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系统任务更新:检测到宿主处于军工科研环境边缘,触发关键词“基础工业薄弱”。科研任务:设计并提出一项能改善军区附属工厂基础加工工艺的方案。任务奖励:初级材料科学知识包(合金部分),系统积分120点。】
千临的眉头微微蹙起。
基础加工工艺……
这个范围太广了。
军区附属工厂?
她甚至都不知道那个工厂具体是做什么的,规模如何,设备怎样。
看来,得先想办法去那个工厂看看才行。
这个任务,比在公社改进农具和做教具,难度提升了不止一个量级。
而在军区某间办公室里,霍凌风正听着赵峰的汇报。
“……白墨同志已经安排进内科了,李主任那边态度比较中立,不过科室里其他人,尤其是那个周芸,估计会有些想法。千临同志那边,暂时让她在招待所熟悉情况,研究所筹备处那边还没正式安排任务。”
赵峰言简意赅地汇报了情况。
霍凌风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
“医院那边,盯着点,别让人欺负得太过了。陆衡那小子,欠着人家救命之恩呢,咱们不能让人寒了心。”
他的语气听似随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至于千临同志……这个更有意思。她好像对周围环境不太关心?”
他想起那个在公社小学操场边,安静地摆弄着简陋教具,眼神却异常专注的女孩。
“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或者写写画画,很少主动跟人交流。不过我留意到,她对咱们开过去的吉普车,还有路边的一些机械设备,会多看几眼。”
赵峰补充道。
“哦?”
霍凌风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派个人,‘不经意’地让她接触一下附属工厂那边的情况。我想看看,她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千临被带到军工技术研究所筹备处时,心里是充满期待的。
在她看来,“研究所”三个字本身就代表着更先进的技术、更专业的设备和更纯粹的科研环境。
她带着满腔的热情,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然而,现实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研究所筹备处只是借用修理厂旁边的一栋两层小楼。
说是“技术研究所”,实际上规模很小,人员不多,设备也远没有达到她想象中的先进程度。
几间办公室里,陈设简单,堆满了各种文件和图纸。
接待她的是高志远,高工。
一位五十多岁、身材清瘦、戴着厚厚眼镜的技术专家。
他看上去严肃寡言,眼神锐利而专注,典型的老一代科研工作者形象。
高工上下打量了千临几眼,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
眼前这个女知青,太年轻了,气质也太清冷,怎么会是县教育局和军区附属小厂力荐过来的“技术人才”?
“你就是千临同志?听说你在公社小学做了些教具,还在公社里改进了些改装?”
高工的声音有些低沉,带着点学究气。
“是的,高工。”
千临平静地回答。
“嗯。”
高工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赵干事把你的档案送过来了。这样吧,你先在这里熟悉一下环境,看看我们的资料。等手头的工作忙完,我给你安排个具体任务。”
他给她分配了一个角落里的办公桌,上面放着几份泛黄的技术资料,然后就又埋头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了。
千临坐在桌前,拿起那些技术资料。
很快,她就发现,这些资料虽然是军工技术相关的,但内容陈旧,理论基础薄弱,很多地方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初的水平。
这让她有些失望。
她开始在筹备处里转悠,希望能找到一些与她科研系统相关的“触发点”。
她观察着办公室里的仪器设备(屈指可数的几台),走到窗边看向修理厂的院子(破旧的机床和堆积如山的废铁),甚至翻阅了一些看起来更像内部刊物的技术报告。
科研系统在脑海里安静得很,没有任何反应。
这感觉,就像一个满级的大神,突然被扔进了一个新手村,连一件像样的武器和装备都找不到,甚至连怪都没有。
她尝试在系统商城里搜索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比如“工业母机”、“精密铸造”、“半导体”……系统都能给出结果,但兑换它们所需的积分,是她那点可怜的积分数的无数倍。
这种无力感,比在公社找不到合适材料打磨透镜时更加强烈。
那时至少还有材料,只是需要加工,而现在,是整个工业基础的差距,是时代鸿沟。
一连几天,千临都处在这种“无事可做”的状态。
高工和筹备处的其他技术人员都很忙碌,他们讨论着一些千临听起来非常基础的技术问题,比如如何提高铸件的精度,如何改进焊接工艺,如何解决某个设备的磨损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在千临的知识体系里,都是有成熟解决方案的。但她不能直接说出来,也不能暴露自己超前的知识。
她尝试从他们的讨论中寻找能与系统任务关联的关键词,希望能触发新的任务或者获得指导,但系统依然沉默。
“千临同志,你最近在看什么呢?”
