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两人并没有孩子,主要是陈平安觉得一方面自己还小,而且女人太早生育对身体也不好,何况自己还要读书。
参加完第一次全国统考的陈平安难得的做起了晚饭。
自从开始教秦淮茹做菜以来,一日三餐基本都是她做的,今日难得高兴,陈平安便开始施展起自己的厨艺。
“柱子,你最近厨艺感觉越来越好了呢。”秦淮茹一脸崇拜的看着忙碌的陈平安。
只有自己也从事这一行,秦淮茹才明白陈平安的厨艺有多难得,天赋有多好。
“那是,你也不看看我是谁!”陈平安臭不要脸的说道,说完,从身后拿出了一个小本子。
秦淮茹打开一看,发现上面赫然写着:六级厨师证。
“柱子你什么时候考的,我咋不知道!”秦淮茹不可置信的看着面前这本证件,又掏出自己的十级证书,相互比对,顿时眼睛发亮。
“就是你考十级证书的时候啊,我在汇丰楼报的名,也是在那里参加的考试。”陈平安有些洋洋自得的小傲娇。
毕竟自己是有系统的,系统面板上详细记录着:
技能:厨艺六级(1456\/1600)。
陈平安每次做菜,研习菜谱,请教老师傅,观摩学习,都会有经验值产生,等进度条满了,自然就晋升下一级。
十级地厨艺,只能做到普通大锅饭的水平。
九级的厨艺,就相当于大厂里面大锅饭中的佼佼者。
八级的厨艺,就属于县城席面大厨中的佼佼者。
七级的厨艺,就属于市一级席面大厨中的佼佼者。
至于六级五级的厨艺,就需要在某一种菜系中拥有独特的建树,能够做省级的招待宴席。
至于手四级三级的厨艺,就需要至少精通三种以上的菜系,能够在外宾到访时做国家级的招待宴席(俗称国宴)。
再往上的二级厨艺,就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厨师,是某一菜系的绝对权威,基本必定青史留名了。
至于一级厨艺,那就属于传说级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才能出那么一两个,普通人怕是究极一生也碰不到。
十级的厨艺,只要一百经验值,九级就需要两百,八级四百,以此类推。
等到经验值满了,要升级的时候,陈平安还会被系统强行传送至某一处空间,里面摆着八大菜系的菜谱和各种材料。
要等陈平安全部达标后才会被放出来,好在不像系统空间一样,跟外界同样的时间流速,在里面不管经历多长时间,外界只是过去一瞬间,要不然等陈平安出来,黄花菜都凉了,老婆都改嫁了。
一年多以来,秦淮茹整个心已经系在陈平安身上了,即愿意将工作机会让给自己,而且愿意将安身立命的手艺传给自己,这样的人,哪里去找。
自从小雨水开始读书以来,已经搬到东边的大屋去住了,中院的两间正房,已经完全属于陈平安夫妻俩了。
去年年底,陈平安更是将三间大屋进行了装修。
墙面进行了重新粉刷,地面也重新铺了崭新的地板,屋里的家具也添置了好几件,床也改成了火炕。
还专门做了一个室内卫生间,这个真的是刚需,后世而来的陈平安早就习惯了家里有独立卫浴,这大半夜的光这个大腚去公厕真的是太折磨人了。
“柱子,今天考完了吧,你觉得怎么样,能考上医科大学吗?”
“怎么,还不放心我。”陈平安有些好笑的看着秦淮茹。
“你心里有底就行,我相信你。”秦淮茹软糯糯的说道。
小雨水有些无语的看着两人,这一年多以来,两人时不时的就秀恩爱,强行给自己喂狗粮,她也是有点无语。
当然这些新鲜词汇他也是从他哥那里学的,这一年多以来,他总是能从他哥嘴里听到一些新词汇,当然更多是骂人和吐槽院里人的。
比如她哥就经常说许大茂‘细狗’‘小次佬’;说三大爷‘算盘侠’‘算盘精转世’;说二大爷又抽出了他的‘七匹狼’;说贾东旭‘妈宝男’什么的。
要不是哥哥长得跟记忆中一样,他都要觉得自己哥哥换了一个人。
要是陈平安知道自己妹妹在想什么的话,肯定会大吃一惊,因为她感觉真准。
也不知道系统怎么做到的,陈平安看过镜子,自己的长相完全不是影视剧中傻柱那样,而是自己原本的长相被系统略微修饰后的结果。
但周围相熟的人好像不知道傻柱长啥样一样,都认为自己就是傻柱。
其实陈平安不仅考过了六级厨师证,当天他还在红星医院参加了医生职业资格考试,并顺利取得了十级职业医生资格证书。
技能:医术10级(89\/100)
陈平安经过一年多对于中医入门六件套《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推拿学》的研读。
以及时不时在一个老诊所一名叫做施今墨的老中医那边的的学习、旁听和随诊,已经要接近九级了。
这老头一开始还挺傲娇的,对陈平安爱搭不理的,直到陈平安打听清楚他的美食爱好,拿着三条三斤大的鳜鱼和一只甲鱼,做了一桌正宗的浙菜。
像西湖醋鱼、龙井虾仁、东坡肉、三丝敲鱼、冰糖甲鱼,老头吃的是赞不绝口,这才逐步松口。
给了几本医书让他记忆并背诵,还时不时考校一下,后面坐诊的时候还允许他旁听和做医案,后面随诊也会叫他跟随。
学医不同于其他,比如做菜的时候,人们通常会有很多评价,不好吃,还不错,挺好,好吃,真好吃或者吃不下去。
不管怎样,吃下去也都能够填饱肚子,效用都是差不多的。
但医术却容不得半点马虎,你一旦误诊,轻者可能会延误患者治疗时间,让病情加重,重者可能就会直接造成病人直接死亡。
因此,陈平安学医的过程中,基本都是非常认真,所有中药基本都要做到蒙住眼睛靠着鼻子就能辨认。
病理更是要反复推敲,一条一项的吃透,从最基础的学起,在学一些比较简单的,逐步深入。
或许也正是陈平安的这种扎实和严谨,也是施老头愿意接受和教导陈平安的更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