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朱红亭台
那座朱红色的小亭比施文德记忆中更加诡异。亭柱上缠绕着黑白相间的藤蔓,每一片叶子都长着人脸形状的纹路。亭内没有座椅,只有一面等人高的铜镜立在中央,镜框上雕刻着十八层地狱的景象。
\"这不是我们之前登过的望乡台。\"施文德紧握月华的手。两人的魂体都因忘川河的侵蚀而半透明,像两缕随时会散去的烟。
月华摇头:\"那是给普通亡魂用的仿品。这才是真正的'三生镜台',能照见前世、今生与来世。\"
她刚迈上台阶,铜镜就突然亮起来,映出的却不是他们的倒影——而是一片火海,隐约可见几个绑在铜柱上哀嚎的人影。镜中传出凄厉的惨叫,施文德认出其中有那个巫婆的声音。
\"擅离职守的孟婆,还有扰乱阴司的亡魂。\"一个冰冷的声音从亭顶传来,\"你们好大的胆子。\"
亭檐上不知何时盘着条黑龙,灯笼大的眼睛泛着青光。它缓缓垂下头颅,鼻孔喷出的寒气在地面结出白霜。
月华上前一步,将施文德护在身后:\"龙君明鉴,弟子甘愿受罚,但求放过我夫君。他饮下忆魂汤全为救我...\"
黑龙的瞳孔收缩成细线:\"忆魂汤?\"它突然伸爪抓向施文德,\"那便让本君看看你记起了什么!\"
龙爪触及额头的瞬间,施文德眼前闪过无数画面——三世记忆如决堤洪水般奔涌而出。最清晰的莫过于巫婆临死前的诅咒:\"我要你们世世相逢,世世分离!\"
\"原来如此。\"黑龙收回爪子,竟露出几分人性化的恍然,\"那巫婆是上任孟婆的孽障。\"…… ……,…………,………………第二节:三生镜缘
铜镜中的画面突然变化,显示出令人震惊的真相:
三百年前,有位孟婆因动情私放爱人转世,被罚入轮回十世。她的怨恨在阴间积聚不散,最终附在那巫婆身上,专门破坏施文德与月华的姻缘...
\"所以每一世我们都...\"施文德喉头发紧。
\"不得善终。\"黑龙接口,\"直到这一世,月华手刃巫婆,破了诅咒。\"
铜镜再次变换,这次显出月华埋葬巫婆时的一个细节——她不仅钉了桃木钉,还将那本记满罪证的名册与尸体一起埋葬。正是这个无心之举,切断了孟婆怨念与阳世的联系。
黑龙的尾巴轻轻拍打亭柱:\"因果已了,但阴司的规矩不能破。孟婆擅离职守,亡魂扰乱轮回,必须受罚。\"
它张口吐出一颗明珠,悬在铜镜上方。珠子投射出两条路:左边是座雾气笼罩的独木桥,右边是道金光闪闪的阶梯。
\"选吧。左路入轮回,但永世不相见;右路返阳间,却只有七日寿命。\"
施文德与月华对视一眼,同时开口:\"我们选——\"
\"且慢!\"
一道金光闪过,地藏菩萨出现在亭中。黑龙立刻俯首行礼,退到一旁。
\"龙君何必为难有情人?\"菩萨含笑挥手,明珠中竟浮现第三条路——一座横跨忘川河的七孔石桥,\"不如走这奈何桥如何?\"
黑龙大惊:\"菩萨!这不合规矩!所有亡魂都必须...\"
\"他们不是普通亡魂。\"菩萨指向铜镜,镜中显现施文德生前治病救人的场景,以及月华切指救孩童的往事,\"一个悬壶济世,一个舍己为人,功德足以抵过。\"
铜镜突然剧烈震动,画面切换到阳间——青林镇的\"济世堂\"药铺前,聚集着数十个曾被施文德救治过的百姓。他们自发设起香案,正在焚香祷告。
\"民心即天意。\"菩萨轻挥锡杖,\"龙君还要阻拦吗?\"
第三节:百年等待
黑龙沉默良久,突然化作个黑衣老者:\"既如此,本君倒要看看他们的情义有多深。\"他指向奈何桥,\"按古法,若二人愿在桥头等够百年,便可一同转世续缘。\"
月华刚要答应,施文德却拉住她:\"等等。我们在忘川河已耗去多少光阴?\"
