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本田老鬼子的声音突然变得洪亮而有力,“收拾散开的士兵,统计损失!”
士兵们听到命令,纷纷忙碌起来。他们开始收拢那些四处逃散的士兵,统计伤亡人数和损失情况。
然而,当统计报告出来时,本田老鬼子又一次傻眼了。
报告显示,死掉的士兵只有接近两千人,但烧伤的士兵却超过了五千人!
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让他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
更糟糕的是,野战医院的医疗条件极其有限,根本无法应对如此众多的伤员。
面对这惊人的伤亡数字,本田老鬼子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焦虑涌上心头。
许多烧伤的鬼子被担架抬到了医院外面,他们或痛苦地呻吟着,或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这些伤员们的惨状让人不忍直视,有的全身被烧焦,有的则面目全非,伤口处还不断渗出血水。
说好听点,这些伤员是在等待治疗,但实际上,他们只是被扔在外面等死罢了。
这样的场景对于鬼子士兵的战斗决心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看到自己的同伴遭受如此痛苦,心中的恐惧和不安也会被无限放大。
本田老鬼子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他知道如果不采取措施,士兵们的士气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于是,他果断下令,让手下人将这些烧伤的士兵分散到其他部队去治疗。
这样做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避免让这些伤员在野战医院外等死的惨状继续下去。
与此同时,本田司令官和野村副司令官一起忙碌地收拾着残局。
本埠这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已经被完全切断,这对他们的战略部署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为了尽快恢复交通,派遣军司令部一方面紧急派遣大量重兵前往本埠编组站,另一方面还调集了大量铁路上所需的物资运过来。
松井石根野心勃勃,他妄图在短时间内将这个重要的编组站重新修建起来,以确保军队的物资运输和战略部署不受影响。
然而,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谈何容易?但松井石根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仍然坚信自己能够创造奇迹。
松井司令官计划在本埠西侧构建一道坚固的防御线,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抵御来自黑风寨的土匪袭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决定在抢建编组站的同时,迅速组织部队进行防御部署。
然而,松井司令官的如意算盘恐怕难以如愿以偿。
因为有林风这个厉害角色的存在,再加上从老西北赶来的那帮人,他们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这些人可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对于鬼子的计划,他们自然有着应对之策。
果然,每当夜幕降临,抗倭联军的部队就会如鬼魅一般悄然出现,对鬼子发起偷袭。
这让松井司令官和他的部队防不胜防,苦不堪言。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鬼子想出了一个自以为绝妙的主意。
他们命令伪军在本埠西侧一带,每隔几十米就点燃一个熊熊燃烧的火堆。
这样一来,火光冲天,照亮了周围的区域,使得战斗队很难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潜伏进本埠火车站。
不仅如此,鬼子还在火堆与火堆之间安排了五十个伪军驻守。
这样一来,战斗队想要通过摸哨的方式潜入就变得几乎不可能了。
毕竟,五十个伪军聚集在一起,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正当本田对自己这个“创造性”的想法沾沾自喜时,一个好消息传来——鬼子征集的当地民夫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铁轨的再次铺设。
主要鬼子征集的当地民夫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在鬼子们寒光闪闪的刺刀威逼下,这些民夫们战战兢兢地忙碌着,不敢有丝毫怠慢。
经过数天的紧张施工,几十条错综复杂的铁轨终于铺设完成。
这些铁轨如同一条条蜿蜒的巨龙,横卧在大地上,仿佛预示着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和统治。
然而,在上一次的行动中,林风并没有将铁轨下面的路基和枕木彻底破坏掉。这一疏忽,给了鬼子们可乘之机。
就在这一天,本埠编组站再次响起了“呜呜”的火车头汽笛声。
那悠长而刺耳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对林风的嘲笑。
白色的蒸汽也如同一股白色的幽灵,在本埠的编组站上飘扬。
松井石根这个老鬼子,第一时间赶到了本埠。
他站在编组站的站台上,望着眼前恢复如初的铁轨,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这个时刻,对他来说,无疑是值得纪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