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诬蔑,”林泽阶大声的解释,“我爱洗热水澡太费柴火,村民看不惯给我取的外号,你有没有外号告诉我好不好?”
“我也有外号,别人经常叫我小美女。”刘盈语很臭屁的说着,“不然你叫我小美女好了。”
“你肯定有外号,以后我总会知道。”林泽阶才不相信这时代的人会没有外号。
“我有小名叫小频,但没有外号,我们家又不是小家族,不取贱名来保护孩子,我不跟你说我先回去。”
一涉及到她的家,刘盈语变敏感不多话,应该被叮嘱无数遍。
“明天见。”
“明天见。”
回到家中的林泽阶看到在厅中等着的爹娘,二叔二婶和三婶,还有众多的哥哥姐姐好奇的眼光,强忍着不自在,拿起墨条磨墨。
陈秀枝深感自己忙于工坊的事务,忽视对儿子的管理,“阶儿难道你没有什么话对娘说吗?”
“有,娘你准备一些糕点,我明天去上课作礼物,不要太多主要是心意到就可以,爹你给陈夫子家送一些肉去,去县城平时绕过去问一下师娘有什么要带。”
“你又拜个老师,陈夫子回来会不会有意见?”陈秀枝担心的问。
“不会,娘,书上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陈老夫子反而希望,我找到更好的先生,张进士只能教我一段时间,没有时间长期教我,还有不要在村子泄露他的身份。”
“这一点你就放心,大家听好一定不能泄露张进士的身份。”陈秀枝脸色严肃的命令着。
大堂姐首先响应并表态,“大伯母,我管着他们谁敢泄露我会打他,特别你们几个男孩子和别人玩,不要向人讲家里的事,明白吗?”
林泽诚不服,“为什么你们女的就不会泄露?”
“因为我们就在一起上工,只要泄露我一会就知道,一样会被我打。”
林淑贞带大所有的弟妹,讲话比各人的父母还好使,姐姐打弟妹是真下手打的,大家都怕她。
陈秀枝又扬一下手中的书,“阶儿,为什么我们看这本《孟子》,不明白怎么把它当成翻案的方法?”
“因为是四书五经是圣贤书,朝廷认为是最重要的治国基础,具体解释等外公和大舅来我再分析,不然得说几次,你们要多读书不一定科考,但能学会怎么处事。”
“那你举个具体的例子,说说读书怎么用在处事上,不然很模糊我们不懂得。”陈秀枝很喜欢儿子当小先生,从从容容讲课的样子。
林泽阶一楞,自己只论理论没讲实例,皱眉举个大家都耳熟例子:“我就分析智慧化身张良拾履的故事!张良刺杀始皇不成逃到下邳,心烦在桥上散步,有个老人故意将鞋子甩到桥下,让张良给他捡并让张良给他穿上,大家想想如果你是张良碰到会怎么样?”
林泽阶环视四周等他们想一想才继续,“一般人不是一个大巴掌打过去就是会骂人,多大脸敢让我给你穿鞋对不对?这都说明忍耐的重要性,不能一不爽就翻脸,要分析观察,在生活中常碰到很有心计的人套话,故意气我们,激怒我们,如果生气失去理智就中计了,生意上这种手法特别多还好用,包括灌酒套话都是这一类的手法。”
林家的人都若有所思,村子嚼舌根,用激怒人讲真话方法不要太多。
林泽阶等他们消化了,继续讲:“老者说要张良5天后在这里等他,前两次还说张良太迟,第三次张良还没到半夜就出发到桥边等,这一次比老人先到,老人才把姜太公的兵书传给他,这说明什么? ”
林泽阶点名:“大姐你说为什么?”
林淑贞很快回答:“说明要早起,早起鸟儿有虫吃。”
林泽阶不满意又点名:“爹你来说。”
林鸿福说道:“老人看出张良有天赋,有心栽培张良。”
“他们祖上有关系这里不论,但联系上下文老人给兵法书,说明出做事还是军事要出奇不意,老人把最重要的一招教给张良,后来刘邦得皇位所有封侯功臣只有张良隐居,对比韩信被竹尖刺死,只有张良出奇不意保全生命,写书的人不说明叫春秋笔法,我们平时处事可以多思考这个例子,善良忍耐出奇不意。”
等家里人消化了,林泽阶又开口:“这就是读书能生智的原因,再举个例子,我们每村请戏班来演戏,老骂吕布三姓家奴,为什么汉帝还封他忠义侯,死要埋葬在他身边?大家想一想,我们站在谁的角度看,皇帝还是刘皇叔?”
外公带着大舅拍掌进来,“阶儿没想到你能够读书读这么深,很好很好,你说得外公都没有想到。”
“外公这是陈老夫子教我,要多角度去分析问题,才能辩明是非,文章才能做得好,你平时不也常常教我不要做书呆子吗?”林泽阶并不想居功,反而虚心的说道。
林家的孩子们争先为陈建关和陈思腾,搬椅子倒茶水。
陈建关坐定开始问:“阶儿你是怎么和张进士认识的,你觉得他的性格怎么样?”
林泽阶把自己和张径香认识的过程讲了一遍,应该淡化就淡化,只说刘夫人推荐自己向张先生读书,张先生有事情,刚好读到《孟子》拿来用,帮他解决难题。
就算很平淡着,也是听得大家一愣一愣,特别是“燕可伐与”,原来书上的知识是可以这么灵活应用的。
陈建关科考不行不代表平时没有读书,一有时间他也是手不择卷,背不下来但也是精熟很多内容,他内心承认如果是他来办这个案子,根本联想不到可以用《孟子》来分辨是不是教唆罪。
还学到知识,原来就算抓住小偷,私人可以绑起来,但没有动刑的权力,私刑等于向朝廷抢权力,对于官员来说大是大非的问题。
林泽阶接着分析张径香的性格:“外公,张进士举一反三的人物,你只要带他看真实的陈家湾就好,他人宽厚我们不欺方,不要去通知村民准备,有什么判断由他来做就好。 ”
陈建关问一个关键的问题,“你说外公要不要把他的消息,报给我们县的钟县令?毕竟钟县令是直接管着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