黑龙冷笑:\"阴间一日,阳间一年。你们在河底待了三个时辰,阳间已过三月有余。\"
施文德脸色大变:\"那长孙他们...\"
铜镜适时显示阳间景象:施文德的坟前,长孙正带着全家上香。令人心惊的是,长孙面色蜡黄,眼下乌青,显然已病入膏肓。
\"这孩子...\"月华捂住嘴,\"为了召回你的魂魄,透支了寿元...\"
施文德转向菩萨:\"能否救他?\"
菩萨摇头:\"阳寿有定,强求不得。不过...\"他话锋一转,\"若你们即刻过桥投胎,或能赶上见他最后一面。\"
这是个残忍的选择——要么在桥头苦等百年相守来世,要么放弃重逢机会换取与长孙的短暂相聚。
月华的指尖在施文德掌心轻划,那是他们年轻时的暗号。施文德深吸一口气,做出决定:
\"我们选第三条路——等百年。\"
黑龙明显愣住了:\"你们...\"
\"长孙的命数已定。\"施文德声音哽咽,\"但我们若转世为他子孙,或许能弥补些许亏欠。\"
月华补充:\"况且,百年来不知多少有情人生死相隔。我们愿在此为他们祈福,也算功德一件。\"
菩萨眼中闪过赞许:\"善哉善哉。既然如此...\"他锡杖轻点,奈何桥头突然出现一座小亭,亭内石桌上摆着个沙漏,\"沙漏滴尽,便是百年期满。\"
第四节:桥畔光阴
最初的十年最难熬。
施文德常常望着阳间方向发呆。铜镜偶尔会显示长孙的情况——他拖着病体整理祖父的医案,教幼子辨认药材,直到深秋的一个清晨,安静地死在睡梦中。
\"他走得很安详。\"月华轻抚丈夫颤抖的背,\"你看到了吗?他手里攥着你留给他的《灵宝度人经》。\"
第二十年,他们开始注意到桥上来往的亡魂。有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总在月圆之夜出现,痴痴望着忘川河水;还有个红衣女子年复一年地在桥中央徘徊,似乎在等人。
\"那是'桥仙'和'桥鬼'。\"月华解释,\"一个不肯喝孟婆汤,一个不愿过桥投胎。\"
第三十年,施文德开始为这些痴魂讲述人间的故事。渐渐地,桥头聚集的亡魂越来越多,有些甚至特意绕路来听。月华则学会了用忘川河边的野花熬制安魂茶,缓解亡魂们的执念。
第五十年,地藏菩萨悄然来访,留下一本《地藏本愿经》。从此施文德不再讲世俗故事,转而诵读佛经道藏。有亡魂听经后顿悟,放下执念安然过桥;也有亡魂嗤之以鼻,继续在桥上游荡。
第七十五年,发生了一件怪事。那个红衣女鬼突然走到他们面前,递上一块绣着并蒂莲的手帕:\"谢谢你们的茶。\"说完竟纵身跳入忘川河。奇异的是,她没有沉没,而是化作一朵红莲顺流而下,直抵轮回之渊。
\"她放下了。\"月华望着远去的红莲,\"执念一消,便可超脱。\"
第九十九年,沙漏即将流尽。施文德与月华站在桥头,望着彼此已有些陌生的容颜——百年光阴,即使对魂魄也有磨损。施文德的鬓角染上霜色,月华的眼尾生出细纹。
\"后悔吗?\"月华问。
施文德摇头,指向阳间方向:\"看。\"
铜镜显示出一个啼哭的婴儿,正被产婆抱到窗前晒太阳。婴儿手腕上有块梅花状胎记——与长孙一模一样。
\"时辰到了。\"黑龙不知何。时出现在桥头,手中捧着两盏琉璃灯,\"滴血入灯,可保记忆不灭。\"
他们刺破指尖(如果魂魄也有血的话),将魂血滴入灯芯。火焰顿时变成温暖的橘红色,光中隐约可见三世纠葛的画面。
\"上路吧。\"黑龙让开道路,\"记住,无论转世为何人,灯不灭,缘不尽。\"
施文德与月华十指相扣,踏上奈何桥。百年等待,终于走到尽头。
…请看精彩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