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实验室,气氛再次变得有些压抑。
经过几天的连续奋战,依靠新调拨的计算资源和科研系统的全力辅助,千临对“钥匙”频率片段的解析进度达到了48%,干扰场模型的初步构建也完成了25%。然而,研究越深入,遇到的技术壁垒也越发坚固。
“不行……现有理论框架无法解释这种超光速信息传递现象。”千临盯着屏幕上一段异常复杂的能量跃迁模拟图,眉头紧锁,“模型在这一步就卡住了,强行推演只会导致逻辑崩溃。”
周总工和几位基地顶尖的物理学家围在旁边,也是一脸凝重。他们动用了毕生所学,甚至翻阅了基地所有能接触到的前沿物理文献,依旧无法理解这种直接作用于时空结构的频率是如何运作的。
“千老师,会不会……是我们基础理论的方向错了?”一位老教授犹豫着开口,“这种现象,似乎已经超出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范畴。”
千临沉默不语。她知道,教授说得对。以这个时代的基础科学水平,想要完全理解并反制“钥匙”频率,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有更高级别的理论支持。
科研系统界面闪烁着警告:
【警告:频率解析遭遇高维壁垒,现有知识库不足以支撑后续分析。】
【干扰场模型构建遭遇瓶颈,缺乏关键参数‘空间曲率常数K’的精确测量手段。】
【建议:申请查阅‘乾坤’项目甲级权限核心数据,或尝试获取更高维度的物理学理论支持。】
“乾坤”项目的甲级权限核心数据,霍凌风已经在申请,但审批流程极为严格,短时间内难以拿到。至于更高维度的物理学理论……在这个时代,去哪里找?
千临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她拥有超越时代的知识储备,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条件,许多先进技术根本无法实现。就像给她一张星际战舰的设计图,却只有拖拉机零件,根本造不出来。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霍凌风走了进来,脸色有些古怪。他身后,跟着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老者手里提着一个旧布包,眼神锐利而好奇地打量着实验室内各种超前的设备。
“这位是……”周总工疑惑地看向霍凌风。
“这位是钱卫国,钱老。”霍凌风介绍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尊敬,“钱老是国内理论物理界的泰山北斗,早年曾在国外深造,参与过国家最早的核物理研究。这次听说我们遇到了难题,特地从京城赶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钱卫国?千临在脑海中快速搜索了一下。这个名字,在后世的物理学界如雷贯耳,是奠定中国高能物理基础的几位元勋之一!只是没想到,他现在看起来如此……朴素。
“钱老,您好!”周总工等人连忙上前问好,态度十分恭敬。
钱卫国摆了摆手,目光却被主屏幕上那复杂的波形图吸引了过去:“小霍在路上跟我简单说了说你们遇到的问题……这个频率……有点意思。”
他走到控制台前,仔细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和模型,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千临站在一旁,安静地观察着。
“超光速信息传递……空间结构干涉……”钱卫国口中喃喃自语,眼神越来越亮,“你们尝试过……从弦论或者膜宇宙的角度去理解吗?”
弦论?膜宇宙?实验室里的其他人面面相觑,这些理论在这个时代还只是极少数顶尖物理学家圈子里的猜想,远未成熟,更别说应用了。
千临心中却是一动!弦论和膜宇宙理论,正是后世解释高维空间和超光速现象的主流理论之一!这位钱老,果然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
“钱老,我们缺乏相关的数学工具和理论模型进行推导。”千临开口说道,声音依旧平静,但眼神中多了一丝期待。
钱卫国转过头,第一次认真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的女孩。霍凌风在路上重点提到了她,说她是项目的核心,拥有惊人的天赋。
“数学工具嘛……”钱卫国从他的旧布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几本厚厚的、手写的笔记,“这是我这些年瞎琢磨的一些东西,关于高维空间几何和拓扑学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或许……能有点用?”
他将笔记递给千临。千临接过笔记,快速翻阅起来。只见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推导,字迹遒劲有力,逻辑严谨。虽然很多理论还处于雏形阶段,甚至有些推导在后世看来走了弯路,但其中蕴含的关于高维空间的思想火花,却让千临如获至宝!
特别是其中一篇关于“卡拉比-丘流形”在高维空间中应用的推演,虽然还很粗糙,但恰好能为她解析“钥匙”频率中的某个关键扭结结构,提供一个全新的数学模型!
“谢谢您,钱老!”千临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这些笔记……非常有用!”
钱卫国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个小姑娘居然能看懂他这些“天书”,而且还评价“非常有用”。他笑了笑:“有用就好,有用就好。我老头子也就是瞎写写,能给你们这些年轻人提供点思路,也算没白来。”
霍凌风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是暗松一口气。他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请动了这位早已不过问具体项目的老前辈。没想到,钱老带来的这些看似“不成熟”的手稿,竟然真的成了破局的关键!
“系统,以钱老的笔记为基础,结合现有高维物理理论,重新构建频率解析模型和干扰场模型!”千临立刻在脑海中下达指令。
【收到!正在导入钱卫国手稿数据……发现与高维空间理论存在高度契合……正在优化数学模型……】
【警告:计算量将呈指数级增长,现有计算资源可能达到极限!】
千临抬起头,看向霍凌风:“我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越多越好!”
霍凌风毫不犹豫:“我马上去协调!”
有了钱老的理论手稿作为“钥匙”,千临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接下来的几天,她几乎不眠不休地投入到新的模型构建和计算中。核心实验室的灯光彻夜通明,无数研究员在她的带领下,围绕着新的理论方向展开攻关。
而钱老,这位理论物理界的泰山北斗,也对千临展现出的超凡理解力和计算能力惊叹不已。他干脆留在了基地,和千临以及其他研究员一起讨论,时常为他们讲解一些关键的理论节点,偶尔也会被千临提出的、超越时代的问题问得哑口无言,然后陷入更深的思考。
一时间,基地核心实验室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景象:一位泰斗级的老前辈,和一位年纪轻轻却深不可测的“小老师”,共同带领着一群顶尖科研人员,向着未知的科学高峰发起冲击。
技术壁垒,似乎在理论的曙光和意外的强援下,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
与此同时,金陵。
冯毅和赵峰带领的“回响”行动小组,已经秘密抵达。他们根据霍凌风提供的线索,开始对金陵市内几个重点区域进行摸排。
赵峰利用他那兵痞似的自来熟性格,很快就和当地一些“消息灵通”人士搭上了线。他假扮成文物贩子、地质勘探队员、或者对奇闻异事感兴趣的游客,四处打探。
“哎,我说大哥,听说你们这紫金山底下,以前挖出过什么会发光的石头?”赵峰叼着根烟,蹲在一个茶馆门口,跟一个老大爷套近乎。
“还有啊,听说城南那个废弃的老研究所,晚上闹鬼?是不是真的?”
冯毅则带领另一组人,利用专业设备,对几个可疑地点进行秘密勘测,重点检测是否存在异常的能量场或磁场波动。
他们在一个据说曾是古代祭祀场所的山谷深处,发现了一些微弱但规律的能量残留信号,与千临描述的“时空回声”特征有些相似。而在对当年“乾坤”项目实验室旧址附近区域进行排查时,他们在一处不起眼的废弃防空洞入口的石壁上,发现了一个模糊不清,但依稀可以辨认的——扭曲沙漏与蛇的标记!
“头儿!找到了!‘衔尾蛇’标记!”冯毅的声音透过加密通讯器传来,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