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朱由检回到了乾清宫,坐在正殿内。
一堆的奏折和题本,堆放在案牍之上。
掐丝珐琅鎏金烛台,点燃了蜡烛。足足有九根蜡烛。
“皇爷。河南总督史可法,通过洛阳锦衣卫千户所,传回来的密报。八百里加急。”王承恩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从宫外走进正殿。
朱由检放下一封督察院御史的奏折,看着王承恩:“辛苦了。外面还下雪吗?”
王承恩十分的感动,下意识双膝跪地,伏地叩首:“回禀王爷。外面的雪,已经停了。”
朱由检不由得松了口气:“总算是停了。五月飞雪,这个鬼天气。”
其他朱由检心知肚明,这是因为现在处于小冰河时期。五月下雪,这从天气上来说,是属于正常情况。
但是,会影响到今年的秋收和岁入。
王承恩没有说话,小心翼翼的走出去,站在正殿的门口。
朱由检刚刚打开密报,脸色顿时一变。
[启禀陛下。今河南五月以来,开封.许昌.濮阳叁拾伍县,遭遇大量蝗虫.....]
朱由检顿时有些头疼,自嘲道:“好家伙。大雪刚刚停,河南又爆发了蝗灾。我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
朱由检忍不住,直接开口咒骂:“朱重八啊,你踏马真的该死啊。”
“海禁,开了历史倒车。福建.广东海上走私,肆无忌惮。”
“豢养宗室,养出了百万人寄生虫。养得不思进取.好吃懒做的宗室。”
“卫所制度,直接喂饱了勋贵。军屯田彻底被破坏。”
“每一条都是亡国之策。”
“朱重八,你真是应该千刀万剐啊。”朱由检面色冷酷,冷笑连连。
对付蝗虫,不是没有办法。
可以用鸡鸭鹅,去吃蝗虫。换句话来说,蝗虫是可以作为鸡鸭的饲料。
一只鸡鸭鹅,每天要吃几百只蝗虫。
当然,朱由检也考虑到。现在是明末,最底层的百姓可能没有鸡鸭鹅?
或者养不起,鸡鸭鹅。
那怎么办呢?
那还有办法,夜晚的时候。在每一处田埂,派士兵生起火堆。用火堆来吸引蝗虫。
蝗虫到时候,就会像飞蛾扑火一样。
因为,蝗虫在夜晚飞行。需要依靠月亮的月光,来判定方向。
只要火堆比月光要亮,蝗虫就会误以为,火堆是月亮。
朱由检想到这里,顿时做干就干:“王承恩,进来。帮朕写一道圣旨!”
“皇爷。老奴来了。”王承恩回过神来,推开门走进来。脸上有明显的冻伤,呼出一口热乎气。
朱由检口述,王承恩代笔。
朱由检把两个方法,都说了出来。又想到一个方法。
“蝗虫还可以吃,去掉蝗虫的脑袋和尾巴,剪掉翅膀。裹上面粉,油炸一下,香酥脆爽。”
王承恩目瞪口呆,站在书桌前。手里拿着毛笔,一副不可置信的眼神:“皇爷。这蝗虫还能吃?”
“当然能吃,这可是高蛋白的美味。”
“在广东,那里的百姓连蛇.老鼠都吃。”
“百姓饿得饥肠辘辘,连观音土都吃。”朱由检语出惊人,看着王承恩。
“不过,观音土并不会消化。吃下观音土的百姓,会被活活的撑死。”
“王承恩。三个方法,盖玉玺。”
朱由检缓缓开口,沉声命令道:“这道圣旨,立刻八百里加急。通过锦衣卫的渠道,传到洛阳锦衣卫所。”
“是,皇爷。老奴,亲自去办。”
.....
与此同时,西直门,周延儒府邸。
“温大人。消息透露出去没有?”周延儒穿着便服,正在自家后院,招待温体仁。
温体仁表情严肃:“玉绳公(周延儒字)。温某派家丁传给国子监的监生。这次河南三十五县,遭遇蝗灾。”
“朝廷要拖欠,国子监的月廪米。”
廪米,在古代,官员和军队需要有足够的粮食维持生活和战斗,廪米就是由朝廷供给他们的粮食,以满足其生活需求。
“这个消息,还是本官在河南的一个远房亲戚,派人写信给我。”
周延儒右手挽起,颌下三寸长髯,淡淡道:“现在陛下,遭遇奸佞懵逼。重用魏忠贤和阉党。”
“我们这些南直隶的文官,一定要抱团取暖。”
“你回府之后,立刻处理掉,那个家丁。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周延儒表情严肃,叮嘱道。
“再加上,陛下推迟科举。这群国子监的监生,一定会坐不住的。”
“到时候,我们在出手。替陛下,解决此事。”周延儒的脸上,流露出奸猾的神情。
“明日,就是五日一次的朝会。”
.....
