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湾的几个主事成员早商量好,由小陈夫子来应答。
他停下授课,神色还算镇定上前行礼,“学生陈思业见过大宗师,见过青天大人,这个白色的我们叫粉笔,是石灰做的造价不高,黑板是墨泥拌石灰抹墙上的,用木板也可以。”
吴提学面露奇色,“小小陈家湾有两个秀才,果然人杰地灵,这位老友贵姓大名。”
“不敢让大宗师称为大名,免贵姓陈名叫思业,大宗师这是黑板和粉笔的做法,详细写在纸上请您收下,提出做法的是泽阶这孩子。”陈思业双手奉上先写好的方法。
吴提学也双手接过去神情极为高兴,陈家湾的做法很妥贴,让人很省心:“钟大人,你我向朝延合奏文教盛事如何?我相信这件事情必得天子和朝中大佬们的赞誉,并在全国广。”
钟县令对吴提学不吃独食的做法当然赞成,“大人一来我们永漳就发现文教大兴的做法,下官为大人贺喜自然愿意共镶兴举。”
“同喜同喜,钟大人治下有功,才有如此文教盛事出现,”吴提学也是花花轿子人抬人,“永漳县有功,陈家湾有功,两位陈夫子有功,本官的门生有功这该如何奏报朝延呢?”
“下官全听提学大人的,”钟县令干脆的把事情交由吴提学主导。
无论是官阶还是朝中人脉,都是吴提学占优,只要跟着就有肉吃,何乐不为。
林泽阶扬起脸来补充,“吴爷爷,这个黑板也可以在各个村和驿站做一个,写上朝延的事情,不也可以吗?”
吴提学大喜,大林泽阶脸上亲一口:“这些方法一并写到奏折中,我们给永漳县申请三年的免税,陈家湾申请十年的免税,最终会打个对折,两位夫子是否愿意跟着老夫做事,还要科举还是想出仕?”
陈老夫子先拱手行礼:“大宗师,学生不想出门只想留在陈家湾安度时光,这位思业是学生的儿子劳烦大宗师了。”
吴提学想都没想说道:“建宏兄选择培养子弟托举家族让人敬佩,思业老友可要参加乡试还是想出仕,乡试老夫能推荐你进最好的学院,想出仕话本官可以推荐你进国子监,三年毕业可以选官可以参加科考,就是要离家三年在京城看你怎么选?”
陈小夫子一时难以选择的样子,他想选择国子监进退自如,考举人太难了一省千万人三年才120个举人,个个都是府中的有真才实学读书人。
举人考试作弊就算大宗师也没有办法,因为考题是朝延从京城派来的翰林院进士所出。
大宗师不会去冒这个抄家灭族的危险。
但是国子监三年京城读书的费用还是让他打个突。
他是去省城考过举人的,省城的费用就让他咂舌,更别说京城了,国子监三年出来选官也要门路,当然机会极大。
他的犹豫吴提学和钟县令看在眼里。
钟县令出身不算很好,自然知道其中的难处:“思业兄可是想去国子监,费用问题的话,县衙选助30两本官可以赞助20两,本县出个国子监人才不容易。”
吴提学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思业老友,学督衙门赞助你50两,本官也赞助你30两,选官的问题可到京城我的府上,有家人接待你,选个一县主簿或教谕没有问题,当平时多去我府上坐坐,教导一下我那些不成器子弟,费用不够可以找我子侄他们。”
有这130两的银子和吴提学承诺,陈思业不再纠结,“多谢大宗师和青天大人恩情,思业就去国子监。”
吴提学对于陈思业的选择并不意外,举业的艰难他太清楚,“还有泽阶的功劳,他太小了,报上去的封赏只能看朝延的意思了,本官会另奏给天子。”
把林泽阶抱起来:“你吃年龄太小的亏了,努力读书快快长大,进入朝堂属于你的功劳都会归还于你。”
林泽阶巧的回答:“吴爷爷,我才不要快快长大,不然你们都老了,我要你们都健康长寿。”
“你这孩子真会讲话,吴爷爷会送一批书来给你学习用,以后学制艺文章都要寄给我看,平时要多给我写信,还有建业兄,泽阶16岁时的字由我来取,要记住了。”吴提学对林泽阶安排的面面俱到。
看过黑板,拿到了资料料,吴提学到林泽阶外公家里又喝了酒,和陈建业,林泽阶的父母细谈一些话,留了50两银子给林泽阶。
没有忘记给小陈夫子,开了恩贡的公函回县城写奏报去了。
陈家湾的人听说可以免除最少五年的赋税,陈小夫子要去京城国子监上学,回来就能当官,自然欢欣鼓舞。
宗族社会,荣损息息相关,村民凑一大笔钱到夫子家里,保证陈思业后顾无忧。
陈思业的儿子,陈老夫子的孙子陈运平在外学做生意,听说没有读书的天赋,早早就去学经营,也赶了回来。
林泽阶一家在陈家湾受到欢迎,自然不用说,好多人家有做好吃的会往外公外婆家送,说是留给林泽阶吃的。
林泽阶的大舅进入吏房,二舅从急递铺调到了户房,三舅进入了兵房,是县里最好的三房。
三个舅舅都穿上白衣,自然要大宴宾客。
林鸿福再次拒绝了去县衙当差的机会,他喝不来酒吹不了牛,只想守着儿子。
钟县令钱师爷不会让他吃亏,不仅赏了他家50两的银子,还把全县的粉笔生意给了林家,当然徭役这些都免了。
其实免徭役对于林家不重要,因为外公当官员可以萌两个人的名额其中一个给林鸿福。
对林泽阶来说最盼望是,吴提学答应送的书,和府学秦教授赌输的江南案首们的文章。
陈秀枝因为儿子,手上又多了一百两的银子,自然是很开心,谁也不会嫌银子多不是吗?
手中有银子多请人干活,可以更快的搬到自己的新家,和哥嫂们住一个起虽然很亲热,家里蒸蒸日上没有矛盾,但有一个自己完全作主的家不是更舒服吗?
陈家湾得到这么多的好处,消息根本瞒不住,很快在周围的村庄传的开,也传到清溪村。
林张氏自然坐不住,带着林泽阶的二叔三叔两家人,往陈家湾而来。
她为上次的分家反悔了,当时咬着不放陈家,又能拿她如何?
无论再怎么样她也是林泽阶的奶奶,这一波好处一点没有分到林家,她怎么能不悔恨,怎么受得了?
整个人如蚂蚁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