如果这三个月他的生意做不起来,他将没有资金维持。
他把情况跟焕焕讲了,焕焕问他:“那你还想开店吗?”他回答:“想。”
焕焕说:“那就开吧,三个月的时间足够看出来一个饭店的生意怎么样了,咱们从选址开始,每一步都仔细一些,别人能干成,我们也能干成。万一没干成,咱俩就去打工,咱们有手有脚,总饿不死。”
他们的火锅店就这样开起来了,生意出人意料的红火,他开第一家店时幻想着他的店会有客人排队,如今每天都能实现了。可他和焕焕忙到连庆祝的时间都没有,常常回到出租屋后倒头便睡。他们增加了人手,但始终不敢掉以轻心,一直亲力亲为的处理着店里的大事小情,直到他们的余钱慢慢多了起来,店里的员工也成长起来了,他们才敢稍稍放松一下。
王建松的年龄早就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他自己何尝不想早点结婚,可是爸妈从不提为他操办婚礼的事情。他知道爸爸对他不满,他自己又忙着学习如何做火锅店,重要的是他手中资金紧张,便也没提过结婚的事情。但他到省城后,和焕焕天天在一起,有一天他看着心爱的她,一时没有控制住自己,一切的一切就那么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好在他们已经订婚,也一定会结婚,此事也不算特别过分。
可他回家拿户口本准备领结婚证时,恰好赶上爸爸丢了一个工程,爸爸心情不好,对他破口大骂,骂他不顾及家人,只顾自己,也不肯把户口本给他,他懒得再争辩什么,转身离开了家,他和焕焕领结婚证的事情就这么拖了下来,直到焕焕怀孕。
焕焕怀孕后,他和焕焕商量结婚的事情,也问焕焕要给她家多少彩礼,焕焕说:“我不要金银首饰,也不要房子车子,甚至不要婚礼,我只要钱,我的弟弟和妹妹们还在上学,这些钱要能保证他们完成学业。”
王建松没读过大学,不知道上大学要花多少钱,他估摸了一下,就按一年一万来算吧。假如盼盼、小昭、安安读研究生,盼盼还要再读三年,需要三万,小昭再读四年,需要四万,安安复读一年,加上大学和研究生,共八年,需要八万,三个人共十五万。虽然焕焕管钱,但账目他是很清楚的,他知道他们俩能拿出这十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