这天夜晚,深夜,子时。
朱由检被黑色旋涡吸走,凭空消失了。
打开第一个大号集装箱,集装箱的内壁,贴有一份产品说明书。
[汽油发电机家用型(5Kw),油耗每小时1.8升,使用90号以上无铅汽油。连续运行时间24小时,数量300台。收货地沙特吉达xx商贸集团]
朱由检表情怪异:“这玩意有什么用?汽油发电机?没有汽油,就是一堆废铁。”
关上这个大号集装箱,朱由检又开始漫无目的的走在港口。
这里静悄悄的,时间仿佛彻底停止。
走了一会,朱由检随机挑选一个小号集装箱,打开之后,顿时笑了。
“哈哈,天助我也。又开出了加碘盐。”
朱由检走进集装箱,看着外包装的麻袋,上面印着[加碘盐]
果然,在集装箱的内壁,贴着一份产品说明书。
[加碘盐出口,重量4500斤。收货地:加萨地带。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朱由检沉默好一会:“诶。”
然后,他开始干活。亲自搬运加碘盐。
足足用了一个时辰,把4500斤盐。从随身港口,搬运到紫禁城的乾清宫。
朱由检这才安稳入睡。
.....
翌日,紫禁城。奉天殿内。
朱由检身穿明黄色蜀锦祥云九龙袍,头上戴着十二冕旒,腰间挂着一把三尺长剑。身后跟着身长九尺的曹变蛟,大步流星的走上龙椅,坐了下来。
曹变蛟身穿兽面吞头明光铠,右手拿着一柄斩马横刀。威风凛凛,不怒自威。
“陛下,臣要弹劾曹”一名督察院的御史走出来,举起手里的芴扳。
朱由检强势打断:“闭嘴!朕,不想听你废话。”
“曹变蛟,是朕擢封的腾骧四卫副总兵。贴身保护朕的安全。”朱由检表情严肃,双眼犹如鹰隼。
“你们御史。能不能干得正事?”
“要不要,龙椅你来坐?”朱由检冷哼一声,伸手指向站出来的御史。
“你来改朝换代,你来当皇帝!好不好?”
“开国皇帝,多威风啊。”
话音刚落,所有的文武大臣,纷纷跪下,伏地叩首:“陛下,息怒!”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冷哼一声:“朕,不是好糊弄的。”
“黄立极被抓,走私案牵扯出一大批人。”
“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你们三司。一点动静都没有,静悄悄的。”
朱由检脸上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你们是尸位素餐?还是担惊受怕?”
“朝廷养你们有什么用?一群的废物!”朱由检借机敲打。
“臣等无能!”大理寺.刑部.督察院的官员,齐刷刷开口。
“启禀陛下!国子监的监生罢课,聚集在正阳门前逼宫。扬言...”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穿着飞鱼服。从外面走进奉天殿。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
朱由检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声音洪亮:“逼宫?朕倒要看看,他们想干什么?”
“说出来,许显纯。朕,赦免你无罪。”
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单膝跪倒在地。双手抱拳:“启禀陛下。国子监的监生,知道河南爆发蝗灾。还有五月下雪的事情。”
“扬言,让陛下下罪己诏。”
这句话说出口,犹如石破天惊。
朱由检坐在龙椅之上,冷笑连连:“嘿嘿。好啊!国子监逼宫,让朕下罪己诏。简直是倒反天罡!”
“蝗灾,历朝历代都有发生。”
“连太祖高皇帝,洪武时期都有发生。”
正阳门,是北京城内城九门的前门。唯一供皇帝通行的国门。专门用于皇帝御驾亲征,祭祀.南巡。
正阳门建造于明永乐年间,城门高三丈,设有箭楼,以及瓮城!
国子监聚集在正阳门,就是赤裸裸打皇帝的脸。
朱由检心里明白,这里面肯定有幕后黑手,在背后推动。
搞不好,极有可能就是东林党。
想要利用渔轮的压力,逼迫自己下罪己诏,打击自己的声望。
“许显纯。朕命令你,带着锦衣卫。两个千户所,抓人!”朱由检语出惊人。
“把闹事的国子监监生,全部抓起来。关押进入刑部.大理寺和锦衣卫南镇抚司诏狱。”
朱由检做事雷厉风行,不会顾及什么名声:“刑部.大理寺.锦衣卫,三司会审。给朕严查,国子监逼宫是谁指使?”
“国子监,怎么知道河南爆发蝗灾?消息是从那里泄露?”
“刑部尚书,你要是做不到。或者害怕,可以辞官。”
“辞官之前,让锦衣卫搜查你的宅邸。”朱由检表情严肃,看着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薛贞,走了出来。举起手里的芴扳:“臣,愿意严查此事。”
周延儒站在百官之中,不由得目瞪口呆。
朱由检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直接就让锦衣卫抓人?
丝毫不顾及,自己在士大夫的名声。
这下子,让周延儒有些措手不及。
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连忙站起身,双手抱拳:“遵旨!陛下,臣这就去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