高工注意到了她每天坐在角落里,不是看那些旧资料,就是对着窗外发呆,或者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一些奇怪的符号和图表。
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虽然被推荐上来,但似乎并没有展现出特别的能力或者对现有工作的热情。
“我在思考一些问题。”
千临抬起头,平静地回答。
“思考?思考什么?科研工作不是空想,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你应该多看看我们正在做的项目,了解我们遇到的技术难题,才能找到切入点。”
高工推了推眼镜,语气有些严肃。
“我正在了解。”
千临简短地说。
她确实在了解,但了解得越多,就越发觉,这里的问题,用现有的技术体系去解决,是多么的低效和困难。
高工看着她,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个年轻人,怎么看都不像是那种热情洋溢、扎根车间的技术人才。
她太安静,太……游离了。他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县里和陆营长他们夸大其词了?
或者,她只是在教具设计方面有天赋,其他领域并不行?
就在高工对千临的能力产生怀疑时,修理厂那边出了点问题。
一台重要的机床,某个关键零件磨损严重,需要更换。
这个零件精度要求很高,修理厂自己加工不出来,外协生产又需要时间,而且质量也不一定有保证。
这直接影响了修理厂的正常运转,甚至可能耽误军区部队的装备维护。
高工也被这个问题困扰。
这个零件的加工精度,是当前技术体系下很难突破的瓶颈。
“如果这个零件能提高精度,很多设备的性能都能提升不少。”
一个技术员叹了口气。
“可惜咱们的设备和工艺,就是达不到那个要求。”
千临听到他们的议论,脑中闪过一道光芒。
系统!
【检测到宿主接触关键技术难题:精密零件加工精度瓶颈。触发关键词:“精密加工”、“材料改性”、“简易工装优化”。】
【科研系统提示:是否接受新任务“精益求精:突破关键零件加工精度瓶颈”?任务奖励:初级材料改性技术图纸(已注入),系统积分200点。】
千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接受。
这才是她想要的任务!
一个真正的技术难题,一个需要她运用系统知识去解决的挑战。
任务接受后,系统的知识立刻注入她的脑海。
她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知识库,关于材料的微观结构、不同合金的处理方式、超精密加工的基本原理等等,都在她脑中清晰呈现。
她立刻在本子上快速写下几个关键词和简短的公式。
高工不经意间看到她本子上那些像是“天书”一样的符号和图表,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千临同志,你在写什么?”
高工忍不住问。
“一些关于提高零件精度的方法。”
千临头也不抬地回答。
“提高精度?这问题我们研究好久了,不是那么容易的。”
高工皱起了眉头,显然不认为她能有什么好办法。
“如果材料性能能有所提升,结合改进的工装和加工参数,理论上可以达到。”
千临说得非常专业,但又非常简洁,听在高工耳里,就像在听一个外星人说话。
材料性能提升?
改进工装?
加工参数?
这些概念都懂,但结合在一起,从一个年轻女知青嘴里说出来,就显得格外突兀。
“你对材料和加工工艺有研究?”
高工的语气带上了几分审慎。
“一点点。”
千临言简意赅。
高工看着她平静的脸,心里涌起一丝好奇。
他知道,不能小看任何一个对技术有独特见解的人。
“这样吧!修理厂那个磨损的零件,你有没有兴趣看看?或许你能看出什么我们没注意到的地方。”
高工沉吟片刻,说。
“好。”
千临立刻答应。她知道,这是她展现能力、获取信任、并实际接触任务目标的绝佳机会。
她站起身,跟着高工,走向修理厂。
阳光穿过厂房高大的窗户,照在布满油污的机床上。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金属的气味。千临深吸了一口气。
这里,似乎才是她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