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临被送到了一个远离尘嚣、被高山环绕的神秘基地。这里戒备森严,四周布满了哨卡和巡逻队。基地内部,是一栋栋被钢筋混凝土加固的建筑,门口都有持枪的战士站岗。她的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制在宿舍楼、食堂和科研大楼之间。
科研大楼内部更是另一个世界。这里集中了国内最先进的科研设备——虽然在她看来依然是上个世纪的水平,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国之重器。和她一起参与“东风之翼”项目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各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他们大多是年长的院士、教授,只有少数几位和她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也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千临作为最年轻的参与者,又是从军工厂这样的基层单位调来,一开始难免受到了些许审视。尤其是在第一次项目组全体会议上,当她对某个核心材料的数据提出疑问,并指出了报告中的一处微小偏差时,几位材料学领域的权威专家都露出了不太高兴的神色。
“小千同志,我们这份报告是经过层层审核的,数据也都经过了反复验证。”一位头发花白的院士,语气温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你虽然在催化剂方面有突出贡献,但材料学领域……”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确:你跨界了,而且质疑的还是我们这些老专家的成果。
千临没有争辩,只是平静地打开随身带来的笔记本,指着其中的一页:“这是基于我掌握的另一种材料结构分析模型,对报告中这个数据的反向推演。结果显示,如果报告数据是准确的,那么这种材料在极端高温下的晶格稳定性会比我们预期的低1.7%,这会影响到最终部件的耐热上限。”
她没有使用任何系统术语,只是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理论和逻辑进行解释,但其分析的深度和角度,却是这个时代无人能够企及的。她甚至在黑板上随手画出了那种材料在高温下的微观晶格结构变化图,其复杂和精妙,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死寂。那些原本面露不悦的专家们,此刻都瞪大了眼睛,盯着黑板上那幅令人惊叹的结构图,又看看旁边那个平静得仿佛在做一道简单习题的年轻女孩。
过了好半晌,那位院士才颤抖着手,指着黑板:“这……这模型……你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我们从未见过如此精细的分析方法!”
千临没有回答,只是平静地等待他们的反应。
经过紧急的复核和验证,专家们震惊地发现,千临指出的那个微小偏差竟然是真的!而她提出的那种材料结构分析模型,更是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
这次会议之后,千临彻底在项目组站稳了脚跟。所有人都对她刮目相看,再也没有人敢因为她的年轻而轻视她。她不再是“跨界”的门外汉,而是解决核心难题的关键人物。她的地位迅速上升,被赋予了更高的权限,参与到更核心、更关键的技术环节。
她也因此接触到了更多这个时代最尖端的秘密,了解到“东风之翼”项目所承载的巨大期望和面临的生死攸关的挑战。
与此同时,远在军工厂的白墨,则过着相对平静但也充满挑战的生活。没有了千临在身边,她有些不适应,总觉得宿舍里空荡荡的。但她知道千临是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努力让自己投入到工作中,不让千临担心。
她在职工医院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上次成功诊断并治疗了铍中毒的老工人后,她成了医院里处理疑难杂症和急重症的“招牌”。许多工人和家属,甚至附近村镇的百姓,都慕名前来求诊。
她的医术在实战中不断磨砺,系统奖励的知识包也在悄无声息地发挥作用。那份中级医药化学知识包,让她开始尝试利用医院药房里现有的基础药材,按照系统提供的简易配方,合成一些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药物。
比如,针对军工厂工人常见的腰腿痛、风湿骨病,她尝试用系统知识配制了一种外用药酒,效果奇好,许多被病痛折磨多年的老工人都因此得到了缓解。还有针对一些常见感染的简易抗生素配方,虽然合成过程复杂,但一旦成功,在这个抗生素种类有限的时代,无疑是巨大的突破。
她在医院里忙碌着,用双手和知识,实实在在地帮助着这个时代的人们。她的善良、耐心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爱戴。
然而,平静的生活下,也并非没有波澜。随着白墨名声的扩大,一些不怀好意的人也开始注意到她。有些是觊觎她的医术,想拉拢利用;有些则是对她过于突出的表现感到不安,试图打压。
这天,医院里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是军工厂厂办一位副主任的家属,说是得了怪病,请遍了名医都治不好。副主任点名要让白墨来治。
白墨前去查看,发现病人症状确实奇特,忽冷忽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经过各种检查也查不出具体病因。
【叮!检测到宿主接触到疑似“早期放射病”病例。】
系统再次及时给出了提示!放射病?白墨心中一惊。这个年代,对于放射性物质及其危害的认识还很浅显。军工厂里,有没有可能接触到相关的放射性材料或者设备?
她结合系统提供的放射病早期症状知识,更加仔细地检查了病人。又委婉地向家属询问了病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特别是近期是否接触过一些特殊的物品或去过特殊的地方。
家属回忆说,病人最近参与了厂里一个老库房的清点工作,那个库房据说存放了一些废弃的仪器设备,有些甚至是从之前的老研究所转运过来的。
白墨心里一沉。废弃的、老研究所转运过来的设备……这极有可能就是接触源!
她没有立刻点破,只是谨慎地提出了自己的治疗方案:首先,让病人立即远离可能接触源,并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其次,使用一些促进排泄和支持疗法的药物;最后,尝试使用一些具有抗辐射损伤作用的中草药配方进行辅助治疗。
这个方案同样显得有些“另类”,尤其是“隔离观察”和“中草药配方”。副主任一开始有些犹豫,但他请来的其他医生也束手无策,最终还是决定相信白墨。
治疗进行得很顺利,病人的症状逐渐得到了控制,虽然病程漫长,但至少病情不再恶化。白墨再次展现了她在疑难杂症上的判断力和治疗能力。
但这次事件,也让白墨意识到了危险的存在。放射性物质泄露,这可不是小事!一旦暴露,不仅是接触者,周围的环境和人员都可能受到影响。她将自己的怀疑和判断,以及对老库房的担忧,委婉地向上级进行了汇报。
她的汇报引起了军工厂保卫处和厂办的高度重视。冯毅得知此事后,立刻向霍凌风进行了汇报。
霍凌风听完冯毅的汇报,眉头紧锁。放射性泄露?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或医疗问题,而是涉及国家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的重大事件了!而且,这事情似乎和千临正在参与的那个绝密项目隐隐有些关联。
他立刻指示冯毅,要以最快的速度,最隐秘的方式,彻底调查清楚那个老库房的情况,对所有可能接触过的人员进行排查,并采取最严格的保密措施。同时,他心里对白墨的担忧也加重了几分。她无意中触及了如此敏感的事件,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霍凌风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千临正在进行的任务极其重要,不容打扰。但白墨这边的情况,也同样不能忽视。这对姐妹,就像两枚投入深水的石子,在不同的领域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也搅动着更深层的暗流。他必须想办法,在不影响千临任务的前提下,保护好白墨,并确保这些敏感事件不会带来不可控的后果。他意识到,是时候动用他手中的一些资源,为白墨也构建起一道无形的保护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