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
胤禛见所有人都吃饱喝足,中毒的也都解完了,这才开始公事公办!
“那两人跑了,我们现在需要对你们所有人审问,最好能画出那两人样貌,再顺藤摸瓜摸到他们背后的主子!”
听见他这么说,之前最先提出怀疑的学子站出来拱手道:“四贝勒,不用找,学生知道他们背后的人是谁?”
胤禛脸上闪过意外:“是谁?”
“是莲池书院的人!”那学子斩钉截铁的说,之后更是将两个书院的恩怨说了出来。
这一诉说,立马得到其他学子附和,场面一下热闹不已。
在这些学子中,除了中毒的李时安和程鸿钧被移去大理寺客房暂时休息,其他人全都在这儿了。
胤禛听完有些神情有些古怪,但他没有反驳,只是点出其中默不作声的许林业。
“别人都说是莲池书院的人干的,你认为呢?”
众人一听,立马噤声看向许林业。
许林业犹豫了一瞬,站上前拱手道:“学生认为莲池书院此次是替人背了黑锅!”
“哦?”胤禛继续说道:“为何这样说?”
“学生刚才沐浴的时候不小心听到大理寺的人谈论城南的事,学生没记错的话,莲池书院的人就住在城南。
学生以为听错了,找了几位小哥打听了一下,如果没猜错的话,第一批被叛贼抓走的人,莲池书院的学子也在其中。”
听着许林业头头是道的分析,胤禛满意的点了点头,爱才之心又生了出来。
“不错,观察得仔细,他们确实被叛贼抓了,至于你们,应该是有人提前知晓叛贼动静,浑水摸鱼,肆意报复!”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这人是谁?待大理寺抓到人再告知你们。
一会儿你们记得配合一下大理寺的人,将那两人的样貌画下来。
对了,如今你们在明,敌在暗,难保之前的事不会再发生第二次,从现在到春闱开始,要委屈你们暂时住在大理寺。”
提起春闱,在场学子纷纷垂下眼眸,一副丧家之气。
他们是昏迷时被抓走的,并不知道客栈后来又发生了火灾,导致现在身无分文,更别提考试的书籍。
胤禛因为心里挂念其他事,一时也没想起这茬,只让苏培盛带人下去安顿。
他不开口,众人也不敢开口,只能含着遗憾跟着苏培盛离开。
而此时的听雪阁,明晴刚把岁岁哄睡下,周光明就来了。
“主子,小福子来了。”
明晴愣了愣,一时竟没想起小福子是谁?
周光明一看她这模样就知道她不记得人了,捏着嗓子提醒:“小福子是爷身边的人!”
经他这么一提醒,明晴立马把人记了起来。
“小福子来干什么?让他进来吧!”
“嗻!”
周光明退下后,又很快领了小福子进来。
“奴才给晴侧福晋请安,晴侧福晋万福金安!”
“起来吧!”明晴把人叫起来后,又问:“爷派你来,可是有何要事交代?”
“回晴侧福晋,舅老爷发生了点意外,主子爷让奴才把人送来府中安顿,如今已安顿好了,奴才奉主子爷命令,前来告知晴侧福晋一声。”
听见哥哥来了府中,明晴立马激动起身。
“安顿在哪里?”
“前院客房。”
“爷可说过我能过去看人?”
“可以的,不过主子爷交代,需得奴才陪同,以免别人乱生口舌!”
听见胤禛这样的安排,明晴没有任何不满,让小福子稍等一会儿,安排许嬷嬷和乳娘看顾睡觉的岁岁,自己换了身衣服就跟着小福子赶往前院。
她运气不错,刚到地方,李时安正好清醒过来,看见她很是欣喜。
“妹妹,你怎么来了?”
“你都伤成这样了,我哪能不来?”明晴担忧的扫过他包扎的手臂:“好点了吗?还疼不疼?”
“别担心,早就不疼了!”李时安笑着安抚。
明晴以为他在逞强,皱眉反驳:“我听说受的是刀伤和箭伤,都见血了,哪里会不疼?”
“真的不疼!”
李时安无奈的笑了笑,转头对小福子等人说道:“小福大人,可以让我和晴侧福晋单独说几句话吗?”
“这……”小福子有些犹豫的看向明晴。
明晴挥了挥手:“你们先下去门口候着。”
主子开了口,小福子等人岂有不应的道理。
待房门关上,屋里只剩明晴和李时安两人时,李时安警惕打量过四周,确定无人后,才小声说道:“妹妹可还记得之前你给我的救命仙丹!”
“什么救命仙丹?”明晴有些疑惑。
对上李时安不解的神情,她指着脑袋解释:“之前我以为你和爹娘没了,伤心过度下生了场病,许多事都忘了,前些日子想起一些,但没记全乎。”
李时安闻言,心疼之意都快溢出眼眶。
“没事,记不得就别记了!有什么不清楚的问哥哥就行。”
“好!那哥哥你给我说说以前的事吧?比如那什么救命仙丹,还有你凭空取物这事。”
“好!”李时安一口应下,又从脖子上拿出一只旧香囊,小小一只,还没明晴掌心大小。
“妹妹可还记得这个?”
明晴摇头,刚想说不知道,忽然想起什么,心中顿时有个大胆猜测。
果不其然……
“这是储物袋,仙家宝贝,你三岁那年赠我的,里面有十平方左右,你还在里面装了很多东西,有救命仙丹,软剑……”
“可惜十多年过去,除了那柄软剑,里面已经没什么东西了,剩下的最后一粒救命仙丹,今早也被我吃了。”李时安略带遗憾的说道。
原来救命仙丹就是回春丹啊!
明晴暗忖。
她很庆幸当初给李时安送了储物袋和那三枚回春丹,不然即便她真恢复了记忆,还是逃不过当孤儿的命!
趁着这个机会,明晴又向李时安打听了许多儿时的事,才意外得知原来她幼年就曾拿出过玉米红薯这些东西。
不过李父李母不太敢相信年幼的她们,担心地被祸祸了,愣是没舍得让种下去。
说起这事,李时安还遗憾不已。
明晴也觉得遗憾,要是十几年前就种了下去,只怕大清现在要减少多少饿肚子的难民。
遗憾过后,明晴又问起他们被绑架的事。
“哥哥可还记得昨天夜里发生了什么?”