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家身上,带着对烟台旧居的期待,一行人踏上了归程。车子在蜿蜒的公路上行驶,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从繁华的城市逐渐过渡到宁静的乡村。
当车子缓缓驶入那个陌生的小村落时,大家都兴奋起来。村口那棵古老的槐树依旧枝繁叶茂,像是一位忠诚的守护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云逸枫指着槐树,笑着说:“这棵树比我的年纪都大,我小时候就有了。”
云木林和池雪凝三人的眼眶都微微泛红,熟悉的场景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还没等车子停稳,七大姑八大姨们就从村子口迎了上来。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木林、雪凝,你们可算回来啦,这一晃十几年没见咯!”大家纷纷围上来,拉着两位老人的手,满是关切。
“雪凝啊,你都瘦了,这些年在外面过得咋样啊?”
“木林,你身体还好吧,这么多年没回来,我们可都惦记着你们呢。”
说话的是云木林的哥哥嫂嫂,他们都退了休,回老家来养老!
云木林笑着回应:“都好着呢,就是一直忙,没顾得上回来。这不,这次就带着小辈们一起回来看看。”
池雪凝也跟着说:“是呀,这心里啊,一直都念着咱这云家村呢。”
在亲戚们的簇拥下,大家来到了云家的农家小院。小院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院墙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几株不知名的小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走进屋内,老式的家具散发着岁月的气息,墙上挂着的黑白照片记录着家族的过往。
云木林大哥:“知道你们要来,把你们的那个院子收拾出来了。来一趟不容易,可得多住几天。”
云木林大嫂:“怎么这么多孩子都是你们家的吗?”
云木林叫来凌心蕊和江云澈:“这俩个是我家的,女孩是采薇女儿,男孩是逸枫儿子!七七云澈叫人!”
江云澈上前一步:“大爷爷大奶奶好!我是云澈!”
凌心蕊乖乖叫人:“大外公大外婆好,我叫凌心蕊小名七七!其他几个是我在A市一起长大的哥哥们!”
几个哥哥异口同声:“爷爷奶奶好!”
两位老人家:“好好好!都是好孩子!”
稍作休息后,云逸枫带着大家前往祖宗的祠堂扫墓。祠堂坐落在村子的一角,周围是一片静谧的树林。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祠堂里摆放着历代先人的牌位,香烟袅袅,庄严肃穆。
云木林、池雪凝带着江云澈、凌心蕊在祖宗牌位前依次上香、磕头。江云澈和凌心蕊神情庄重,他们知道这是对先人的敬重与缅怀。上完香后,云木林缓缓讲述着家族的故事,那些先辈们的奋斗与坚持,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从祠堂出来,天色渐暗。回到小院,七大姑八大姨们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大家围坐在院子里,桌上摆满了农家的特色美食,有自家种的蔬菜、新鲜的鱼肉。大家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家常。
“雪凝啊,你还记得咱们以前一起做针线活的事儿不?”一位老奶奶笑着说道。池雪凝笑盈盈:“哪能不记得,那时候咱们一边做活一边唠嗑,日子过得可快了。”大家听着,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夜晚,月光洒在小院里,给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银纱。大家坐在院子里,继续着温馨的交谈。江云澈望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感慨。这个小小的村落,承载着云家几代人的回忆,也让这份亲情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深厚。
夜深了,大家才陆续回房休息。江云澈躺在土炕上,望着窗外如水的月光,脑海里还回荡着那些刚刚知晓的家族故事。尽管旅途疲惫,但他的内心却格外充实,一种归属感在心底悄然蔓延。
第一次睡在硬邦邦的土炕上,凌心蕊浑身都不自在。她翻来覆去,怎么都找不到舒服的姿势,忍不住小声嘀咕:“哎呀,这床硬得像块大石头,硌得我后背好痛,我什么时候才能睡着呀。”
