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三天,流云轩的气氛明显变得有些紧张。
苏锦屏心里那根弦一直绷着。她反复叮嘱小翠,出门万事小心,少说话,多观察。
小翠也感觉到了山雨欲来的压抑,每天出去领份例或者倒水,都提心吊胆的,回来后会把看到听到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仔悉告诉苏锦屏。
奇怪的是,雅菊轩那边,却像是偃旗息鼓了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动静。
春桃没再出现,秋纹也没见有什么异常。
许妙音本人更是深居简出,好像上次被打脸的事情已经翻篇了似的。
但这平静之下,苏锦屏却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太安静了。安静得不正常。
以许妙音那种睚眦必报的性子,吃了那么大一个亏,不可能就这么算了。她越是安静,就说明她憋的坏水可能越大。
苏锦屏没有放松警惕。她一边继续带着小翠做些针线活(主要是纳鞋垫,或者做些极其简单朴素、绝不会犯忌讳的小布包),一边仔细梳理着自己可能存在的“漏洞”。
最大的隐患,还是那些“新奇”的发带和荷包。
虽然她已经让小林子暂停了交易,但之前卖出去的东西,会不会被人拿来做文章?
她特意让小翠去悄悄问了小林子,翊坤宫那位采薇姐姐,最近有没有再用她做的那些东西。
小林子传回来的消息是,采薇姐姐很喜欢,经常用,而且还引得翊坤宫其他几个宫女暗地里羡慕,只是没有再公开求购。
这个消息让苏锦屏稍微安了点心。采薇在用,说明至少在翊坤宫内部,那些东西没有被认为是“逾制”或者“不祥”的。
有淑妃娘娘的宫苑“背书”,别人想在这上面找茬,也得掂量掂量。
但苏锦屏不敢掉以轻心。
她知道,有些罪名,是不需要证据的,只需要“怀疑”和“引导”。
比如,如果有人跟掌管宫规礼仪的尚宫局或者皇后娘娘身边的人说:“听说流云轩那个才人,做的东西样式怪得很,不中不西的,也不知是哪里学来的野路子,会不会冲撞了宫里的贵气?”
这种话,听起来没什么杀伤力,但传到有心人耳朵里,就可能变成一把软刀子。
“不行,不能被动等着。” 苏锦屏心里琢磨着,“我得想办法,把这种潜在的风险给化解掉,甚至……变成对我有利的东西。”
怎么化解?
难道要把自己那些“创意”的来源,解释成是“家传”或者“看杂书学来的”?不行,太刻意,容易被查证。
或者,干脆就承认是自己“胡思乱想”做出来的?那更容易被扣上“心思不正”、“不守规矩”的帽子。
苏锦屏皱着眉头,在屋里来回踱步。
小翠看着主子一脸凝重的样子,也不敢打扰,只是默默地把火盆里的炭火拨旺一点。
忽然,苏锦屏的目光落在了墙角。那里,放着她前几天捡回来的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还有几根干枯但形态还算完整的树枝。
她走过去,拿起那块石头。石头表面粗糙,形状很不规则,但仔细看,又好像有点……特别的纹理?
她又拿起那几根树枝,在手里比划着。枯萎的树枝,失去了水分,变得轻盈而坚韧,带着一种沧桑的美感。
一个念头,再次像闪电般击中了她!
她之前想的是,如何解释那些“新奇”样式的来源。
但为什么一定要解释呢?
为什么不能……创造一种新的“合理性”?
如果,她做的东西,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从大自然中汲取的灵感呢?
比如,那拼接的几何色块,可以说像雨后彩虹,或者山间晨雾?
那写意的兰草叶子图案,可以说就是模仿院子里的杂草?
那奇特的蝴蝶结系法,可以说像枝头飞舞的蝴蝶?
甚至那个岩石纹理的小包,就是从这块破石头上得到的启发?
