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谷,两侧峭壁如刀削斧劈般耸立,直插云霄。
谷底地势相对平坦,一条溪流蜿蜒而过,草木丰茂。
此刻,刘备一行人马,正悄然潜藏在这处隐秘的山谷之中。
他们从阳都城撤离之后,并未直接南下,而是先率兵绕道去了莒县。
在莒县城下,刘备凭借其声望与三寸不烂之舌,加之糜竺在一旁苦口婆心地劝说,总算是说服了城中守将,让他们放弃死守孤城的念头,带领军民向南撤离,往徐州治所下邳汇合。
做完这一切,刘备才带着麾下兵马,折向南行,沿着沐水一路南下,最终来到了这峥嵘谷中,稍作休整。
同时,他也派出了多批哨骑,四出打探曹军的最新动向。
溪水边,几匹战马正低头饮水,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
张飞一边抚摸着乌云踏雪的鬃毛,一边对着身旁的关羽与赵云随口闲聊道。
“说起来,那莒县的守城将领,也真是个死脑筋!”
“若非有子仲先生在一旁帮衬着说话,恐怕咱们大哥磨破嘴皮子,他也不会同意撤离。”
关羽闻言,抚着长髯,丹凤眼望向谷口的方向,目光深邃。
“如今徐州各郡县已成孤城,再行死守,已是无益之举。”
“曹军势大,只会将其各个击破,白白折损兵力,徒增伤亡。”
“倒不如将兵力集中于下邳,与陶恭祖的主力会合,尚有一线生机。”
张飞闻言,动作微微一顿,黝黑的脸上闪过一丝忧虑,似乎想起了什么。
“二哥说的是。”
“但如此一来,下邳城中军民陡增,粮草方面……”
“无解!”
关羽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
“陶恭祖身为徐州之主,断然不会对前来投奔的军民见死不救,否则便会尽失民心,只会败亡得更快。”
“但若是放任大量军民涌入下邳,城中粮草储备,只怕支撑不了太久。”
“除非……除非我军能寻得良机,从曹军后方给予其致命一击,迫使其退兵。”
赵云这两日跟在刘备等人身旁,耳濡目染,对于行军打仗之事,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他默默听着关羽与张飞的交谈,心中暗自思忖,迅速汲取着这些宝贵的经验。
战争,果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方方面面,绝非纸上谈兵那般简单。
“唉,可惜我军如今人数还是太少,想要主动出击,力有不逮啊。”
张飞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说道。
关羽闻言,也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并未多言,显然他也想不出什么万全之策。
“唉!”
离他们不远处,一直沉默不语的糜竺,忽然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愁苦之情溢于言表。
刘备听到叹息声,走了过来,轻轻拍了拍糜竺的肩膀,温言劝慰道。
“子仲先生不必如此忧虑。”
“我刘玄德在此立誓,只要尚有一口气在,便会竭尽所能,保全徐州百姓的性命。”
“玄德公高义!”
糜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对着刘备抱拳深深一揖。
“只是,眼下这场战役,实在看不到丝毫希望,委实叫人心中沮丧,寝食难安啊。”
刘备扶起糜竺,目光望向山谷的尽头,那里云雾缭绕,看不真切。
他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怅然,却又不失坚定。
“子仲先生,这场战役最终结果如何,恐怕已非你我之力所能左右。”
“我等如今能做的,也唯有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或许,明日便会有新的转机出现,也未可知……”
……
莒县城头,寒风呼啸。
于禁身披重甲,手按剑柄,伫立在冰冷的城垛之后,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城外空旷的原野。
他面容宽阔,下颔方正,眼神深邃,短髯在风中微微拂动,浑身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威严气息。
此人为人毅重,治军严谨,不苟言笑。
他所统领的泰山兵,虽然在曹军诸部之中名声不显,却是精锐中的精锐,战力强悍。
“阳都空了,这莒县,也空了。”
于禁冷哼一声,自言自语道,声音不大,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只是,这莒县城中的情形,与阳都那边截然不同,明显是经过了周密的安排,有序撤离。”
“看来,还真是冲着救援徐州来的。”
他转过头,对着身后一名副将沉声下令。
“立刻将此地情报,详细传递给曹仁将军。”
“就说根据初步判断,来者应是陶谦的援军,我部正在全力追踪其动向。”
“是!”
那名副将躬身领命,匆匆退下。
于禁目光再次投向城外,继续下令。
“再派出所有精锐探子,给本将仔细搜寻!”
“敌军如此大规模的行动,沿途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务必给本将找出来!”
“是!”
又一名副将领命而去。
于禁口中毫不停歇,接连下达了第三条命令。
“传令下去,全军将士,原地休整,养精蓄锐。”
“一旦得到敌军确切消息,便即刻全力追击!”
“届时,军中上下,但有畏缩不前、拖延掉队者,立斩不饶!”
“是!”
帐下诸副将齐声抱拳应诺,而后各自散去,依令行事。
于禁独自一人,依旧伫立在城头之上,背负双手,眺望着远方苍茫的天地,久久不语。
傍晚时分,派出的哨骑陆续带回了消息。
有哨骑在莒县以南的沐水之畔,发现了大队人马经过的痕迹。
从痕迹判断,这支敌军应该是沿着沐水河谷,一路向南而去了。
于禁得到消息,精神一振,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他当即下令,全军即刻开拔,顾不上夜色已深,连夜向南追击。
三更时分,于禁率领的追兵,已抵达峥嵘谷以北的区域。
“将军,前方山谷地势险要,两侧皆是悬崖峭壁,恐有埋伏!”
一名经验丰富的副将见状,连忙出言提醒道。
于禁勒住马缰,抬头望了望前方黑沉沉的山谷入口,沉声吩咐道。
“派人前去仔细查探一番。”
“是!”
片刻之后,派出的探子飞马回报。
据探子禀报,山谷之内并无伏兵,只是谷中确实留有大量人为活动的痕迹。
想来敌军不久之前,曾在此谷之中停留过,如今应该已经离去。
“继续前进,给本将追上去!”
于禁闻言,不再犹豫,简单直接地下达了命令。
他催动战马,当先一步,率领部队进入了峥嵘谷之中,继续向南追踪。
今夜月明星稀,若是在开阔地带,即便不用火把,也能看清不短的距离。
但在这峥嵘谷之中,两侧高耸的山壁遮挡了大部分的月光,使得谷内光线昏暗,能见度大大降低。
于禁的部队刚一进入谷中,便都感觉眼前猛地一暗,有些不太适应。
谷内地势虽然号称平坦,但地面之上却并不平整,大大小小的坑洼遍布,碎石丛生。
白天行军尚且需要小心谨慎,更何况是在这漆黑的夜晚。
因此,于禁部队的前进速度,并不算快。
好不容易行至山谷中心地带,忽然,前方开路的士卒传回消息。
说是看到前方不远处,横亘着一根巨大的断裂树木。
那树木似乎被人为劈开,形成了一面简易的木碑。
木碑之上,隐约可见似乎刻着一些字迹,只是因为光线太过昏暗,无法看清具体内容。
于禁闻言,心中顿感一丝好奇。
他招手唤过一名副将,命其点起火把,上前仔细查看一番。
那副将领命,很快便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来到了那面木碑之前。
火光跳动,映照在粗糙的木板之上。
只见那木碑之上,用不知名的颜料,龙飞凤舞地写着一行大字。
“曹军葬身于此!”
(第八十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