池俊潇也被折腾得够呛,他叹了口气说:“是呀,这土炕和家里软绵绵的床比起来差远啦。不过说不定习惯习惯就好啦。”
这时,林恺乐翻了个身,转向凌心蕊:“我也是第一次体验这种大土炕,翻个身都觉得咯得慌,真的跟家里很不一样。”
贺星辰笑着打趣:“你们别抱怨啦,这可是难得的体验呢,说不定我们明天就喜欢上这硬邦邦的土炕啦。”
池俊潇接话道:“希望明天能睡得好一点,今天晚上我估计得失眠咯。”
侯夏阳也跟着说:“我好想家里的床啊,不过来这里玩还是很开心的。”
陈俊宜安慰大家:“大家别着急,慢慢适应适应,而且我们明天还有好多好玩的事儿呢。”
江云澈心里想着事,并没有加入话题!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大家渐渐放松了下来,困意也慢慢袭来。不知道过了多久,房间里传来了轻轻的鼾声,几个孩子终于在这陌生又新奇的土炕上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公鸡的打鸣声把他们从睡梦中唤醒。江云澈一骨碌爬起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说:“虽然昨晚睡得不太好,不过早上起来感觉精神还不错。”
凌心蕊也坐起来,揉了揉眼睛说:“是啊,而且这乡村的空气好清新,比城里好闻多啦。”
大家洗漱完毕后,来到院子里。大奶奶已经准备好了早餐,有热气腾腾的玉米粥、刚出炉的大馒头,还有自家腌制的咸菜。
凌心蕊好奇地指着咸菜问:“大外婆,这咸菜是您自己做的吗?”
大外婆笑着点点头说:“是啊,七七,这可是用咱们自己种的菜做的,可好吃啦,你们尝尝。”
江云澈舀了一勺咸菜放进嘴里,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哇,大奶奶,您做的咸菜太好吃了,又脆又香。”
其他孩子也纷纷尝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夸赞。吃完早餐,大爷爷走过来对他们说:“孩子们,今天我带你们去田里转转,让你们见识见识咱们北方的庄稼。”
大家兴奋极了,跟着爷爷来到了村外的田地里。一眼望去,绿油油的玉米苗整齐地排列着,像是一个个站岗的小士兵。高粱苗也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们招手。
林恺乐好奇地问:“大爷爷,这玉米什么时候能成熟呀?”
大爷爷摸了摸胡子说:“大概再过一两个月,等玉米棒子上的须子变黑了,就可以吃啦。”
贺星辰又指着高粱问:“那高粱是做什么用的呀?”
爷爷笑着解释道:“高粱用处可大啦,可以酿酒,还能做饲料呢。”
孩子们一边听着爷爷的讲解,一边在田埂上蹦蹦跳跳,时不时还蹲下来观察那些可爱的小虫子。
到了下午,天气有些闷热。大爷爷说:“孩子们,下午带你们去村头的小河里抓鱼,凉快凉快。”
大家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们赶紧跑回住处,拿上小水桶和渔网,跟着大爷爷来到了小河边。
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能看到一群群小鱼在水草间游来游去。凌心蕊迫不及待地挽起裤腿,跳进水里,溅起了一朵朵小小的水花。她兴奋地喊道:“快来呀,这里的鱼好多呀。”
江云澈也跟着跳了下去,小心翼翼地拿着渔网,想要捞住一条小鱼。可是那些小鱼太机灵了,每次他刚把渔网伸过去,小鱼就“嗖”地一下游走了。
池俊潇在一旁看得哈哈大笑:“云澈,你动作太慢啦,看我的。”说着,他看准了一条小鱼,猛地一扑,结果不仅没抓到鱼,自己还差点摔了个狗啃泥,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贺星辰则采用了另一种策略,他悄悄地走到一处水草密集的地方,慢慢地把渔网伸进去,然后猛地一拉,嘿,还真让他捞到了一条小鱼。他兴奋地举着渔网大喊:“我抓到鱼啦,我抓到鱼啦。”
林恺乐、侯夏阳和陈俊宜也不甘示弱,各自施展着自己的“抓鱼绝技”。一时间,小河边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在水中尽情地嬉戏,享受着这乡村生活带来的无尽乐趣。
太阳渐渐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小河上,波光粼粼。孩子们提着装满小鱼的水桶,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快乐,跟着爷爷慢悠悠地往家走去。他们一边走一边讨论着今天的趣事,期待着明天还能有更多好玩的事儿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