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棋正想说这个还不清楚,言姑姑提着东西从外面进来。
“不是郎君,是武安侯府。”放下手里的药包,她不急不慢地说道,“武安侯府二房大娘子。”
温知宜身体慢慢坐直,一副专心聆听的模样。
言姑姑于是继续往下说:“这位二房大娘子,买通了徐家的奴婢,让人把那位徐小郎君带去了水边,这天儿冷,池子里的水虽未结冰,但一个壮年男子下去,也得冻出一个好歹,何况是一个小孩子了。”
就是会水的人,可那水冷啊,一个小孩子,又有多少力气折腾。
“等发现的时候,人已经冻僵了,就趴在水边,差一点就能上来了。”
观棋蹦蹦跳跳过去,“姑姑,你怎么知道的比我还清楚,我都没打听到这些呢。”
“哪里是我打听的,是郎君让人送来的消息。”言姑姑解释了一句,“那位徐家郎君抱着儿子的尸体在府里大开杀戒呢,他如今孑然一身,了无牵挂,谁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郎君托我告诉娘子,请娘子这几日待在伯府,无事暂且不要出去。”
“怕什么?咱们才不怕呢......啊!”
言姑姑伸手给了观棋一个暴栗,“玉石不与瓦砾相争,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明白言姑姑的意思,温知宜缓缓点了下头,沉声说道:“姑姑放心,我知道的。”
“娘子别怪郎君管的多,郎君也是担心您,这有的人啊,疯起来那是六亲不认的,徐家接连出事,母丧子亡,一个正常人都受不住打击,何况本就品性不端之人,那是极易走上极端的。”言姑姑多说了一句。
温知宜颔首,表示知道。
观棋在旁边小声插嘴:“那也不该咱们担心啊,要担心也该是武安侯府吧。”
言姑姑看过去一眼,吓得观棋捂住额头,生怕再次挨打,谁知言姑姑只是看了她一眼,并没有做什么,而是摇头说道:“说到底,也是那莫氏作孽,害人害己。”
是啊,徐松延心疼他的儿子,可武安侯府的娘子,成国公府的娘子,户部尚书府的娘子,就不心疼她们尚未来到世上的孩子吗?
不过一报还一报。
是啊,不过一报还一报。
温知宜躺回坐榻,念头通达的瞬间,心口的郁气消散不少。
这个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也没有谁都能满意的事,无须责怪自己,无须不安于心,尊重他人命运,顺应天时地利,做到......无愧于心便是。
......
武安侯府这位二房大娘子的手段不算隐秘。
徐家查出来的时候,其余盯着徐家的人家,同一时间接到消息。
对此,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觉得痛快的有,觉得狠毒的也有。
怏怏中原之地,那真就是一句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既有父债子偿一说,又有冤有头债有主一言,既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既要冤冤相报何时了,又要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好像谁说的都有理,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总体而言,不能越过律法的红线。
徐松延报了官。
是的,他选择了报官。
这是一个阳谋,因为在律法上,是没有以儿女的命,来抵父母之罪的说法的。
武安侯府的做法,虽在情理之中,但超过了大庆律法的界限。
由此可见,徐松延应该还没有疯,至少没有疯的太彻底。
大庆沿袭前朝丁忧制度,凡是为官之人,父母亡故,皆需守孝三载,而这其中,若有特殊情况,皇帝也可夺情,免其丁忧。
只是能做到这地步的官员,无不是一方大吏,国事不可无他。
徐松延明显不在这个行列。
可他偏偏被夺情了,还被安排了一个外放的官儿,在安葬过母亲之后,就拿着新鲜出炉的调令,带着人连夜出了京。
这很奇怪,非常的奇怪。
有心之人查啊查,紧接着就发现,在宫里对他做出夺情的决定前,他曾去过一趟太极宫。
不用想,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不过具体是什么,暂且不得而知。
唯一知道的就是,随着徐松延的离京,富贵一时的徐家,落下了它的帷幕。
感染风寒的温知宜,断断续续咳了大半月,终于在二月到来的前一日,被大夫宣布身体痊愈。
因为生病,元宵节在府里过了。
顾衡玉送来了节礼,一道送过来的,还有一枚玉兔捣药的花灯。
除此之外,便是好些絮絮叨叨关心的话,又说等过完二月,他母亲就会请媒人上门,重新商议婚期,这段时间,他不好贸然上门,请温知宜别生气,多多包容之类的。
温知宜兴致不高,懒洋洋地倚在榻上。
燕非时之前说的话,到底还是让她上了心。
再则,温嫦依陪嫁的事,宣宁伯府肯定已经把意思透过去了,顾家没有任何动静,看来这是同意的意思了。
顾衡玉也同意么?
他明明知道,她和温嫦依,有多么的不合。
其实说到这件事,顾衡玉最开始是不愿意的,不愿意的原因也很简单,他顾忌温知宜的情绪,不想她不高兴。
但楚氏一句话,就让他哑口无言。
楚氏道:“温家二娘子上了你的花轿,你如果不同意,她只有死路一条。”
不可否认,顾衡玉是一个温柔的人,他善良仁厚,品性高尚,君子如玉,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是不会眼睁睁看着,一位女娘因他而死。
不是因为他多花心,只是因为他善。
可温知宜想要的,不是这样一个对谁都好的郎君。
或许,是时候为这件本就应该早早有结果的事做出一个决断了。
就在温知宜想着,给顾衡玉送去口信,邀他出来见一面时,她先一步收到顾衡玉的信,信中也没说什么别的,就是京郊妙峰山有一片迎春花开了,邀请她一道去赏花而已。
赏花么......
也好,正好借此把事情都说开吧。
在重新商议婚期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