大自然是最不讲“规矩”的,也是最富于变化的。
用“师法自然”这个理由,来解释她那些“不合常规”的设计,是不是就显得……合理多了?甚至,还能带上一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意境?
在这个讲究天地君亲师、崇尚自然的时代,这个理由,简直是……政治正确啊!
而且,还可以顺便拔高一下自己的“格调”。别人都在用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来追求富贵,而她苏锦屏,却能从最不起眼的石头、枯枝、破布中发现美、创造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这简直是……绝佳的“人设”啊!
苏锦屏越想越兴奋,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可行!
她立刻行动起来。
她让小翠把她之前做的那些发带、荷包、针插,凡是有点“设计感”的,都拿出来,摆在桌子上。
然后,她又跑到院子里,捡了更多的石头、枯枝、落叶,甚至还有几片形状特别的瓦片。
她把这些“自然素材”和她的“作品”摆放在一起,开始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
比如,她拿起那条几何拼接的发带,旁边放上一块有彩色条纹的石子,对小翠说:“你看,这发带上的颜色和形状,像不像这块石头里的纹路?”
小翠瞪大了眼睛,仔细一看:“欸?主子,您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像!”
苏锦屏又拿起那个岩石纹理的小包,对比着那块捡来的大石头:“这个呢?是不是就跟这石头的表面差不多?”
“是!是!” 小翠连连点头,觉得太神奇了。
苏锦屏又拿起一根枯枝,比划着那个特殊的蝴蝶结:“你看这个结的形状,像不像这树枝自然弯曲的样子?”
“像!太像了!” 小翠已经完全被主子的“奇思妙想”折服了。
苏锦屏笑了。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她不需要多么严谨的逻辑,只需要一种“意境”,一种“说法”。
只要能让别人相信,她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来源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废物”,那所谓的“逾制”、“僭越”的指控,也就不攻自破了。
“好了,小翠。” 苏锦屏把这些东西重新摆好,形成一种巧妙的对应关系,“从今天起,如果有人问起我们做的这些东西样式为何如此特别,你就告诉他们,这是主子我‘师法自然’,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瓦中得到的灵感。”
她特意强调了“师法自然”这四个字。
“记住,要说得自然一点,就好像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一样。” 苏锦屏叮嘱道,“甚至可以……稍微带点‘自得其乐’、‘别人不懂我’的小清高。”
小翠用力点头:“奴婢记住了!师法自然!” 她觉得这四个字听起来就好厉害的样子。
苏锦屏做好了这层“理论防御”,心里踏实了不少。许妙音想从“规矩”上给她下绊子?她就用更“高级”的“道法自然”来反击!
但光有防御还不够,她还需要……一点点主动出击的机会。
她看着桌上那些精心布置的“作品”和“灵感来源”,心里又冒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如果……能让某个有分量的人,“无意中”看到这一幕,并且欣赏她的这种“境界”,那效果是不是就更好了?
谁是合适的人选呢?
采薇姐姐?她已经欣赏过作品了,再让她来看这个,有点刻意。
皇后娘娘?她连边都沾不上。
淑妃娘娘?似乎也不太可能。
她的脑海里,闪过一个个名字……
忽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选,跳了出来。
——安美人。
那个吏部侍郎家的嫡女,听说皇上挺喜欢她的才情,为人似乎也比较清高,喜欢些琴棋书画、风花雪月的东西。
如果能让她看到自己这种“于平凡处见真淳”、“师法自然得雅趣”的调调,会不会……引起她的兴趣?甚至……欣赏?
安美人虽然目前跟她没什么交集,甚至可能有点看不起她这个庶女出身的才人。
但至少,她跟许妙音、丽嫔不是一路人。如果能获得她的一点点好感,哪怕只是让她觉得“这个苏才人有点意思”,那也算是在这复杂的后宫里,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丝潜在的助力。
可是,怎么才能让安美人“无意中”看到呢?
这又是一个难题。
苏锦屏皱着眉头,开始盘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